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江南案(下)

  • 回明
  • 無辜的蟲子
  • 2207字
  • 2010-04-07 13:46:38

“高參自殺了?”眾人不覺一愣,這件事太詭異了吧,三人互相對視,均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什么時候大明的官場流行自殺了。

朱允炆馬上反應過來,吩咐鐵鉉拿自己的手諭將周興一干錦衣衛(wèi)全部控制起來,高參死的也太及時了一點,自己剛阻攔錦衣衛(wèi)將其帶走,那邊高參就自殺,要說沒有什么玄機,那才叫出鬼了。

鐵鉉、景清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朱允炆慢慢的走回自己的房中,想:難道現(xiàn)在就和錦衣衛(wèi)開戰(zhàn)?作為一個從現(xiàn)代穿越回去的熱血青年,他覺得自己既然有這個能力,就要出手去管。但是作為上位者,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起來。

現(xiàn)在不是直接面對的時候,朱允炆從心里不斷的提醒著自己,派往長沙取證的人還沒有回來,而且,現(xiàn)在蔣瓛對于朱元璋還有些用處,作為皇帝會不會允許自己動他,這都是問題。但此時正是收服江南官場人心的機會,他又怎么能放過呢?

不管了,先弄明白其中緣由,再視情況而定吧。

消息迅速的通過各種傳送回來,經過鐵鉉的整理,送到了朱允炆的案前。高參確實是自盡,其一,他自盡時錦衣衛(wèi)還不知道皇太孫會保他。其二,高參自盡時沒有人去找過他。

高參是死在自己家的書房,很慘。是用書房內收藏的一柄寶刀自刎身亡的,那一刀很重,幾乎把自己的頭顱割下來,斜斜的掛在太師椅的后側,死不瞑目,散去瞳孔的眼神中充滿嘲弄。也不知道一個讀書人,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勇氣和力氣。

“那柄刀是岳大人送給老爺?shù)模瑩?jù)說是穎國公送給自己侄女婿的禮物。”跟隨高參近十五年的老管家說。

高參不喜交游,且為官清苦,可能知道在蘇州為官的艱險。所以連家眷也留在了京師。來蘇州時只帶了那個高三的老管家。

“老爺和岳大人關系很好,可是不知道為了什么,岳大人離開蘇州返回京師之前來找老爺,兩個人在書房中大吵一場,岳大人走后,老爺還摔了他最喜歡的那方端硯。”高三又說:“小人奉茶的時候,聽見好像老爺欠岳大人錢所以兩人才吵起來。”

“高大人曾經在府庫支取了一千兩銀子,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上個月又還回來了。”知府衙門的錢糧師爺童易說。

“知府大人最近一段時日經常去蘇州城的幾個大的錢莊。”這是知府衙門的轎夫說的。“好像是知府大人家里出了問題,急需銀子,每天都是愁眉不展的。”

“小人是蘇州宏利錢莊的掌柜,叫楊齊福。”這是一張諂媚的圓臉,帶著生意人特有的奸笑,說:“高大人是來本號借過銀子,不但來過小號,還去過其他錢莊,可是一千兩數(shù)額太大,小號一時難以籌齊。知府大人又拿不出合適的抵押,所以一直在商量中。”

一千兩銀子,朱允炆問過鐵鉉后暗自比較,其購買力相當于他后世中的四十萬人民幣。而高參作為知府,月俸米十六石。一石米大約是他后世的一百五十斤,按一斤米值兩元錢算,高參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五千塊錢左右。

雖然明朝的俸祿不像他所知歷史上那么低,但是相對于高參來說,一千兩銀子他不吃不喝,也要存將近七年。也難怪那些錢莊在沒有合適的抵押之前借故不貸給高參。

各種情況一條條的呈現(xiàn)在朱允炆的面前,出于對前世做律師助理的習慣,也是為了打造自己特有的情報部門,他刻意培養(yǎng)的親衛(wèi)無孔不入收集信息能力。在這一刻得到體現(xiàn)。可是這件事還是處處透露著詭異。

鐵鉉的斷事能力在這里得到體現(xiàn),通過收集來的信息,結合當時的情況,他提出了很多疑點。

高參不缺錢,可是為什么會欠岳翎一千兩銀子。用來送禮買官?不會,來蘇州當官不用走門路,只要你品級差不多,又是自愿,估計吏部沒有幾個人會反對。

要是送禮不來蘇州做知府,那去年上任之初就應該送了。何必要等到今天,而他之前再府庫支取銀子,可能是為了還給岳翎,最后因為皇太孫坐鎮(zhèn)蘇州不走,他怕太孫殿下查賬,所以又退了回去,這一點可以理解。

但是岳翎作為一個堂堂的吏科給事中,難道會為了別人不還錢而惱怒的投江自盡嗎?

六科給事中在皇帝身邊負責監(jiān)察中央六部和天下諸司,各部各地的大員們也不敢不敬畏三分。即使碰到皇帝本人的錯誤指示,只要不合圣人之教、祖宗之法,給事中在名義上也有權“封駁”,頂回去不準下發(fā)。科道之官是官場上的鷹,是以各級官員的身家性命為食的動物。在科道任職,成為六科給事中或十三道御史的一員,乃是大明讀書人的仕宦美夢,一個美夢成真的人何必自殺?

一切的一切,都隨著高參那一刀而去,鐵鉉已經派人趕往京師報喪,順便了解一下高參家中的情況,是不是真的那么缺錢。

不過這件高參自殺一案相對于朱允炆的《江南策》還是小事,在調查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朱允炆帶著他的手下開始籌備辦學、通商和水軍整頓的事務。

七日后,派往京城調查情況的人還未回來,朝廷的圣旨已經下來了,對于皇太孫的《江南策》照準,同時調穎國公傅友德、廣洋衛(wèi)指揮使方明謙來太湖協(xié)助整肅水軍,伺機清剿海匪倭寇。

至于辦學,劉三吾、黃子澄、盧原質被調往蘇州,教化愚民。至于朱允炆再次調方孝孺的請求,又被朱元璋以“不是用孝孺之時”為由拒絕。不過朱元璋大發(fā)善心,竟然從禮部調撥了白銀一萬兩,作為辦學經費。其余不足之處,皇太孫便宜行事。

前來傳旨的是錦衣衛(wèi)的人,將圣旨交與皇太孫之后。遂跪拜行禮,聲稱有罪。朱允炆一時莫名其妙,待到那錦衣衛(wèi)說出緣由,他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名錦衣衛(wèi)是代替蔣瓛前來認錯了。高參一死,蔣瓛將其誣為畏罪自盡,想讓此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朱允炆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諸事還未有頭緒,也不想打草驚蛇,遂開解了幾句作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铅山县| 泗洪县| 广元市| 呼伦贝尔市| 哈尔滨市| 科技| 长寿区| 同仁县| 普兰店市| 柳河县| 阆中市| 当雄县| 开鲁县| 北票市| 青浦区| 抚远县| 广丰县| 北宁市| 城市| 彝良县| 屯门区| 文安县| 顺平县| 敦化市| 哈巴河县| 新竹市| 江北区| 朝阳市| 甘泉县| 寻甸| 滨州市| 高碑店市| 马关县| 鹤岗市| 富宁县| 洮南市| 巫溪县| 五常市| 微山县|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