“剛剛少爺說他溺水后,到了地府,喝了碗孟婆湯就回來了……”曹國公府太夫人屋里,翡翠一五一十的把李佑跟徐景昌的對話,說給了畢氏和袁氏聽。
畢氏和袁氏聽了之后,有些若有所悟,又有些如墜霧中,不明所以。
“聽說了嗎?少爺手持方天畫戟,從十八層地獄一直殺回人間……”
“胡說八道,明明是少爺和十殿閻王戰了八百回合,戰而勝之,他們才放少爺回來的……”
很快,曹國公府流傳出了各種有關李佑大戰閻王殿的版本!
“曹國公府的小公爺率領五百孤魂野鬼,過五關斬六將,一路殺到閻王殿,修改了生死簿才得以逃出生天……”
“岐陽王得知小公爺陽壽未滿,感慨世道不公,憤而學太祖起兵,率領麾下十八萬將士護送小公爺還陽……”
南京城中的百姓,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版本一個比一個離奇,一個比一個夸張。
月上柳梢頭,人沒約,華燈初上,秋天的夜,最是蕭瑟,最是孤寂,除了偶然幾聲狗的吠叫,整個南京城寂靜無聲。
秋風輕輕地吹過,坐在院子里,身上披了一件狐貍皮大氅的李佑,縮了縮身子。
李佑看著半空中朦朧如銀紗織出的月光,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灑在廊柱上,樹葉上,屋頂上,還灑在站在一旁的翡翠和白玉臉上,兩人臉上閃現出一種莊嚴而圣潔。
看著這如詩如畫般的景色,李佑不斷的嘆氣,不斷地搖頭,否定了一個又一個的計劃。
“少爺,夜深了,院子里怪冷清的,咱們回屋吧?屋里暖和!您剛恢復,身子骨經不起折騰……”站在一旁的翡翠,搓著小手,跺著腳說道。
“什么時辰了?”李佑問道。
“戌時四刻!”翡翠趕緊回道。
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以子丑寅卯等天干來計,戌時相當于晚上七到九點;一個時辰分作八刻,一刻十五分鐘。
戌時四刻就是晚上八點。
大明,沒有夜生活,如果家里不是趁個百八十萬的大富之家,在這個時辰,都上床造人、睡覺了,沒有電燈、沒有煤油燈、也沒有蠟燭。
像曹國公府這種勛貴之家,倒是能用得起蠟燭、油燈這些東西,但這幾天的經歷告訴李佑,就是把屋子里點滿蠟燭,都沒有一個三十瓦的日光燈亮……
李佑也想高爇銀盤百枝火,點上蠟燭,來個秉燭夜游,但當他點上十支蠟燭后,那個油煙的味道差點把李佑嗆死,之后他就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
八點上床,要睡到早上六點,一天睡十個小時,想想就覺得痛苦,李佑開始哀嚎,擱在穿越前,晚上八點,班還沒下,夜生活還沒開始呢,
起身,搬凳子,費勁巴拉地把太師椅放回位子上,李佑來到了床邊,白玉從李佑的被窩爬了出來。
李佑看了看,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開始咒罵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太特么奢侈了,居然用人來暖被窩……
不過,嘆氣歸嘆氣,咒罵歸咒罵,躺在溫暖的被窩里,聞著被子上處子的體香味,李佑還是接受了這一切。
李佑抬了抬手,示意翡翠和白玉兩人去睡,自己則躺在床上,瞪著眼睛,望著房頂的檁條,開始輾轉反側,寤寐思服了。
李佑很糾結,作為六百年后穿越而來的人,雖然知道歷史線的脈絡,但也就知道個結果而已,中間具體發生了什么事,誰也不知道?
而且,很多史書都是有“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的情節,將某些記錄又刪又改,史書都成了野史;至于那些稗官野史,又帶有極大的主觀色彩,寫書的人看誰不順眼,就使勁編排。歷史上的史實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
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史書這種東西能有兩三成是真話,已經不錯了。
后世網絡那么發達,很多民間“歷史學家”考證歷史材料,往往都是以結果來推導過程,九成九是“史書一句話,劇情全靠編”的推測而已。
拿李景隆來說,后世都說李景隆是草包將軍,但李景隆真是草包嗎?
要知道李景隆在洪武朝被封為太子太傅,以朱元璋的雄才偉略,會重用一個“草包”?
別的不說,李景隆能帶領五十萬大軍有條不紊地走到北平城,那就說明他不簡單。還別不信,五十萬大軍,加上隨行的民夫、騾馬、戰車,展開隊形最起碼有二三十里。
李景隆之所以被稱為草包,原因就是因為李景隆敗了,敗了,什么屎盆子都可以往他身上倒。
關鍵的一點,朱棣上臺后,把建文朝的史料一把火給燒了,傳世的史料,都是由朱棣的心腹編撰,經朱棣確認才保留下來的。
換句話說,這段歷史就是史官按照朱棣的意思,篡改出來的。
所以,李佑對此很懷疑明史的真實性。
轉了一個身,李佑繼續思考起來,該如何破局。
按照歷史線,李景隆北上時,朱棣聽說朝廷調集了五十萬大軍,立即帶領大軍出了北平城,留下了極少的兵力交由朱高熾指揮,來防守朝廷大軍。
而朱棣帶著北平城的主力去了大寧城,設計綁架了寧王朱權的全家,將寧王手里的“帶甲之士八萬,革車六千”拿下來,又跟兀良哈三衛借了數萬的騎兵,然后回北平城偷襲了朝廷軍隊。
后來燕王集合北平城、大寧城、兀良哈三衛的兵力,在白溝河跟朝廷大軍展開決戰,在即將兵敗之時,突然天上刮起一陣怪風,刮倒了李景隆的纛旗。
纛旗一倒,朝廷大軍的軍心立即渙散,才導致李景隆大敗。
行軍打仗,李佑是個外行,別說五十萬,就是五十個人,讓李佑指揮,他都得指揮的一塌糊涂。
想在行軍打仗這方面給李景隆一些建議和意見,那就是癡心妄想,李佑有自知之明,覺得自己肯定不是那塊料。
那么只能另辟蹊徑,想方設法幫李景隆打敗朱棣,才是正途。
新書起航,求收藏,求推薦票支持!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