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氣的源泉:岸見一郎全解阿德勒
- (日)岸見一郎
- 592字
- 2023-06-16 10:56:46
并非所有的人都一樣
心理創傷(Psychological Trauma)、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PTSD)這些名詞,是從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之后,才開始在日本被廣泛使用。即使對心理學沒有研究的人,現在大概也都認識這些名詞。人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事故、事件時,內心會受到傷害。而這些遭受心理創傷的人,會產生強烈的抑郁、不安、失眠、噩夢、恐懼、無力感、顫栗等癥狀。
這些癥狀一定會對當事人的心理造成強烈的打擊,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有些人在往后人生的各個階段遭遇不順時,都把原因歸咎是心理創傷造成的,這樣的想法真的沒有問題嗎?
大阪池田的兒童殺傷事件發生之后,某位精神科醫師接受電視臺訪問時,他是這么回答的:與這次事件有關聯的小朋友,即使現在看起來若無其事,等他活到人生的某個階段,“一定”會發生問題。
我們想想,這些小朋友以后會慢慢長大成人并結婚對吧?他們的婚姻生活中難免會有不順遂的時候,而幼年曾經身處事件發生現場的經歷,就一定是夫妻相處不和諧的原因嗎?婚姻生活不順利,問題應該是出在兩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才對,怎么會跟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的某個事件有關。就像有人會把自己的犯罪歸咎于貧窮,但是另一個認識他的人知道這件事后卻說:“大家都一樣窮啊。”
總的來說,人并非經歷同樣的事情,就會產生同樣的結果。地震造成的傷害非常巨大,確實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復原。但沒有人可以否定這個事實——大多數的人都重新站了起來,回歸學校、職場,就像地震發生之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