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宋] 趙佶 瑞鶴圖(局部) 宋徽宗打破了常規花鳥畫的構圖方法,讓天空中盤旋著很多飛鶴,配以祥云和宮門脊梁。畫的左側用瘦金體題詩并記,堪稱書畫雙絕。

茶工作于驚蟄36,尤以得天時為急37。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時旸(yáng)郁燠(yù)38,芽奮甲暴39【一〇】,促工暴力40,隨槁(gǎo)41【一一】。晷(guǐ)刻42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黃留漬【一二】,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43得茶天為慶。

36.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公歷3月5日至3月7日交節。

37.急:緊要。

38.時旸郁燠:日曬悶熱的時候。旸,太陽升起,指晴天;燠,悶熱。

39.芽奮甲暴:茶芽迅猛生長。甲,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種殼;暴,急驟;甲暴,指茶芽萌發,外表面較硬的小葉張開,這個過程進行得過快。

40.促工暴力:(茶工)忙亂急促地采摘。

41.隨槁:(采下來的茶)很快就會干枯。

42.晷刻:日晷和刻漏,這里指時間、時刻。

43.焙人:茶焙中的茶工,制茶人。

校勘記

【一〇】 芽奮甲暴:底本作“芽甲奮暴”,據涵本改。

【一一】 隨槁:槁,底本作“稿”,系通假,據涵本改。

【一二】 茶黃留漬:漬,底本作“積”,系通假,據涵本改。

譯文

茶工在驚蟄時節開始制茶,考慮最緊要的是天氣因素。天氣微寒,茶芽漸漸生長,芽葉生長舒展而不急迫,茶工就能夠從容不迫地摘茶、制茶,所以制作出來的茶葉色味俱佳。如果天氣晴暖悶熱,芽葉迅猛生長,這就迫使茶工急促慌亂地采摘,否則(采下來的茶)很快就會干枯。由于時間緊迫,有時蒸芽后不能及時壓黃,壓黃后又來不及研膏,研膏后又不能及時焙火制成茶餅,致使汁液存留于茶葉中,這種茶葉的色味就會損失過半。所以,茶工把得到適于制茶的天時視為幸事。

歷代茶書

○ 唐 陸羽《茶經》○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

……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采茶時機

陸羽認為采茶的恰當時機是:茶芽長到四五寸,在薇蕨抽芽的季節,凌晨有露水的日子去采。這是憑借主觀判斷采茶時機的方法。

○ 明 許次紓《茶疏》○
采摘

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梅時不蒸,雖稍長大,故是嫩枝柔葉也。

……

岕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試摘者,謂之開園。采自正夏,謂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須待夏,此又不當以太遲病之。往日無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梅茶澀苦,止堪作下食,且傷秋摘,佳產戒之。

谷前摘茶

許次紓指出,在谷雨前后,即每年的4月20日左右開始采茶比較合適,而宋徽宗認為在此之前較寒冷的驚蟄節氣更為合適。之所以有這種差別,是因為宋人更推崇鮮嫩的茶芽,同時微寒天氣更有利于茶工從容制茶。

○ 明 朱權《茶譜》○
品茶

于谷雨前,采一槍一旗者制之為末。

一槍一旗

“一槍一旗”是宋徽宗在《大觀茶論·采擇》一節中提出的采摘標準,朱權也沿用了這一說法。

不違農時

峰前峰后摘春芽

歷代茶書對采茶的季節都有相應的描述,宋徽宗強調“尤以得天時為急”,說明了“天時”的重要性。

我國茶樹栽培區域遼闊,各地域由于光照、溫度、降水量、土壤等自然因素的不同,茶樹生長期的長短有顯著差別,采茶時期也就因地而異。

四大茶區大都在春、夏、秋三季采茶,習慣上稱春茶、夏茶和秋茶,也有稱頭茶、二茶、三茶、四茶的。

我國長江中下游的廣大茶區,春茶的開采期主要受早春氣溫的影響,3月平均氣溫較高時,開采期就早。一般認為開采期宜早不宜遲,以略早為好,尤其是春茶。這時候氣候溫和,溫濕條件優越,茶樹體內貯藏物質豐富,萌芽力強,新梢生長旺盛,高峰期明顯。

采用手工采摘的紅茶區、綠茶區,當春季茶蓬上有10%~15%的新梢達到采摘標準時,就要開采。

中國四大茶區采茶期

三前摘翠

春來品香茗

對采茶的時令,茶書中都提到了驚蟄、清明、谷雨等節氣,茶業界則有“三前摘翠”的說法。“三前”就是指春前、明前、雨前。注有“三前”字樣,意指茶葉適時采摘,是上品新茶。

春前

春前是指春分前,這時采制的茶葉更加細嫩和珍貴。唐代每年要求紫筍貢茶在清明日運至長安,這種嫩芽新茶在唐宋時期是皇室才能享用的貢茶。宋代王觀國在《學林》中也有記述:“茶之佳品,摘造在社前。”春前也有稱“社前”的。社前茶就是追求極嫩茶葉的產物。

○ 春前茶最為細嫩

明前

明前就是清明前。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茶葉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茶葉產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明前茶芽葉細嫰,色翠清香,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明前還叫“火前”。寒食節轉火,寒食與清明相近,因此,清明前后的茶也稱為“騎火茶”。

○ 明前茶香高形美

雨前

雨前就是谷雨前,清明至谷雨采制的茶葉稱雨前茶。宋代詩人陸游在《蘭亭道上》中寫道:“蘭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紛紛趁雨前。”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么細嫩,但因為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質也較豐富,所以雨前茶往往滋味醇濃而耐泡。

○ 雨前茶口感醇厚

采茶之候

茶葉也分春、夏、秋

我國絕大部分產茶地區,茶樹生長和茶葉采制是有季節性的。通常按采制時間,劃分為春、夏、秋三季茶。

以節氣劃分茶季

以時間劃分茶季

不同季節茶的特性

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冬季養息,使得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鮮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含量高,而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

○ 春茶氨基酸含量高,宜制綠茶

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減少,茶湯滋味、香氣不如春茶強烈;由于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紫色芽葉增加,導致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 夏茶湯色較濃艷,宜制紅茶

秋季氣候條件介于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偏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以香甜為特色。

○ 秋茶香氣較春茶濃郁,芳香物質較多

不同季節茶適宜制作的茶類

○ 以碧螺春為代表的名優綠茶,一定是以春茶為最佳

以綠茶而言,春茶品質最佳,適宜制成名優綠茶;秋茶品質次之;夏茶品質較差。眾多高級名優綠茶,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等,均采制于春茶前期。

○ 紅茶追求湯色的濃艷和滋味的濃郁,選夏茶制作為宜

對紅茶而言,夏茶、秋茶優于春茶。春茶除鮮爽度較好外,其湯色的紅艷度、滋味的濃強度均不及夏茶、秋茶。夏季日照強度大,可促進茶樹碳代謝,糖化合物的形成和轉化較多。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有利于紅茶發酵變紅,使得茶葉中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明顯增加。夏茶制成的紅茶湯色紅艷,滋味濃強,品質較好。

○ 每年九月份上市的鐵觀音秋茶,外形緊結厚重,香氣高揚

對烏龍茶而言,有“春水秋香”的說法。春天由于氣溫低、空氣濕度大,鮮葉持嫩性強,營養物質貯藏豐富,氨基酸、果膠含量高,所以春茶湯感細膩,滋味甘醇。秋天晝夜溫差大,特別有利于芳香類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所以秋茶的香氣濃郁而持久。但秋茶中構成茶葉滋味的化合物明顯少于春茶,因此秋茶比起春茶來,滋味比較淡薄。

○ 普洱熟茶一般選用夏茶或秋茶渥堆發酵

對普洱茶來說,春茶一般用來制作普洱生茶,其中春茶第二采為最佳原料,條索肥壯,芽毫顯露,香氣飽滿,口感醇和,湯感厚重。夏茶為雨季茶,葉大而薄,梗長而細,鮮葉中多酚類物質、兒茶素含量高,適合做普洱熟茶,經渥堆發酵充足做出的普洱熟茶滋味醇厚。秋茶外形漂亮、香氣好、苦澀味低,可以做生茶也可以做熟茶。

因時制宜

茶葉加工講究及時

在宋代,微寒的天氣適合加工茶葉

宋代,天氣的好壞決定茶工采摘、制作茶葉的節奏。微寒的天氣最為茶工喜愛,他們可以從容地采摘,及時并保質地完成每道工序,最終得到品質良好的茶餅。若是天氣晴暖悶熱,會導致制茶時間緊迫,任何一道工序有所延誤就會影響茶葉品質。茶工需將采來的茶葉先浸入水中,挑選勻整芽葉進行蒸青,蒸后用冷水沖洗,再進行后面的一系列工序。整個制茶過程費時、費工,而且水浸和榨汁都會損害茶的香味。

綠茶、黃茶和黑茶要及時攤晾

現代制茶在鮮葉采摘之后和炒制之前,更加講究“攤放走水”的環節,這與唐宋有所區別。“攤放走水”也是對茶葉及時加工的一種細化手段。采摘的鮮葉應盡快攤開,避免長時間放置在背籮或袋內,這樣透氣不好,鮮葉被擠壓、悶窒而發熱紅變,進而影響品質。早年間,在交通條件不是特別好的茶山,初制所都直接建在山上,為的就是及時對茶葉進行加工。古人不采的“雨水青”(雨天采的茶青),而今也可以通過“攤放走水”及后續的工序進行補救,從而得到品質穩定的茶葉。

在綠茶、黃茶和黑茶的制作工序中,將采摘下的鮮葉均勻地攤放在篾墊、攤青篩或攤青機上的過程,稱為“攤晾”。攤晾的目的在于散熱、失水、揮發青草氣和促進鮮葉內含成分的轉化,使葉片變軟,便于下一步的殺青。

晾曬

○ 剛采摘的鮮葉含水率在75%左右,應盡快放在竹席或竹匾上攤開。攤晾過后,茶葉葉質變輕,含水率在70%左右

白茶、紅茶和烏龍茶可在晴天“萎凋”

在白茶、紅茶和烏龍茶的制作工藝中,鮮葉喪失水分的過程稱為“萎凋”。正常而有效的萎凋,會使鮮葉水分蒸發、體積縮小、葉質變軟、青草氣消退。其酶活性增強,引起內含物質發生變化,產生清香,促進茶葉品質的形成。這些內部的化學變化雖然較緩慢,卻給后續的揉捻等工序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并最終決定了茶葉品質的高低。有別于攤晾近似自然狀態的走水,萎凋常常有“外力”參與,如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等,需要把握好溫度、濕度、通風量等。

攤放工序的細化一方面可以使成茶的品質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更節約能源。

○ 萎凋分為重度、中度和輕度三種,重度萎凋后含水率56%~58%,中度萎凋后含水率60%左右,輕度萎凋后含水率62%~64%。現代茶葉加工一般使用萎凋槽,槽內鋪萎凋簾,并可用鼓風機吹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泽普县| 安义县| 辽阳县| 酉阳| 长葛市| 静安区| 阿坝| 嫩江县| 澄城县| 通河县| 红安县| 兴和县| 汤原县| 珠海市| 黄梅县| 丹凤县| 报价| 通辽市| 康平县| 余姚市| 颍上县| 梁山县| 新乡市| 汕尾市| 驻马店市| 英吉沙县| 贵州省| 松桃| 云浮市| 县级市| 荔浦县| 福清市| 玉龙| 平昌县| 杭州市| 泾阳县| 商水县| 公主岭市| 新营市|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