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煤這東西可不少,我老家那邊,好些山就是煤山,幾鋤頭下去,就見黑!”
“大監正這口音是晉音!”
李弘此時說了一句,大監正忙說是。
當年高祖被封為太原留守,自晉陽起兵,當時朝中晉地的官員可著實不少,都是當年隨高祖從龍的。而此時官員的選拔除了科舉,就是舉薦。
晉地出身的官員自然多舉薦家鄉的才子,所以現在雖然已經到了高宗時期,晉地官員依舊不少,在朝中占了很大比例。
此時皇后的父親就是晉地出身,祖籍并州文水,他死后,也是將陵墓修在了晉地。
其實歷朝歷代皆如此,就拿明朝來說,鳳陽出了多少大明官吏,尤其是明初。
“父皇,晉地煤多,又是我們大唐的龍興之地,這可不是巧合!”
“哈哈,晉地煤多,聽大監正這話,還極易開采,這樣,太原和晉陽兩地,再設兩座軍器監分監,用來鍛造兵器鎧甲。”
“父皇,您做皇子之時,封號就是晉,這也不是巧合!”
“你們兩個臭小子,這溜須拍馬的功夫也學到家了!”
君臣大笑,李弘和李賢也不禁笑了起來。
父皇罵自己臭小子,這可不是罵,而是心里歡喜。
“父皇,您不是要恢復云中九原兩郡舊制,讓裴行儉此時出任云州都督,不如父皇再下一道旨意,讓裴行儉派人在兩郡舊地尋找鐵礦和煤礦,若是能找到,到時候直接在九原云中煉鐵,和北方貿易則更為便捷。”
李治聽了,點了點頭。
李弘如此說自然不是亂說,也不是胡亂嘗試。
后世華夏最大的一個煤礦可就在東勝神府,就在陜北和河套地區,而且煤的質量極佳。而后世包頭可是聞名天下的鋼鐵之都附近鐵礦也著實不少。
其實這里根本不缺礦,只是此時這里人煙較少,只要父皇讓裴行儉派人專門尋礦,很快就會找到大礦。
到時候在這里煉鐵,可不僅僅方便和北方貿易,秦直道若是真的重新修建,這里的鐵和鋼也會大量運往云陽,然后以云陽為中轉站,運往全國各地。
父子君臣,一路相談甚歡,待到李治走到一處開闊地時,遠遠看到湖中一個水車此時矗立在那里。
“弘兒,你這在東宮開田,水車都裝上了!”
“回父皇,這水車也是這幾天才裝好的,方便這幾畝田灌溉。”
“嗯,田地可離不開水,尤其小麥,吃水!”
“父皇,要不要過去看看?”
雨還在下,不過李治已經點頭。
君臣幾個也沒帶傘,因為要說一些話,也未讓宮女內侍跟隨。
李治看了看天上下的雨,不大,已經邁步走出長廊,李弘趕緊拉住父皇。
“父皇,大監正,六弟,你們在這里等等!”
李弘跨步雨中,趕緊跑向不遠一排房舍,等走出來時,手中已經多了幾個斗笠,遞給父皇和大監正以及李賢。
幾人戴著斗笠,在新開的幾畝田邊慢步。
這幾畝田地,此時大部分都未種東西,只有一處田地種著棉苗,這是從太極宮移栽過來的,還有一處種著黃瓜和韭菜。
其實這片田也沒開幾天,不過這幾種苗木本身就是移植的,還算長勢不錯。
“弘兒,這田地開好了,怎么大都空置著?”
李治看了一番,不禁問道。
“父皇,這田地下個月再種東西,弘兒打算種些芝麻大豆這類作物,上次撿的棉籽還有一些,到時候用水泡發,也一起種了。”
“六月?”
李治此時倒有些不解,田既然已經開出來了,水車也架好了,為何還要等到六月再種東西。
“是!”
李治不解看著李弘,李弘看了看父皇,想了想,還是將心中想法說了出來。
“父皇,弘兒聽聞太湖吳地的水稻已經能夠做到一年兩熟,已經有人尋思將其推廣到江漢和閩地。弘兒尋思,在關中和中原地區,是否也能將農作物做到一年兩熟!”
吳地水稻一年兩熟,在唐初就已經能做到了,所以李弘就以此為例。
“弘兒,你這想法是好的,可關中中原地區比不得江南,北方偏寒,冬季萬物凋零,哪能做到一年兩熟。”
“父皇,弘兒還是想嘗試一番,不試過怎么能知道不行,江南的水稻以前不也是一年一熟,現在不也經過許多嘗試,可以做到一年兩熟了。”
“哈哈,你這倔脾氣,真有些像父皇年輕時候!”
“父皇,您現在不也年輕著!”
李治聽了哈哈大笑,此時拍著兒子肩膀,從田邊走過,又到湖邊看了看,看此時湖中蓮葉田田,雨珠在蓮葉間滾動舞蹈,好不熱鬧。
而那排房舍,幾個人正在屋內透過窗戶遠遠望著湖邊之人。
一個年輕男子剛準備走出屋子細看,就被人拉住然后按下腦袋。
“小郎,那可是圣駕!”
“二虎哥,我就想看看皇上到底長什么樣子,和殿下像不像。”
“你瘋了,皇上那是你想看就能看的,沖撞了圣駕,我們幾個腦袋都要搬家!”
李二虎用手在脖子抹了一下,季小郎才徹底打消了要一睹圣顏的想法。
“皇后我都看了,咋皇上就不能看了?”
季小郎雖然打消了去一睹圣顏的想法,不過還是嘴中嘟囔。
而那邊,李治帶著大監正和兩個兒子,此時已經向來時路走去,走到長廊下,李弘收了幾個斗笠,放在長廊角落,一會自然會有人來取回。
等回到麗正殿,恰好午膳時間,李弘問了父皇意思,就讓人趕緊準備。
湯餅,大塊的燉煮雞肉,切好的時蔬小菜,豬油炒制的雞蛋韭菜,自然少不得一壇好酒。
君臣對飲,也沒有后來幾個朝代那么多的規矩。
這要是往前一些,在北魏北周時期,君臣之間那就是兄弟,可以圍著火堆吃烤肉,喝烈酒的,娶婆娘都要娶同一家的女兒。
就是到了此時,吃在一處也不是沒可能。
午膳過后,大監正回了,李弘也將父皇送上馬車,李賢一家子也告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