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唐商人的錢最好賺
- 大唐:家父李世民,娶她怎么了
- 上單盧仙
- 4574字
- 2023-07-08 23:53:25
李世民之所以選擇讓李信來負責洛陽事宜。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
那就是他對于李信的信任。
老大做的錯事太多,如今在家禁閉,自然不會再安排他做任何事情。
至于老四就更加不行了,雖然老四的能力也很強。
但其背后站著的還是世家的人,他怕等自己死的那一天,洛陽宮都沒辦法建成。
而老六就不一樣了,表面平平無奇,背地里的能力,他在清楚不過。
連雷州那塊南蠻之地,他都能整出數萬的精兵鐵騎。
建一個區區的洛陽宮,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世民將重任托付給李信,若是真的能不大肆損耗錢糧的情況下修建成功,也算是完成他多年的夙愿了。
“老六啊,你可不能讓朕失望。”
“父皇,洛陽宮的事宜我可以接手,但我需要全權負責一切,任何人不得插手,包括父皇您。”
這話一出,讓群臣傻眼。
沒想到涼王竟然還敢跟陛下提要求。
而且要求也太過分了,這不是讓將整個洛陽都給交他負責。
李泰看得不由冷笑,老六這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不僅要被父皇責罵,怕是這份差事也沒有了。
李世民也眉頭緊鎖,顯然沒想到會是這樣的要求。
但接下來令眾人詫異的是,李世民同意了這個無禮的要求。
他同意了不要緊,群臣可是差點被氣暈過去。
恨不得破口大罵。
魏征眉頭緊鎖,這些天他感受到李世民的異樣,因此并沒有像之前般做一個直臣,但現在他不得不站出來。
一個無權無勢的藩王,還是即將就藩的,負責這樣的事宜。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李信會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這可就苦了洛陽的老百姓,甚至是整個天下的百姓。
修建一個新城,如此龐大的工程,所需要的錢,難道是動動嘴皮子就能有的?
還不是要從國庫里拿。
國庫里的錢,可是為天下百姓準備的。
各地要是出現什么災禍,朝廷還有什么能力去撥款?
這得死多少人?
“陛下三思啊,前朝的教訓難道還不夠么,隋朝由盛轉衰便是針對洛陽的一系列政策開始。”
“如今陛下重建洛陽,可想過會讓我大唐國庫空虛?”
這時候,沒人敢言說,第一個站出來的自然是魏征。
緊接著就是長孫無忌,“陛下,涼王畢竟年輕,若是全權將洛陽交由他負責,怕是不妥。”
有魏征跟長孫無忌帶頭,越來越多的大臣站出來。
“陛下,涼王確實年輕,恐難擔大任,不如選派一位老臣來承辦?”
不同于群臣的怒火,李世民現在非常開心。
“諸位愛卿所言極是,修建陪都所要錢糧眾多,因此朕只給涼王一百萬兩。”
“不知涼王有何看法?”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李世民便直勾勾地盯著李信。
“什么就給一百萬兩?”
李信瞪大了眸子,此刻的李世民在他眼中就像傻子。
這還是親爹?
一百萬兩,最多夠修建一個皇宮的費用。
白嫖也不是這么嫖的啊。
其實李世民也是無奈。
群臣都反對修建洛陽宮,若是最后只能一百萬兩能建好,那他們還有什么理由反對。
甚至到時候想遷都,也沒人敢說什么。
李世民也不知道李信能不能辦到。
但通過之前的幾次模擬,他愿意相信這個六兒子的能力。
李世民想了想,打算給李信一點好處:“這個好了,這件事辦成了,朕馬上安排你就藩。”
聞言,李信翻了翻白眼。
就算你不答應就藩,我也留下來了。
太子,魏王,甚至是這些朝中的老臣,現在都巴不得他感覺離開。
他嘆了口氣,隨即開口道:
“父皇,兒臣愿意接手此事,一百萬兩銀子足夠了。”
“瘋了吧,涼王知道再說什么?”
“你莫不是在開玩笑。”
李信的這番話,讓所有人都滿臉不可置信的盯著他。
目光中甚至帶著幾分火焰。
陛下提出這么離譜的條件,涼王想都沒有想就同意了。
這父子兩人不會在唱雙簧吧。
要知道,一旦著手修建洛陽宮,投了一百萬兩進去,便不可能停手。
因為一旦停下來,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相當于白白浪費國庫的一百萬兩銀子。
李世民也有些詫異。
沒想到,老六同意得這么快。
這一刻,他沒有給群臣進言的機會,直接看向李信。
“涼王可是有把握完成此事。”
“兒臣有把握,若是完不成,任憑處置。”
李信是發自內心的。
看李世民的堅定的樣子,他清楚,拒絕是不太現實。
倒不如接受,正好涼王府竟然的開銷越來越大。
趁著這次機會,大賺一筆,然后順利就藩。
一百萬兩?
哪怕一分錢都不給,憑借后世的理念,李信也能將洛陽宮建好。
老子開局領先一千多年,你拿什么跟我斗。
他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而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原本還是有些底氣不足。
但看見李信如此自信,頓時大笑。
“很好,不會是朕的兒子,今日氣洛陽城諸般事宜皆由你來主持。”
“無論你用什么辦法,朕只想盡快看到洛陽宮。”
“臣遵旨。”
李信高聲回應。
兩人一唱一和,完全將此事給定下來。
皇帝金口玉言,無論誰再開口反對都無濟于事。
朝堂上宣布的,就是圣旨,沒更改的可能。
因此,在場的唯有掌管財權的大臣急了。
立即上報道:
“陛下,一百萬兩太多了,與吐蕃一戰,動用了太多錢糧,如今我們國庫拿不出這么多銀子來。”
房玄齡也同一時間站出來。
“陛下,依微臣之見,倒不如先暫緩一段時間,等各地的稅銀收上來,湊夠了錢,再動工不遲。”
李世民也沒想到,國庫里竟然一點錢也沒有。
此時房玄齡的話,讓他覺得挺有道理的。
只是他還是要詢問李信的意見。
“涼王,這件事你怎么看?”
李信眉頭緊鎖。
看不了一點。
這大唐國庫有這么窮?
他很明白,這件事拖得越久,就藩的時間就越往后推移。
怎么可能,真的跟房玄齡說的一樣等下去。
而且萬一李世民改變主意,錢可就不好賺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少賺這一百萬兩吧。
李信走上前,道:“其實并不需要國庫拿出錢來,若能給我寫個欠條就好,錢我可以先出,日后朝廷有錢了再給我。”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到了李信的身上。
詫異至極。
他竟然敢跟朝廷打欠條。
李世民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就是用欠條在世家那里坑了不少銀兩來維持大唐的運轉。
十幾年過去,一塊銅板都沒還。
當然,更讓人震驚的李信竟然敢說這些錢他來出。
一百萬兩啊。
他去什么地方拿這么多錢。
連李世民都大吃一驚。
這些天來暗軍可是一直在嚴密監視著李信跟涼王府的一舉一動。
涼王府現在連一百兩都沒有,如何拿得出,一百萬兩。
難道老六還有什么秘密?
李世民不由得一驚。
老六到底還有多少秘密啊,這藏得也太深了。
若不是他聰明,以修建洛陽為借口,還不知道這筆錢的秘密能藏多久。
想必,日后老六就是靠著這筆錢糧才能在雷州培養出一批精兵強將。
李世民沉默,群臣也是被震驚得瞳孔瞪大,李信有些著急了:“我說的都是真話,只要能拿出來欠條,將洛陽重新建好。”
“而且朝廷不是沒有銀兩么,這樣的話,朝廷跟我多借一點就好了,只要能寫欠條,多少錢我都能拿出來。”
此言一出,在場的大臣都露出了喜色。
尤其是一直沒有說話的李泰,笑得是最開心,但笑容里又暗藏著一絲殺意。
他站出來對著李信說道:“六弟,我也想為大唐做出一份貢獻,但可惜能力有限,既然你說能打欠條,那我就像你借五十萬兩吧,等日后我錢糧夠了再還你。”
呵呵,送錢的來了.....李信笑吟吟地說道:“沒問題的四哥,你愿意出資我真的太開心了,欠條馬上就打。”
李信還能看出來,對方的陰謀,無非就是想白嫖,到時候死皮賴臉的不還錢。
他等的就是魏王忍不住站出來借錢。
借了錢,我怕你到時不想還都不行。
那邊的李泰聞言,松了一口氣。
不就是欠條,反正到時候父皇都不還錢,他不認賬,李信又能怎么樣?
在李泰的暗示下,那些站在他這邊的大臣也都紛紛站出來借錢。
無論多少,只要是有了欠條李信都借。
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一眼看出來,他們是想坑李信。
原本是想出言阻止,可想到若能以此消耗老六的財力,并且完成洛陽宮的建設,豈不是兩全其美。
李世民笑吟吟地站起身:“既然如此,那么這件事你定下了,涼王可要將洛陽宮建好。”
“兒臣遵命。”
李信趕緊行了君臣之禮。
握著手中的欠條,心中無比喜悅。
唯有跟李靖交好的幾名武將眼底閃過失望之色。
“早朝結束,退朝!”
張奎的一聲高呼。
預示著早朝徹底結束了。
群臣退朝。
李信帶著一堆欠條,在眾人嫌棄的目光中走出大殿。
此時的何忠正一臉焦急地在馬車旁等待著。
“王爺,你怎么答應了要建洛陽宮啊,而且還帶著這么多欠條,數百萬兩銀子。”
“我們根本就拿不出這么多錢?”
李信擺擺手,“不就區區幾百萬兩,放心好了,有了這堆欠條,有的是人來給我們送你。”
瞧見李信還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何忠懵圈了。
區區幾百萬兩啊,這幾乎相當于大唐一年稅收。
完了完了,原本以為王爺不一樣了,沒想到其實是瘋了。
李信也感受到何忠的眼神,頓時有些無言。
“行了行了,這種事,我跟你也無法解釋,你按照我的吩咐把今天的消息快速地散布出去。”
“尤其是告訴世人,以魏王為首的一群大臣,對我的洛陽修建非常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銀兩,記住了,這個數字不能少于一千萬兩。”
“還有一點,透露陛下有意要遷都洛陽的想法也傳出去,傳得越廣越好,最好是能傳到洛陽。”
李信相信,有關他成遷都負責人的事情,很快就會傳出去。
新都城的建立,其中蘊含的財富太多了。
沒有人能抵擋住的。
尤其是那些世家。
李世民遷都就是要擺脫世家的控制,而那些世家必然會不惜一切代價提前布局洛陽。
“王爺,這真的能有用嗎?”
何忠小心問道。
畢竟李信說的話,已經有些讓他顛覆認知了。
李信滿腦子都是還能從什么地方搞錢,根本不想浪費時間給何忠解釋,頭也不抬地說道:
“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去布置,銀子自然會送上門。”
說完李信正想上馬車。
卻突然被不遠處的高奎給叫住了。
“王爺別著急回去,陛下讓你一起去用膳。”
“用膳?”李信吐槽道:“必須怎么那么多事啊。”
沒辦法,李信只能跟著高奎一起走向后殿。
“高公公,你知道父皇找我有什么事么?”
“奴才怎么敢揣測陛下的心思。”
“少裝蒜了,你要是不能猜出父皇想什么,憑什么能坐上總管的位置......哦,我懂你意思。”
說著,李信從袖子里拿出一塊銀子,塞到了高奎手中。
可高奎卻露出一臉惶恐的模樣。
“王爺,老奴求你別說了,我這腦袋還不想搬家呢。”
說完,還加快了腳步。
“好家伙,你特么不想說,倒是把銀子還給我啊。”
.......
李信快步跟了上去。
很快就到了后殿。
一進門見到李世民真正吃飯,他故作緊張地上前行禮道:“父皇將這么重要的大事交給我,我實在緊張啊。”
“緊張?”李世民笑道:“這有什么緊張的,朕相信你的能力。”
李世民臉上笑嘻嘻的。
可心里面卻不是這么想的。
呵呵,你小子還緊張。
面對三十萬大軍取敵將首級的時候,你怎么不緊張。
單刀赴會,一個人來皇宮將老大趕下皇位的時候,怎么不見你緊張。
現在倒是來這里裝模作樣。
李信也沒有那么緊張了,畢竟這些天李世民對他的態度還是挺好的。
故而,直接就開口問道:“父皇找我來,怕不是吃早飯這么簡單吧。”
李世民越看李信心里越癢癢。
你小子喜歡裝是吧。
都敢接受洛陽宮的修建了還要裝。
朕偏要你現行。
“老六,你看看這份秦疏,想想有什么好的對策。”
說完,直接拿出一份秦疏擺在李信面前。
李信臉色微變。
不是吧,這種關乎國家大事的秦疏,給我一個藩王看是什么意思?
李信沒記錯的話,這種秦疏,怕是連太子跟魏王都沒資格看。
而且老爺子這個意思,分明就是要聽聽他的意見。
李信認真的看了幾眼。
很快就看出了情況。
原來稅收的問題,大唐的稅收越來越少。
對此,李信有太多的看法。
大唐主要的稅收方向還是以農業為主,說白了,就是農稅極重。
商稅不高,而且基本上只有外來的商人做生意,入關時大唐才會收稅。
但近年來,大唐的商鋪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龐大。
商人賺的錢遠遠不是百姓農業能相比的。
因此商人真的是越來越有錢,也就造就了大唐虛假的繁榮,因為百姓依舊貧苦。
當然,這些話,只能憋著心里面,李信可不打算說。
“父皇,兒臣對這方面的事情一竅不通,你還是問其他人吧。”
擺爛,繼續擺爛。
問什么都不知道。
這次不是他不想出風頭。
而是.....唐朝商人的錢最好賺,只能他來賺。
怎么可能便宜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