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彭叔,時代變了
- 四合院:有我在,別想捅婁子
- 余樂成溪
- 2020字
- 2023-07-18 16:07:17
“我確實是基于地緣政治來分析的,當前我們國家相對于我們援助北高陽時所面對那些國家而言,基礎工業可謂非常的弱。
拋開不懼生死的戰斗意志與精妙的指揮以外,戰爭比的就是工業基礎。
所以為了維持既定格局,進一步加強華夏工業化就成為了必然選擇。”
余元浩很是篤定地說著自己的分析。
金榮和聽了余元浩的分析,點了點頭,作為領導,內部資料他看了不少。
再說無產者聯盟援助華夏工業發展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事。
為了勸說在海外的華僑回國投資,部分援建工業項目都是作為推薦給華僑的招牌投資項目。雖然這些項目的投資回報收益率其實都不怎么高,但是因為是國家項目,以國家信用做擔保,再加上有支持國家建設的大義,愿意投錢的愛國華僑也不少。
因為這些原因,華夏與無產者聯盟之間的合作金榮和很清楚,并且他知道截止目前,確定下來的援建項目已經好幾十個了,還有很多的援建項目上面的人正在與那邊談判爭取。
“如果所有海外華僑能有你這樣的認識,那么我們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金榮和不由發表感嘆道,在感嘆過后,他明確表示。
“對于故意陷害污蔑愛國華僑的行為,我們華僑辦肯定會聯合相關部門進行處理,還請你放心。”
余元浩投桃報李地說:
“如果能這樣就再好不過,只要能證實國內擁有優秀的營商環境,我會考慮推動我們家族加大在國內的發展。
我個人認為,華夏目前在工業上面比不上歐美國家,但是擁有人口優勢,完全可以大力發展輕工業產品。
既然高層保留了香江,基于香江的特殊條件,我代表余家表示,等局勢緩和了過后,我們愿意來大陸定制采購一些商品,銷售到歐美市場去。
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華夏的途徑,將一些商品銷售到無產者聯盟去。”
在這個時候,好像嚴重缺少外匯,在與無產者聯盟進行交易的時候,都是以協定貿易的方式來進行的。
也就是說,這類交易都是擺在明面上的,都處于嚴格的檢查之中,提供什么或者不提供什么都是明明白白的。
但是自從建國以來,上面的大領導始終強調我們應該以自力更生為主,不能一味依賴別人,更加不能將華夏變為國外的消費品市場,最終導致受制于人。
所以此時的華夏,在與無產者聯盟和東歐進行貿易的同時,也在通過種種途徑與其他國家進行接觸。想辦法打開對外貿易的渠道,達到增加華夏自身實力的目的。
但是這個時候陷入了一種怪圈,華夏因為工業實力不行,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也就那些一樣。
賺的遠遠不夠花,根本沒有余錢用來打通特殊渠道,進口從無產者聯盟和東歐買不到的工業設備。
以往海外華僑主動來國內進行貿易的時候,大多數都是要求采購那幾樣能作為硬通貨的貿易原材料。
但是好東西誰不想要呢,國家本來就缺外匯,現在能拿得出來的硬通貨差不多也就是那幾樣東西。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開源真的很重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外貿部那邊傷透了腦筋,連帶他們華僑辦也一樣不輕松。
現在好不容易來了一個愿意了解華夏現行經濟政策,并且有意愿在將來進行進一步合作的富商,這是有多不容易啊。
金榮和當即表示:
“要想證明很容易,我們就以這次合作作為基礎,在合作中證實我們完全能夠創造一個優良的營商環境。”
對于這樣的表態,余元浩自然是表示非常期待將來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
……
在華僑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余元浩趕緊再次去了利都百貨公司。他要抓緊時間,推動自己公司與華僑辦的合作,把自己的麗都百貨公司打造成一個典型。
只有把自己公司打造成了一個典型,成為開啟公私合營的領頭羊,自己才能夠得到更多的先發優勢。
不然就憑自己這樣年輕的年齡,要不是兜里還有幾個錢,再加上家族在香江還有一點名氣,怎么可能在內地混得開?
在到了公司之后,余元浩找到了公司的總經理彭清波,直接問道:
“之前我拿出來的華僑投資公司的樣板投資合同,你們看完過后有些什么意見?”
彭清波見余元浩一到公司就在問昨天安排的事情,心中甚是不喜,因為他從心底就是反對的。
雖然心中非常反對,但是基于對余家的忠心,余元浩提出來的要求又不能拒絕,所以他拿出來的樣板投資合同他還是看了。
不過看是看了,該反對的時彭清波仍然會堅持反對。所以這時他壓著自己的脾氣,生怕因為言語上的問題,激起了對方的逆反心理。
“少爺,合同樣板我已經看了,但是說實在的,這里面的樣板條款真的不咋樣。
雖然現在市面物資緊張,經營起來困難一點,但是利潤率比起與他們合作要高許多。
要是按照他們所設定的條款,持有公司股份都沒有什么意義了,以后就算是想找人轉讓,也很難轉讓得出去。”
見彭清波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余元浩不由有點頭疼,考慮到對方跟了自己爺爺和父親,確實對自己家忠心耿耿,他最后只能輕聲細語地說。
“彭叔,時代變了,我們不跟著變,真的不行。”
彭清波從昨天起就聽不得這句話,什么叫時代變了不跟著變真的不行。
彭清波覺得自己吃過的鹽比這小子吃的米都還多。
軍閥混戰,小鬼子入侵,內戰,這些他都經歷過,利都百貨還不是都挺過來了。
現在不就是換了人當家,再加上北邊棒子那點事,有什么大不了的?日子還不是該怎么過就怎么過。
這經商的規矩都實行了幾千年了,再變也不還是那樣。最多只是需要打點的人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