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社會治理新奇點
- 尹巧蕊 劉志毅 胡繼曄
- 1483字
- 2023-07-27 16:04:04
1.3.3 人文性向度的特征
人文,即是人類文化中與人類活動密切關聯的先進性價值觀及核心化規范力的總和,其集中體現為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等各種文化現象。雖然元宇宙是相對獨立于現實世界的,但其又包含著大量的人類活動內容與形式,因此,元宇宙理應具有人文性特征。
需要強調的是,虛擬化是元宇宙的內核但不等于元宇宙就是純粹的虛擬世界。對元宇宙的理性化認知與構想一定是源于現實且依托于現實卻又獨立于現實的虛擬文明。這套文明系統擁有來自人類訴求與秉性的政治系統、經濟系統和文化系統,尤其是在數字替身的介入與接洽下,元宇宙的人文屬性必然濃厚。所以,元宇宙的人文性特征在向度上還囊括如下特性。
1.對現實文明的附屬性
元宇宙世界中的虛擬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即是現實世界文明系統延伸發展之下的產物,帶有強烈的模擬特征。元宇宙的本質是人類制造出來的虛擬世界,正是通過人類發明與跟進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才讓這個世界逐漸由內隱狀態走向外顯姿態。元宇宙畢竟是人類現實活動的產物,通過數字替身能夠在元宇宙中產生具有相對獨立于現實的文明系統,但這種文明系統卻并不完全是獨立于現實的,而依舊是現實文明的附屬,或者是通過現實文明產物的應用而成就的虛擬性結果或效果。
2.內生文明的相對獨立性
當然,從發生學的角度去考察元宇宙文明的特性,其必然是現實文明系統循環與進化的附屬物。但這并不能抹殺元宇宙空間中也必然會存在相對獨立于現實世界的內生性文明樣態與系統。這種內生性文明的獨立性表現在元宇宙中的虛擬文明擁有著明顯區分于現實人類文明系統的特質,尤其是元宇宙世界中的一些運行規則或法則價值的定位,如在類似于強人工智能出現后的某些虛擬情景中,甚至存在元宇宙的虛擬空間可以于封閉的環境中自我運行而不受外界過多的干擾,但這種獨立性依然是相對性的,盡管這種內生于元宇宙虛擬世界中的文明可能在生成速度、內容廣度等方面要比現實世界中的文明積累與沉淀要迅捷、豐富,可它仍然是承載人類價值欲求的根本所在,并以或延續或衍生或超越的形態予以表征。
3.虛實同構的文明統一性
人類的偉大,在于通過無限潛能的想象力再加持技術的發明與應用,于是類似元宇宙的魅力世界就被從零開始由想象力牽引、技術性搭建、信息化運作起來。搭載快速、多樣高新的信息技術發展,元宇宙的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不再是分崩離析的,反而于終極價值目標而言更應趨于統一。信息科技中的實時交互技術與多模感知設備將助推現實中的“國際村”“地球村”等在元宇宙世界中真正得以實現。因此,元宇宙中內生的虛擬文明也應該同元宇宙一樣,具有統一性的特點,即不具有區域性和種族性的差異。
綜上所述,元宇宙的出現與發展是社會文明高度繁榮與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共謀產物,是互聯網發展到至今的最前沿科技,是對現階段已有虛擬世界的升級,并擁有著高度發達的虛擬社會系統,并將在未來塑造一個虛實同構化的全新社會形態,在這里,人們借用數字替身進行彼此的交流并與世界交互,以此為基礎形成大量的虛擬社群,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信息科技的飛躍,極可能催生出依托于現實世界又獨立于現實世界的虛擬文明。簡言之,技術和人文的交融與共從而合力構建起人類所向往的元宇宙。
(1)胡泳、劉純懿.“元宇宙社會”:話語之外的內在潛能與變革影響.南京社會科學,2022(1):106。
(2)清華大學:2021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https://new.qq.com/rain/a/20210930a07l7q00。
(3)周志強.元宇宙、敘事革命與“某物”的創生.探索與爭鳴,2021(12):37。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10。
(5)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in Jonathan Barnes, e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800.
(6)海德格爾.柏拉圖的《智者》.熊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