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還記得,當年考上大學,他老爸和他拿著剛到手的錄取通知書到村委會,從村里的助學基金會領了6000元,這個助學基金會里的資金籌措,就是靠村里的鄉賢出錢出力。
他接著道:“我們村有熱心助學的傳統,村里的鄉賢也是樂善好施,我應該向你們這些長輩學習的。
鵬書記,我今天向村里助學基金會捐款100萬元,以后每年再捐款20萬元,就希望村里助學基金會能擴大助學范圍,增加助學的標準,惠及村里更多的學子,特別是貧困學子。”
張鵬是村支書,按慣例也是助學基金會的理事長,薏叔則是基金會理事,他們收下張澤的捐款后連連表示感謝,說要立刻啟動助學章程的修訂,那個章程已經五年沒有修改過了,趁有大筆資金注入,正好重訂標準。又稱要開廣播宣傳,號召年輕人向張澤學習云云,張澤不想出這個臉,婉拒了。
張鵬又邀請他加入基金會掛個名當個理事,他不好再拒絕,就同意了。
他受過基金會恩惠,正好趁這個機會涌泉相報。
捐過錢后,大家知道張澤不是忘本的人,現場的氣氛更和諧了。
可他們今天來的目的還沒達到,話鋒一轉,那些鄉賢就開始回憶年輕時候的苦難,吃不飽飯,有干不完的農活,提到現在村里底層村民的生活。
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一年又一年,汗滴黃土冒青煙。辛苦一年到頭,就混個溫飽,連外出的務工人員都不如。
張澤明白他們的意思,也不再打機鋒,把腦海中的想法合盤托出,他也確實有回報鄉里的念頭。
不說從這里長大,這里是他的根,就說他們家出事,村里人雖沒有幫上大忙,但小恩小惠,力所能及的小忙,大家還是有出力的。他對這里一直懷著感恩的心,只要有機會,還是愿意為鄉里出一份力。
聽到張澤的想法,大家頻頻點頭,風險小,收益穩,這種合作方式非常適合村民。
達成目的后,張鵬說要召開村兩委會,取得兩委會的同意,就先一步離開了。
其他人還留在這里跟他探討雙方合作的細節問題。
張澤意思是采取股份合作制模式,中國農公司與農民合作社雙方進行合作,村委牽頭成立農民合作社,村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入農民合作社,并將土地承包權轉化為合作社的股權,農戶土地使用權流轉給雙方合股的企業經營。
簡單來說,中國農公司投入資金、種苗和負責后期銷售,而農民合作社則提供土地使用、人力、和日常管理,雙方合股經營。
雙方具體的股份份額確定還需后面再詳細商定。后面還需制訂股份公司章程,股東權利的范圍、股東紅利的分配及股東權利管理嚴格按照公司章程規定辦理。
其實直接租賃土地,張澤獲得的利益的更多,現在合作辦企業,至少要把利益瓜分一半出去,但張澤還是選擇這種合作模式。
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他不缺少賺錢的機會,把這個機會跟村民貢獻,就是想回報他們,并沒有想從他們身上榨取利益。
另一方面是責任,中國人自古對土地就有很深的情結。它意味著能保證億萬較低素質人口的就業,維持社會穩定,是農民維持生計的基本保障。
張澤租下村里的土地集體開發,確實能賺更多的錢,但然后呢?原來靠地吃飯的村民們就要出去自謀生活,或者幫他打工。這樣做也不是不行,但會被鄉親們戳背脊骨,對他來說根本沒有必要。
說到底張澤這次個人意愿是想通過投資合作的方式提供相當數量的工作崗位,鄉親們有一份工作收入的同時,年底還能獲得一份分紅。
當然,這個項目最后能為他賺取利益就更好了。
這個就要看后期的經營管理水平了。
這種合作的方式,使得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個個都是老板,當老板和當員工完全是兩種心態,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信沒有人會敷衍了事的,畢竟誰都不會跟錢過不去。
這樣的方式使得大家都是股東,更能齊心協力,共謀發展,乃至共同富裕。
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團結在張澤的周邊,這就是他的設想。
定下調子后,很快,只用了第三天。
龍尾村兩委會表決通過后,張鵬第二天早上就召開村民大會,表決通過,農民合作社當天下午就正式成立。
雙方決定共同組建“龍尾村開發公司”,各自占據50%的股份,張澤投資一千萬,提供資源和銷售渠道,龍尾村農民合作社以人力和村里大部分耕地承包權入股。
那些不想加入龍尾村農民合作社的,村里就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保證入股的耕地是成片的。
合作社成立當天,就開始收集整理村民有意向入股的土地、丈量勘測并入合作社的各種山地林地耕地等等,以便最終確認公司未來的規劃、開發范圍。各種資料準備就緒后,就立刻向政府遞交申請審批,并注冊公司,進行開發。
在張澤的建議下,有能力的村民可以用自己的人力入股,只想獲得一份工資保障的也可以直接領工資,到時候分紅就只能分到自己土地入股的那部分份額。
沒想到大部分村民都想通過人力入股,不想通過人力入股的,合作社內部操作,反正最后結果都是通過入股的方式。
村民具體的利益分配張澤沒有插手,由合作社自行分配,他只要一個要求,那就是產權明晰,每一個村民都要跟合作社簽訂相關的合同,不留后患,多付出的多得。
村支書張鵬在這個位置上已經有不少年了,在鎮、縣上都有不少的人脈,加上張澤和村里鄉賢都在背后推波助瀾,注冊公司一路綠燈,“龍尾村開發公司”所有證件很快就辦理齊全了,可以步入建設的快車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