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熹平金經
- 大漢忠良曹孟德
- 三個字的擬聲
- 2311字
- 2023-06-10 10:22:40
對許攸說的自己舍不得殺他這點,曹操持不同意見。看這面目可憎的德行吧,他怎么就這么有自信,覺得自己稀罕他呢。
說笑間的功夫,兩人勾肩搭背的進了虎牢關。入關之后,眼前就是一片熱鬧繁華的場面。各種叫賣聲不絕于耳。
在漢代形成大一統帝國后,虎牢關作為關東與關中的樞紐,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被升格成了縣。
雖然一直虎牢關虎牢關的叫著,但人家的大名其實叫成皋。隸屬河南尹治下。
歷史因為曹孟德升級加強而改變,虎牢關之戰還會不會出現是兩說。所以現在,說道成皋最露臉的事跡,就屬當年楚漢之爭時的成皋之戰了。
當年高祖和項王爭天下。“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為了爭這一個山口,兩軍人腦袋打出了狗腦袋。
成皋得失與否,正是楚漢之爭的關鍵轉折點。堪稱楚漢之爭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劉邦對成皋失而復得,以此為據點,終究擊敗了項羽,一統華夏。
當年劉邦打成皋,也不是硬打的,而是靠著激將法,吸引了守軍主動出戰。這似乎又從側面證明了虎牢關的堅不可摧。
與此同時,曹孟德進了城后,就大呼小叫著,要許攸請客去女閭,然后就被許攸拉著,進了袁氏在關城內的一座別院。
這種摳門行為,當然引起了曹操的抗議。
曹操的抗議,又引來了許攸的敷衍與許諾:
“行了孟德,成皋這塊有什么好的啊,第一等的女人都去了洛陽了,留在這兒的只有二流貨色。
等咱回了洛陽,要本初做東,請你去太學一條街。你想怎樣就怎樣!現在就算了啊。”
“本初是本初,你是你,這可不一樣。”
“我?我窮的都揭不開鍋啦,孟德你不能這么為難人啊。”
……
“什么是太學街啊?少君跟許君說什么呢,我怎么聽不懂呢?”
談話進行到這里,他們身后跟著的典韋聽的云里霧里的,忍不住轉頭問大家。
曹洪:“這個太學啊——就是大漢各地的士子們一起來上太學——然后就——”
曹子廉說到這里,就被曹仁打斷了:
“那么多文化人聚在一起,都干什么呢。典君可以自行想象。”
典韋:“哦?哦……嗯……哦。”
看他的樣子,貌似是恍然大悟了。也不知道具體都尋思了些什么。
……
后面大家議論的時候,曹操和許攸的對話還在繼續:
“所以啊子遠,本初叫你來見我干什么?”
“嘿你這人,怎么就非得本初派我呢。就不能是我自己想你了,所以東出洛陽八百里遠迎?”
“你這話說的你自己信么?你個無利不起早的貨。沒好處的事兒,也就袁本初指使得動。”
“這不也是沒辦法嘛。誰叫我是南陽人吶。”許攸一翻白眼:“但凡我是譙人,孟德你用我也不需要給錢。”
許攸這話說的,即承認了自己來這里,是奉命行事,又牽扯到了這個時代,極嚴重的地域歧視問題。
盡管從州劃分,南陽屬于荊州刺史部。但從經濟與文化聯系上,南陽郡更傾向于司隸跟豫州。
宛(城)、洛(陽)并稱,汝(南)、潁(川)一體。
這片大漢經濟與文化最發達的區域,人口最多,開發度最高,自命中原心腹之地的上層家族,早已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利益共同體。并在東漢年間牢牢掌握著帝國官僚系統的上層結構。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正是這個利益共同體的盟主。
身為這個共同體一份子的許子遠,天然就是袁氏門人。理所當然得免費為袁氏這一代門面人物,袁紹袁本初奔走。
別看這貨當著曹操的面兒,一臉很無奈的樣子,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偷著樂呢——畢竟人袁紹,很快就要成為天下楷模二代目了,他許子遠跟著袁紹,前途大大的好啊。
……
別院內。曹操的兄弟們圍了一圈兒,曹孟德雖然是客,卻當仁不讓的占了主座。
這一會兒沒外人,所以大家也沒有正兒八經的跪坐,四仰八叉,什么姿勢都有。一邊閑聊一邊催著傭人上果盤。
等上了果盤點心之后,下人們自覺撤下,曹操的一票兄弟外帶兩個門客,也自覺地守在屋外站崗放哨。房間里只剩下許子遠跟曹孟德倆人。許攸也開始拉著曹操講正事:
“孟德你也不是外人。而且又那么狡詐——好吧,主要是那么狡詐,所以試探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本初派我來見你,主要就是想你透個底。就是熹平金經的事兒,你怎么看?”
“熹平金經關我屁事?我這次回來,主要是家大人給我活動了個官兒。我得快點去上任。
你知道吧,現在的洛陽令,也就是我的頂頭上司司馬防可不好說話了。去晚了我怕他為難我。”
“——得了吧,天底下誰能為難到你曹孟德?司馬防是公認的老好人,而一個洛陽北部尉,芝麻大的官,你會太認真?
真的真的,跟我說說,你們兵家這回到底怎么想的?到底支持哪一派?能不能透個底,我好跟本初那里交代?”
許攸身子微微前傾,有點迫不及待的催著曹孟德。
曹孟德:“這個嘛……”
曹操拉著長音,心里面飛快的尋思著這件事。
所謂的熹平金經,要是放在低武無魔大漢,應該是“熹平石經”來著。是174年的大事件之一。
但這不是高武大漢么,那大漢的人教版標準教材,就不能用石頭這么不體面。而要改用天外隕鐵做材料。才能存放的久。
金銀銅鐵錫是所謂“五金”,鐵即黑金,所以熹平石經,也就成了熹平金經了。
再然后,關鍵的地方就來了。
這個熹平金經上面要刻上去的,作為大漢標準版教材,流傳萬代的經典。具體應該刻什么呢?
或者說,應該刻誰家的經呢?
目前大漢的執政黨是儒家,四書五經肯定要刻。
但是四書五經原文之外,那些注解呢?注解刻誰家的?
這是關系到了大漢的意識形態,思想與話語權的路線之爭。
更關系到了大家是否有官做,這個至關重要的大問題。
作為既得利益者,四世三公的袁氏,會因為這個緊張,實在是再特么正常不過了。
……
“這個簡單,你要問我,我就刻孫子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握奇經,孫臏鬼谷司馬法,當然不要忘記在下的孟德新書。
我的孟德新書,已經出到第六版第三卷了。現在購買還附送本人親筆簽名一份,欲購從速。”
曹操一臉輕松的對著許攸報菜名,讓許子遠都快笑哭了:“別鬧了孟德!大漢特么又沒天下大亂。怎么可能刻你們兵家的經嘛!”
“對啊,既然不可能刻我們兵家的經,那關我屁事!”
曹孟德隨即一翻白眼兒,把許子遠給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