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第13版)
- (美)保羅·海恩等
- 1002字
- 2023-06-16 10:58:03
1.7 游戲規則
人們通過一套約定俗成的習慣來協調各種目標與計劃,這套習慣就是經濟系統。經濟系統是由“游戲規則”塑造的——在本書中,我們將多次提到這個概念。人們何時能夠高效利用稀缺的資源?何時會浪費這些資源?經濟游戲的規則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釋這些問題。
游戲規則會影響激勵機制。以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5]為例。為什么國家聯盟的投手會練習觸擊,而美國聯盟的投手卻完全不練擊球呢?這是因為這兩種聯盟中的投手面對的是不同的游戲規則:在國家聯盟中,投手要上壘擊球;而在美國聯盟中則由指定擊球手代替投手上壘擊球。因為“指定打擊規則”(designated hitter rule)的存在,美國聯盟中的投手甚至幾乎不練習擊球技術。
不管討論的“游戲”是交通、商業、政府、科學、家庭、學校、棒球、考試還是戀愛,要想讓游戲順利進行,首先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參與者必須大致明白規則并基本同意遵守;游戲規則必須有一定的穩定性。任何互動都必須以一定的“游戲規則”為先決條件。雖然規則會隨時間改變,但若缺乏必要的穩定性,人們就無法知曉并信賴這些規則(想象一下,美國聯盟的某個賽季中,或某場比賽正在進行時,突然取消“指定打擊規則”會導致什么后果)。通常,在新規出臺后,游戲參與者需要花時間去理解這些規則并做出相應調整。比如,職業棒球大聯盟最近擴大了好球區的范圍。面對規則的變化,球員調整了他們對好球和壞球的判斷標準,之后還會調整擊球策略;投手和捕手也會相應調整他們的策略。
大部分社會互動也是靠游戲規則來指揮和協調的,參與互動的人了解并遵守這些規則。如果參與者對規則有爭議,游戲規則自相矛盾或不夠清晰,都會導致游戲的崩潰。這不僅適用于兒童游戲“釣魚紙牌”和職業球賽,也適用于經濟體的生產和貿易活動。20世紀90年代,一些東歐和中歐國家試圖從政府控制、中央調控的經濟系統轉向去中心化的、靠市場協調的經濟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一套清楚的、廣受認可的新游戲規則。如果某個社會中的游戲規則被突然、劇烈地改變,會導致怎樣的后果?如果你曾去外國旅游,并且該國的文化與母國大相徑庭,語言你也聽不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那是種什么感覺了:人們既不明白別人指望自己做什么,也不知道該期待別人做什么。當游戲規則突然改變,社會協作可能會快速崩潰,因為互惠交易無法在缺乏規則的情況下進行。人們要么會猶豫著試圖弄清游戲規則;要么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甚至試圖通過破壞來建立對自己有利的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