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減稅:大國稅改與經濟發展
- 李煒光 臧建文
- 3140字
- 2023-06-26 17:31:32
04 社保基金決算分析
近期,有研究機構就中國養老金未來收支做出測算:當企業養老保險繳費率為16%時,2028年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將收支不抵,2035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將消耗殆盡。
這一預測結果,導致輿論嘩然,甚至引起不少企業職工擔憂。鑒往知來,或許通過既往的社會保險收支狀況,我們可以更好地跟進社保中各類險種的變動趨勢,并據此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而提供較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作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最重要構成,其收支運轉的狀況不僅關系到數億在職就業人員的切身利益,也影響著每個企業的制度性費用。
1. 入不敷出早已開始
我國社?;鹬械钠髽I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包含財政補貼收入、上級轉移等多項細目,并不反映養老保險基金自身收支狀況。因此,我們需要剔除財政補貼收入來了解其運行的真實情況。
在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數額方面,同期養老保險基金收入與養老保險基金支出變化趨勢較為明顯,尤其是2010—2013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略大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且這一差距在2011—2013年不斷縮小,直到2014年,同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首次超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且2015—2016年,這一差距呈現不斷拉大態勢(見圖1-3)。

在養老保險費收支增速方面,盡管養老保險基金收入與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但是就平均增速而言,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遠高于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這意味著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差距將由此擴大,而收支不抵的部分也將由日益擴大的財政補貼來填補。
2. 財政補貼壓力逐年加大
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中,財政補貼收入在2010—2017年上漲明顯,與此相比,同期本年收支結余波動較大,且上漲趨勢明顯低于同期財政補貼收入(見圖1-4)。特別是在2014年后,財政補貼收入超過同期本年收支結余。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財政補貼收入作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來源,那么當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入不敷出。也就是說,中央及地方各級公共財政的養老保險支出壓力在逐年增加。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作為養老保險體系的重要補充,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共同構成了我國養老保障體系。這一保險體系建立的基礎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及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合并,由于這一險種的繳費對象面向農村地區及城鎮無就業單位的居民,繳費人收入受限將導致此類險種的保費收入規模較小。另外,保險支出規模由于城鄉地區居民的基數大而日益擴張。
1. 保費收入始終低于保費支出
如圖1-5所示,在剔除財政補貼收入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赤字始終存在,且這一趨勢不斷加大,從2011年的104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 479億元,年均增速為55%。另外,財政補貼金額也維持在較高水平,從2011年的756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2 319億元。

2. 保費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下滑
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構成中,真正來自社會保險受益人的繳費收入較少。2011年,繳費收入占保險基金總收入不到三成,且這一比例逐年下降(見1-6)。這意味著,財政補貼收入占比在逐年提高??梢哉f,如果沒有財政補貼的支撐,那么這一險種自身運轉將難以維系。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與養老保險并駕齊驅的是醫療保險。類似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同樣分為覆蓋就業人員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及覆蓋城鄉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療保險的收支狀況不僅關系到城市醫療待遇的保障水平,也影響著企業用工成本及職工的可支配收入。
1. 保費收入始終大于支出
近似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狀況也呈現較為明顯的高速增長。
如圖1-7所示,剔除財政補貼收入,2010—2017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始終高于支出,這為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結余提供了較大的增長空間。2010年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結余為632億元,2017年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結余為2 836億元,由此為累計結余從2010年的4 581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15 668億元打下了基礎。

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增速方面,2010—2017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增速與支出增速呈現交替變化的態勢,但總體上,收支增速由較高水平的25%降至15%,這可能與背后的經濟形勢總體出現下滑有關。
2. 財政補貼占比較小
由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自身的收支水平可以實現略有結余,所以,地方政府財政補貼的壓力相對較小。
如圖1-8所示,2010—2017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財政補貼收入盡管從2010年的156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910億元,年均增速為28%,但是其所占同期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的比例僅在4%—7%徘徊。與同期當年結余數值相比,這一數值影響較小。由此可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當年結余的主要原因在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較為充足,可以滿足同期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需求,且保持略有剩余的態勢。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作為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是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之外,針對城鄉無就業以及農村地區農民的醫療需求,在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基礎上,逐漸建立并完善的。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相同,其繳費對象為沒有就業單位的農民,繳費能力的有限導致這類保險費收入規模及其增速相對較低。
1. 保費收入遠低于待遇支出
如圖1-9所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赤字逐年擴大,從2011年的1 595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4 282億元,年均增速為17%。與此同時,財政補貼規模隨之擴大,從2011年的2 145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4 918億元,大體略高于同期保險基金收支赤字,從而形成數百億元的當年結余。

2. 財政補貼占比始終維持高位
考慮到保險基金收入中利息、轉移支付等收入細項的不確定,我們以保險費收入占比來反推財政補貼收入的比例。
如圖1-10所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盡管連年增加,從2011年的413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 812億元,年均增速為27%,但其所占同期社?;鹗杖氲谋壤齼H在15%—25%徘徊。我們可以斷定,財政補貼收入占比高達七成以上。因此,如果沒有財政補貼的持續投入,那么此類險種的自身維系將難以長久。

結 語
考慮到剔除財政補貼收入的保險費收支狀況,處于較為良好運行狀況的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其收支略有結余,且結余數額超過同期財政補貼收入;處于收支次優水平的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收支在2014年已出現赤字,且結余數額逐漸小于同期財政收入;處于較為危險水平的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及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其收支赤字較為明顯,且財政補貼依存度(財政補貼收入占同期保險收入比重)明顯較高,這給各級地方政府造成的壓力不容小覷。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無論是養老保險還是醫療保險的支出,將呈現較為明顯的快速且剛性增長。之所以增長是剛性的,不僅在于退休職工的絕對人數在持續增加,而且隨著社會醫療需求的不斷膨脹,為了保障公眾的醫療待遇水平不斷提高,亟待增加醫療保險投入。與此同時,養老金的絕對金額增速需要超過同期通脹率,為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待遇水平不降低,養老保險的投入數額將不容下降。
值得注意的現實情況是,盡管我國包括養老、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名義稅率較高,但是企業及職工的繳納遵從度相對較低,導致養老、醫療保險的收入難以有效提高,進而形成較大的收支缺口。為了避免養老、醫療保險收支赤字的出現,來自一般公共預算的社會保障支出所形成的財政補貼收入,便起到沖抵社保赤字的作用,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擠占了本已有限的公共財政資源,也造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保險在內社會保險運營過程中的財政依存度相對較高,導致各級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

可以說,如果沒有逐年擴大的財政補貼投入,那么包括醫療、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收支可能早已收支不抵,社會保險累計結余也將隨之枯竭。因此,在保持財政的持續投入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社會保險,尤其是醫療及養老保險旗下的四類險種。社會保險能夠實現自身的可持續運轉是解決財政依存度加劇的直接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