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應對之策
- 回明
- 無辜的蟲子
- 2283字
- 2010-04-27 20:28:28
寧國公主府本來距離紫禁城就不遠,但是送走朱高熾和道衍后,朱允炆和楊杰卻絲毫沒有出宮的打算。這也是楊杰提醒的,就是擺明個我就是不想和你說話這個態度給燕王府的人看,以示輕視。
對著楊杰笑了一下,表示感謝,剛才若是朱高熾繼續提出要人的話,他還真的有些搪塞不住,倒不是怕此時鬧到朱元璋那里自己不好交代,想來老朱也不會為了區區幾十個人給自己過不去的,但一直糾纏,對于自己的聲名更是不利,因為朱允炆在之前所給人就是一種優柔寡斷的形象,否則道衍也不會借此機會慫恿朱高熾上門來。
此事要是放在老朱那種性格的人手里,別說道衍不敢,就算敢也落不了一個好下場,可自己偏偏是朱允炆。難道真的要生活在朱元璋的光環之下嗎?
慢慢的走回座位,回轉身子,看見了一臉怒色的鐵鉉,又想起在外面做事的景清、戴德彝和丁志方等人,現在都是未曾有過做官的經驗,在東宮一年有余的時間,竟然沒有一個楊杰的應變之才,難道自己錯了。
“殿下,萬萬不可交人,否則我們東宮顏面何存?”鐵鉉終于忍不住的站出來說道。
楊杰卻是搖搖頭示意其沖動,對著朱允炆行了一禮,接著道:“殿下,唯今之計,不是交人不交人的問題,而是如何善后。”
“其實燕王府也未必在乎這些人留在東宮,畢竟皇上那里態度未明,燕王府也不敢真的循例行事。而如今,皇上雷霆手段,讓人措手不及,殿下要考慮的,就是怎么將此事的影響消匿于無形,或者是將影響壓制于最低,這樣才能不妨礙殿下在皇上心中的印象。”
朱允炆考慮的就是這些,道衍此舉甚是難以拆解,無論事情發展到什么結果,東宮都會陷入被動,也是怪朱元璋不計青紅皂白的做事方法。
說是為大明江山消除隱患,難道也不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見,或者是顧及一下自己的感受嗎?也難怪自己那個便宜老爸,也就是太子朱標最后郁郁而終。照這樣下去,自己遲早也被憋屈死。
心里這樣想著,嘴里卻問楊杰道:“楊卿認為孤王該怎么辦?”
“微臣認為,燕王府高估了臨濠富戶的作用。”楊杰出口驚人后,繼續道:“圣上怎么會不考慮此事對于儲君的影響呢?只是那些富戶被遷往臨濠已經近二十年,現在江南雖有影響,但二十年的時間,足可以讓江南新生豪門,殿下只要能安撫住人心即可。”
聽聽也有道理,示意楊杰繼續說下去。
“殿下手中,現在有兩個優勢,其一,蘇州的六藝書院,乃是劉三吾老先生主持,老夫子在江南人望頗重,殿下只要加強對六藝書院的支持,至少可以挽回江南士子之心。”
“其二,吳王乃殿下親弟,當然唯殿下馬首是瞻,吳王府王景也是飽學之士,觀其所擬《藩王朝觀儀》,也是守制之臣,又曾經出任開州知府、山西右參政等職,又有過從政經驗,殿下只需派員協助其交好蘇杭名士,自會有人維護殿下。”
突然,朱允炆感覺到楊杰的出身,并非他所說的那種商賈身份,因為在談吐之間,并未將商賈放在心上,而是一味的強調江南士子,不過說的還是十分有道理,商賈雖然有錢,但在如今的大明,在某些方面,連農民的地位還不如,比如說服飾就有嚴格的不同規定。
農民的衣服可以用綢、紗、絹、布來做,商人只能用絹、布,而不得衣綢、紗之服,如果農民家里有一個人做買賣,全家的衣著就跌入商人的行列,不能再用綢紗做料子了。農民戴斗笠、蒲笠,可以出入市井,包括商人在內的不事農業的人不許戴。
但是楊杰為什么一直把自己的出身歸納與商人一途呢?后面到底包含著什么秘密,朱允炆不由大感興趣。
聽著楊杰侃侃而談,繼而轉向鐵鉉,見他面帶愧色,知道慚愧于自己的經驗淺薄,更加堅定了朱允炆將其外派務實的想法。
“光是兩個優勢還是有些不夠,無論是劉夫子還是王景,在江南士林中的分量遠遠及不上兩人,那就是方孝孺和解縉。”
聽到楊杰說道這里,朱允炆精神一振,他怎么一時忘了還有這兩個人存在呢?
不過方孝孺在漢中任府學教授,深為蜀獻王賞識,已經聘為世子師。而解縉卻是因替李善長辯護而被朱元璋勒令在家修身養性,閉門思過,說是十年之后再用他。
該怎么使這兩個人脫出朱元璋的控制,轉入自己這邊陣營呢?朱允炆剛想問楊杰該怎么辦,卻被看出了心思。楊杰還未等其開口,遂道:“微臣只是提出,至于如何達成,還靠殿下機敏,朝政非臣之所長也。”
一時感到郁悶,朱允炆心想,今后我要說的臺詞都被你搶了,讓我怎么辦。但是楊杰說的也是實情,東宮諸官除了少數由朝臣兼任之外,大部分沒有授予實職,說白了,還是自己的幕僚機構,揣測自己的意思還可以,但是要揣摩圣意,還真非所長。
思量一番,還未得到要領,未及片刻,抬頭看時,見大殿之上已經空無一人,只有楊杰在身側站著,一臉凝重。
知道是楊杰將他們支會出去,必是有機密的事情要和自己說。也不詢問,只是等待楊杰開口。
猶豫了片刻,楊杰邊想邊說:“殿下,此次臨濠、蘇州之事,從正面看,是皇上整頓江南豪門富戶,對東宮有所壓力,但是從側面看,也是給東宮一個警示,那就是東宮在朝中沒有一點力量可言,而朝臣還未注意殿下。”
“其實,殿下手里還有一個利器,不過大多數人都不清楚罷了…….。”話說到這兒,楊杰已經幾近喃喃自語,好似心里正在經受很大的掙扎一樣。
“是什么利器?”朱允炆的興趣被引了出來,卻受不了楊杰這股磨蹭勁,催促道。
一咬牙,楊杰說了出來:“殿下,請恕臣剛才猶豫,其實據臣下判斷,此次蔣瓛為禍,圣上必會對錦衣衛有所防備,殿下就算是接收清算蔣瓛余孽之后,圣上對錦衣衛的信任也不會有之前那樣恩寵有加。”
“所以,殿下不要對錦衣衛抱有太大的希望,其他諸司東宮可以自行籌建。只需要抓住其中一個部司皆可,而這個部司就是錦衣衛經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