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唐的官場
- 弘唐
- 染血的劍鋒
- 2018字
- 2023-07-17 16:54:20
李弘看幾個人支支吾吾,此時早已氣上心頭,李弘的脾氣極好,無論是以前的李弘,還是此時的自己,都脾氣極好。
身邊的宮女都從沒有打罵過,對她們說話也從來沒有太重過,對自己弟弟妹妹這些更不用說,都是隨和的哥哥形象,無論對身邊的誰,李弘一直都不錯。
可是今天,看著這群農業專家,大唐司農寺的官員,李弘實在沒忍住,抬起腳狠狠將剛才那個說他們只是不精通實際操作的官員踢翻在地。
第一次來大唐沒忍住,李弘著實也是忍無可忍。
一群屁都不會的人,還指導別人,難怪關中的農事如此頹廢。
連最基本的小麥種植都不清楚,連最基本的幾個問題都答不上來,怎么指望這群人幫自己推廣小麥種植,指導規劃農業。
這就是一直以來官員的現狀,只圖安逸,只懂享樂,卻連他們本職該做的事情一點都做不好。
踢翻那名官員,李弘此時也算是對這群官員徹底寒心了。
“本宮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一會有人會帶著你們學如何開田,一周之內,這片地若是開不好或者開的讓本宮不滿意,你們這官也就做到頭了,本宮送你們到一處好地方去,絕對讓你們舒爽!”
李弘臉色鐵青,拂袖而去,這幾個司農寺官員則叫苦不迭。
本來有人還想腹誹幾句,不過看了看不遠處的東宮宿衛和宮女,果斷將滿口芬芳咽入喉中。
李弘面色不善回了麗正殿,裴氏看他神色,忙過來扶著他的手臂。
“殿下,您這是?”
李弘此時怒氣寫在臉上,作為妻子的裴氏又如何看不出來。殿下是少有生氣的時候,看來是被誰真的氣到了。
“還不是被那幾個司農寺的人氣的。”
“他們怎么惹殿下生氣了!”
“什么事都做不好,連最基本的農事都一竅不通,本宮能不氣。父皇母后讓本宮在關中推廣小麥種植,如果靠這些人,本宮看再推廣幾十年,也是無果!”
“好了,殿下不生氣了,這些人不學無術,殿下為他們動氣傷了身子不值得。”
“其實這種地之事,依我看,還是要向世代在土地上耕耘的農家請教。”
“本宮也是看出來了,已經讓人去北衙禁軍那邊請精于農事的老府兵去了。”
“這司農寺看來是需要好好整頓一番了,朝廷不能花大筆銀錢養一堆廢物,百姓交的賦稅也不能浪費在這群只知道養尊處優,貪圖享樂的無能官員身上。”
“殿下有此心,可是這事又哪有這般容易。”
裴氏扶著李弘,李弘也是一時氣憤,此時氣稍微消了一點,也知道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只有一個字,難。
大唐的官場,其實此時還是被各大門閥勢力控制。
雖然自隋朝開始,就開始興科舉,以前的推舉制漸漸向科舉考試過度,此時是兩種制度并行。
像玄宗時期的杜甫,就是屢試不中,最后走的舉薦。
可直到現在,科舉能夠考中的,其實也絕大多數都是門閥貴族子弟。
不為別的,就是讀書難,讀書貴。
普通人家,書本都買不起,先生也請不起,如何會出一個書生。
別說此時大唐,就是放后世,你看看能高考考進頂級學府的,有多少貧寒出身?多少普通人家的子弟?多少農家子弟?
人家富貴人家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更多的教育投資,能請的起名師一對一,能滿足孩子一切的教學需求,貧寒和普通人家能么?
而這放到古代,則被無限放大,寒門難出貴子,這就是社會現實,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正確。
就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例,二十四人之中,就一個魏征是真正的寒門出身,其余二十三人都有極深厚的背景。
李靖是隴西李氏出身,程咬金家中幾代都是刺史之類高官顯貴,杜如晦是京兆杜家出身,房玄齡是清河房家出身,長孫無忌和長孫順德更不用說…
這還是改朝換代時打天下的一批臣子,唯一清貧出身的魏征真正成名還是受太宗賞識之后,其實有很大的偶然性。
此時官場基本被世家門閥壟斷,而世家門閥又彼此勾連,姻親連襟,就算出一個寒門貴子,也很快被這些門閥世家用各種手段同化,這樣的官場,整頓起來能不難。
大唐的官場,別說此時的李弘,就算高宗皇帝和武皇后,都是沒辦法整頓。
兩人又不是沒想過辦法壓制門閥貴族,只是收獲,只能說聊勝于無。
李弘也是心中有氣,真要他整頓司農寺,那真的就是捅了馬蜂窩了。
裴氏又勸了自己夫君一陣,李弘神色才緩和下來,裴氏讓人取了點心茶水,自己親自喂李弘點心吃,李弘到了這時候也已經想通,大唐的官場,至少此時自己是無能為力。
吃著妻子親自喂的點心,李弘心情漸漸好轉,而宿衛將幾個精通農事的老府兵請到東宮,那幾個司農寺的官員馬上進入地獄開荒模式。
大明宮,武媚娘同樣喂著高宗,只是喂的不是點心,而是藥。
自從太子將明崇儼帶進長安,為高宗診病,高宗的頭疼之癥這幾日也就沒有犯過。
高宗日日針灸,湯藥,而這湯藥,皆是武皇后親自喂的。
李弘若是在這里,一定會看到母后喂父皇喝藥和喂他一模一樣。
湯藥喂完,宮女撤去杯盞,武皇后用錦帕擦拭夫君嘴角藥液殘留。
“陛下,這明崇儼醫術果真了得,陛下這幾日身體已經好了許多!”
“是啊,朕好些年沒這么輕松過了,多虧了弘兒這孩子。”
“陛下,弘兒這幾天都在忙著關中小麥推廣之事,開始我這做母后的還以為他就是淺嘗輒止,試著推廣一下,沒想這孩子看樣子要動真格的了。”
“哦,媚娘,這怎么說?”
“這孩子從弘文館調了人去長安郊外統計小麥粟米畝產,還要在東宮自己開田種地,以獲取最真實的畝產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