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議議看,此事當如何應(yīng)對?”
外頭都已是沸反盈天了,可郭汜倒好,居然依舊是一派的風輕云淡,哪怕此時府門外就靜坐著不少青年士子,也沒見他有絲毫的緊張情緒。
“主公,張魯無禮過甚,當誅,末將請命為先鋒!”
魏延年輕氣盛,頭一個便從旁閃了出來。
“先鋒之事,豈能輪到你,當屬我龐某!”
龐德遲了一步,見魏延已搶了先,頓時大怒。
“主公,末將乃蜀人,取漢中一事,還得看末將!”
甘寧也急眼了,跟著便冒了出來。
實際上,不止是他們?nèi)耍旎巍堖|、高順等大將也都滿臉的期待之色。
“無須相爭,仗有的是你們打的,關(guān)外那幫雜碎多著呢,要立功還不簡單,幾場大戰(zhàn)下來,少不得個個都能封侯,但不是現(xiàn)在,煩的一口一口地吃,不是嗎?”
將士有求戰(zhàn)之心固然是好事,奈何,時機遠不成熟——沒個兩、三年的精耕細作,根本無法徹底掌控關(guān)中局勢,真敢盲目擴張,后果便是自亂陣腳,這么個道理,郭汜心里頭可是有若明鏡般的清楚。
“主公英明。”
這話,顯然說到了眾將們的心里頭去了,大喜之下,大家伙也不吵了,各自稱頌不已。
“主公明鑒,此時確不宜對外征戰(zhàn),然,朝野呼聲亦不可小覷,竊以為不若來個宣而不戰(zhàn),慢慢修筑褒斜棧道,如此,即可堵朝臣之口,又可待來日之用。”
三將方才剛齊齊退下,賈詡便已從旁建議了一番。
很顯然,在郭嘉到來后,他有危機感了。
“嗯,此策應(yīng)是可行,賢弟以為如何呢?”
賈詡的積極性肯定得給予肯定,然,此策只能得個中平的評價而已,與郭汜心中的戰(zhàn)略構(gòu)思相較,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不過,他并沒打算急著道破根底,而是將問題丟給了坐在一旁的郭嘉。
“若光是應(yīng)付眼前之局勢,此策足矣,若欲取漢中,則略有欠缺,原因便在于張魯所部對我軍取漢中已有警惕之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恐難迷惑此人。”
“若欲出其不意,當?shù)昧肀脔鑿剑老鹿僦姡斎樀罏樯霞眩皇谴说离U峻且失修已久,行軍其中,險阻重重,非智勇無雙之大將不可為。”
郭嘉自信地笑了,概因他很清楚這是郭汜在給他搭臺子呢,又怎能不有所表現(xiàn)。
“蜀道難,儻駱道更難,此策雖有出其不意之效,卻恐傷損必重,姑且先擱置也罷,魏延留下,其余人等且就先散了吧。”
郭嘉所言,正是郭汜心中所想,不過,為了保密計,他顯然不打算在此時多談,也就只含糊地點評了一句,便即宣布散會了事。
“文長(魏延的字),我知你素擅訓練步卒,今有一要務(wù)非你不可,這么說吧,明年的初秋時,我會率十數(shù)萬主力走祁山道,過隴西,走街亭去取漢中。”
“道途遙遠,不利久戰(zhàn),若欲破敵,還須得有奇兵襲敵后,你若能在此期間訓練出一支山地步軍,這奇兵統(tǒng)帥便非你莫屬,你可能辦得到么?”
明年,將是群雄混戰(zhàn)最為酷烈的一年,無疑也正是西涼集團謀取漢中的最佳時機,若能一戰(zhàn)而定,那,取川中的橋頭堡便算是構(gòu)建成了,待得劉焉死后,自可順勢拿下川中,一舉鼎定大業(yè)之基礎(chǔ)。
但這,顯然必須以奇謀破敵,一旦打成了持久戰(zhàn),那,后果恐怕就不堪設(shè)想了。
“末將敢當軍令狀!”
一聽是這么回事,魏延的眼珠子頓時便亮了。
“那好,我給你一道密令,你可憑此在除陷陣營外的全軍中挑選合適人才,亦可征召樵夫、獵人入伍,全軍定額五千。”
“假作欲探索子午道的名義展開訓練,另,這里有份山地步兵軍的訓練綱要,你可參詳著辦,待得成軍后,再逐步探索儻駱道,務(wù)必做好保密工作,切記,切記。”
魏延有勇有謀,就是性子驕橫了些,不過,瑕不掩瑜,郭汜對他的才能,還是挺看好的。
“主公放心,末將知道該如何做的。”
寸功未立,就能獨領(lǐng)一軍,還能出任奇兵統(tǒng)領(lǐng),于魏延來說,這絕對堪稱是無上的榮耀,登時便激動得個面色通紅……
“快看,出來了。”
“來了。”
……
午時將至,大將軍府的正門轟然洞開間,郭汜已在一眾親衛(wèi)的簇擁下,緩步而出。
一見及此,數(shù)十名靜坐請愿的士子以及數(shù)百圍觀的民眾頓時便起了一陣騷動。
“諸君辛苦了。”
郭汜并未在意眾人各異的目光之凝視,穩(wěn)步走下了臺階后,沖著那些請愿的太學生便是深深一躬。
“大將軍,我等只想知道朝廷何時出兵討伐張魯?”
這些太學生顯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更別說其中還潛藏著楊彪等人派來的暗樁。
這不,饒是郭汜表現(xiàn)得很是禮賢下士,可其中還是有一名面相清瘦的士子梗著脖子地責問道。
“這問題問得好,我輩讀書人,就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唯有如此,方才能做到學以致用,諸君能如此關(guān)心朝廷大事,吾心甚慰。”
“至于說朝廷何時出兵討伐無道,郭某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朝廷將在近日內(nèi)對被燒毀的褒斜棧道進行修復。”
“一待道路暢通,郭某自會提兵殺向漢中,不破張魯,誓不還師!”
禮賢下士的人設(shè),那是肯定不能丟的,這一點,郭汜時刻不忘。
“大將軍說得好!”
“大將軍英明!”
……
不止是楊彪會埋暗樁,郭汜同樣也深韻帶節(jié)奏的騷操作,這不,他話音方才剛落,早已安排在人群中的十數(shù)名司律校尉署便衣便已齊齊呼喝了起來。
他們這么一吼之下,吃瓜觀眾們頓時也都興奮地跟著嚷嚷開了,這下子,楊彪等人的暗手可不就都有些抓瞎了。
不過,在彼此對視了一番之后,還是有一名看起來十六歲左右的英俊少年仰著頭發(fā)問道:“敢問大將軍,您將何時還政于陛下?”
此問一出,滿場頓時便是一派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