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以前看過一段史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在前隋時期,太子楊勇被他的弟弟楊廣取代之后,東宮這里許多宮人還不愿意接受這個現實。
楊廣的做法很隨性,也很直接,讓人將這些人全部吊死在東宮的樹林之中。
當時這片林子全部是吊死之人,白綾飄飄,宮女的裙擺在風中凌亂。
想想這場景,李弘越來越不怎么喜歡這棵歪脖子樹了,萬一這里真吊死過人呢,晦氣。
鍛煉完,幾個貼身侍女伺候李弘沐浴更衣,不過今日有點奇怪,伺候自己的幾個貼身侍女今日都特意貼近自己,貼的很近那種,差些就肌膚相親了。
估計是太子妃對她們幾個昨天說了什么,才會如此,李弘看著幾人笨拙的想貼上來的樣子,也是無奈笑了笑。
這都是什么事?
怎么感覺自己身邊每個人都想自己多接觸幾個女人,多收幾個女人。
父皇母后不斷催,自己妻子也幾次三番讓自己收幾個侍女,而幾個侍女此時則想方設法往自己身上貼。
溫柔鄉,這大概就是男人最難抵抗的誘惑了,而對于皇室出身的他們,只要有一點這方面的想法,就很容易躺在溫柔鄉之中。
唉,苦??!還是去找狄仁杰吧!這東宮怎么越來越感覺不能待了,自己遲早要躺進溫柔鄉之中了。
大理寺也是九寺之一,和六部的刑部有一些職權交涉,不過大理寺判的案子還是和刑部有很大區別。
這里是偏向為皇家服務,而刑部則是管著天下邢律。
此時的大理寺卿絕對是一個后世人極其熟悉的人物,狄仁杰。
這是影視劇導致的結果,其實在大唐這個時期來說,大理寺卿這個位置雖然重要,但也真不至于讓大理寺卿能出名到這種程度。
狄仁杰算是母后一派的官員,至少表面看來是如此。
其實李弘明白,他只是一個想踏實做事的官員,自己父皇主事,他就為父皇做事,母后當皇帝,他就做母后的臣子,僅此而已。
李弘今日到大理寺時,就顯得比平日多了一些急切,不為別的,后世狄仁杰也算他所崇敬的一個人,在大唐,尤其武周時期,他絕對是一位能臣。
武周時期的外事其實一直很糟,就是經常不是這個犯邊,就是那個造反。感覺就是對外一直顯的很軟弱,尤其和太宗高宗時期相比,和玄宗前期比較,也是如此。
似乎女人做皇帝時,外事就會糟糕到一塌糊涂。這大概也是父皇就算此時養病,可一遇到外事,必然是父皇來處置的原因。
而這次吐蕃使節來長安,就算父皇不適合接見他們,母后將這差事也交給了李弘。
這就成了典型的女主內,男主外。
武周時期,外事一直軟弱,而此時,狄仁杰就像一個救火將軍一般,有人打這里,他就被調到這里,打那里,他又被調派到那里。
武周時期,契丹和突厥不斷攻打武周北方邊境,而每次臨危受命,都是狄仁杰。
這個角色,很像后世蘇德戰爭時期一位蘇軍將領。
能救國家危亡之人,自然李弘是極為崇拜的。
只是影視劇的影響,后人只知道神探狄仁杰,比起救萬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危亡,神探算個屁。
影視劇真的將狄仁杰狹隘了!而且武周時期,狄仁杰早已不是大理寺卿,不大可能斷案。
大理寺,狄仁杰此時也知道太子今日要來,早早和幾位大理寺的官員在那里等候。
李弘見到他時,第一個感覺就是他和自己印象中的狄仁杰一點都不像,好吧,這很正常,母后和后世演她的那些女演員也不像。
氣質上的完全碾壓,她的氣質幾乎是無人可以模仿的。當然,李弘一般感受不到來自母后的威壓,要想看到她女強人的一面,估計得去含元殿,而那里,李弘此時基本不可能去。
去了,他做什么,儲君的身份,還是極為敏感的。
狄仁杰今年已經四十有五,他是科舉出身,人生遇到的第一個伯樂也是后世很多人耳熟能詳的一個人物,閻立本。
當然,大家熟悉閻立本大多是因為他的畫,其實閻立本的出身極好,推薦狄仁杰之時,官居河南道黜陟使,道是此時大唐地方的最高一級行政單位。
可惜閻立本兩年前已經過世,李弘自然是見不到這位一代名家,同時也是大唐權貴。能見到的,也就是皇室收藏的閻立本的畫作,東宮此時還有幾卷,放后世皆是無價之寶。
見到狄仁杰,兩人相互見禮,此時作為東宮太子,與大臣接觸,李弘都是回禮的。
“殿下,請!”
“狄愛卿,也請!”
“來人,將殿下需要的東西呈上來!”
呈上來的是一個名冊,里面記載的全部是吐蕃在長安招募和策反的人員名單,人名,年歲,住址,此時所做事情皆一一記錄在案。
當然,李弘對這些人員名單很是陌生,有些做官吏的,李弘也看不太明白記載的官職。
所以,李弘只是粗略看了看,就將名冊放到桌案之上。
“狄大人,沒想到吐蕃對我大唐滲透如此厲害!”
“回殿下,這還只是大理寺這兩年挖出來的,沒有挖出來的只會更多?!?
“總有人經不住誘惑,這些人中,想必很多已經到大理寺做過客了?!?
“殿下,是請來了一些!”
“哈哈,兩日之后,吐蕃使團就會到長安來,有些話,還是要通過這些人的口告訴吐蕃使節的?!?
“殿下放心,殿下想讓吐蕃使節聽到的,他們都會聽到?!?
“狄愛卿的能力,本宮是信服的。好了,本宮也不在這里打擾狄愛卿了。”
“狄仁杰送殿下!”
很尋常一次到訪,很尋常一次對話,中間沒生出任何多余枝節。
等李弘回東宮之時,卻眉頭微蹙,因為監門衛的侍衛告訴了太子東宮今天來的人有些多。
等李弘坐車回到麗正殿時,看到一排車馬停放在麗正殿不遠的空地,可以看出這些車馬都逮屬于各個親王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