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涉及濟水水府府君、麒麟一族駐守金仙、鳳凰一族老牌游蕩金仙,事發突然,且四人之中已喪三人。
反倒是始作俑者得寶逃竄,參與者又都是洪荒三族門人,一時之間,惹的洪荒百族議論紛紛。
只是如此一來,事情鬧的是越發難以收拾。
三族上層之間還未如何,下層之間卻是早早的迸發起戰爭來。
先是那濟水水府府君攜親眷下屬,在洪荒大陸內,有名的大江大河兩岸掀起大潮,要那兩族嚴懲兇手,交出靈寶,不然就行水漫群山之事,讓你那走獸無地臥,飛鳥不可歇。
又有那麒麟一族要求兩族殺人償命,靈寶合該有德者居之。
四人之中,以駐守金仙馬伯禮最是無辜,先受任薇龍哄騙,又受其毒手摧殘,龍族兩人又實為其手下敗將,無智無能,不配持有此等天材地寶。
靈寶便是在這幾人身上輪也該輪到馬伯禮身上,而現在馬伯禮身亡,卻是合該麒麟族人繼承那靈寶。
兩族如此胡攪蠻纏,鳳凰一族也是不甘示弱,先是抨擊龍族撒謊成性,世間居然有一人金仙圓滿同時斗死金仙巔峰、金仙中期的道理,又抨擊麒麟一族廢物百出,不過一小小金仙初期,還敢企圖染指天材地寶。
接著又說,任薇龍卻是自那昆侖一戰之后就和鳳凰一族斷了聯系,莫不是其余兩族殺人奪寶,又來個栽贓嫁禍,想額外訛人靈寶?
如此一鬧,卻是讓其余百族之人具都吃了一口大瓜。
死了那么多位高權重之人,三族居然統一輕輕揭過,不首先追究那任薇龍的罪過,反倒齊齊把重點放在靈寶歸屬之上,著實讓人不解。
當即就有那好事的知內情者為眾人講解緣由。
原來這先天靈寶,乃是應合周天之數而生,總共也不過三百六十件,后天靈寶又合七百二十件,共計一千零八十件,為天地圓滿之數。
此時天地初開,世間陰陽未判,三才不明,四季不分,五行紊亂,如何當得起周天圓滿之數。
所以,應世而出之先天靈寶不過百十來件,百十來件又分在這洪荒億萬生靈當中,合該多少生靈才能配一件靈寶。
且先天靈寶通靈,時機未到,受天地庇佑,生靈難覓。
再如有鴻鈞道人、羅睺道人、三族族長一類大氣運者,一人身上便有數件先天靈寶。
如此算下來,便是大羅金仙也不是人人得見先天靈寶之秘,更何況金仙之流。
怪不得那四人發現先天靈寶后,首先都不是選擇通知族內,而是想先掌握在自己手中。
…………
如此一來,別管真理歪理,具都勉強能算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三族本就統治這洪荒大陸百萬年之久,早就把自己一方當做這大陸真正的主人,既然你說我騙你、我說你殺人、他說你下套、你說他搞仙人跳。
又加上其余百族得知先天靈寶之貴重后,流言四起,不斷將那三族不斷放在火上烤。
最后終于到了一蟲蛀倒大樹的時候。
一開始還只是小蟲蛀球,三家小輩之間摩擦不斷,可不知怎的,三家竟然越打火氣越大起來了,下場之人的修為也不斷上升。
等三族族內反應過來時,已經到了三族各有大羅金仙因此隕落的地步了。
大羅金仙之尊已經當得上三族內部的上層修士,誰還不認識幾個好友、有二三親屬呢?
即便有那主張息事寧人、和氣生財之人也是來不及了。
現如今,我家親朋有人隕落,你還想息事寧人?天下竟有這樣的道理?你莫不是收了對方的好處?
如此內部一鬧,外部受牽連,災禍再不能停。
戰事轟隆,劫氣上升,望舒自大羅天太陰大星上向下觀看時,三族氣運無形之中已然開始蒙上了一層血紅。
思及自己對魔祖分身計都道人許下的諾言,現如今,時間是雖然已過,可自自身觀氣中所看,洪荒卻是正要生亂。
于是望舒也歇了再次臨凡尋寶的念頭。
…………
三族氣運變動,蒙上淡淡劫氣,這引得遠在須彌山的羅睺道人不由的心生歡喜。
“大善!三族已然入劫,此乃天發殺機,實為三族取死之道耳。”
于是又派座下眷屬,不斷暗入三族,再次挑撥是非,將事態越引越大。
又有那現如今的玉京山道人、未來的道祖鴻鈞,遙望天地變動,不由的感嘆: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三族享如此氣運,卻行此不義之事,百族若不吸取教訓,只怕也要落得個重蹈覆轍的下場。”
…………
龍漢末期,開皇元年,此時相距開天之時已然四十一億萬載之久。
終于洪荒三族內外具都腐朽不堪,耗盡氣運,就連那得準圣道果的三族族長也被綿延不絕的劫氣拖下場來。
當真是:
晃晃彌羅宮,巍巍郁蕭殿。
始劫干延康,大道超龍漢。
劫氣非人功,能致生死來。
東方之劫起自子,曰龍漢,為始劫。南方之劫起自寅,曰赤明,為成劫。中央之劫起自卯,曰上皇,北方之劫起自午,曰開皇,二劫俱為住劫。
三族大戰,時間長久,便綿延出龍漢、赤明、上皇三劫。
開皇元年,天地殺機終于飽滿。
三族族人在住劫之中,真正做到了十死而無生,百萬真仙成飛灰,萬類金仙具為消,大羅金仙寂寥干,準圣也難全功德。
觀此慘烈之狀,祖龍、凰帝、麒祖終于從劫氣中明悟過來,只是為時已晚。
為保三族留下的少數族人,祖龍當機立斷,震碎修行數十會元之龍珠,向天道起誓,龍族再不爭天地氣運,壞子孫福德,愿意后代人人居水,鎮壓水脈、大潮亂動,并且將族內罪孽攬于自身。
終于在開皇之劫末期穩住了那龍族將要崩塌的最后一點氣運,延續了一族生機,只是祖龍卻是不得已道化于天地之間。
麒祖、凰帝和祖龍相識萬萬載,見對方敢為人先,自然也是相視一笑,一同向天道起誓,欲效仿祖龍,為兩族換來一線生機。
只是那鳳凰一族立族之時鎮壓的火災,不愧是后世有竅之靈修行時避無可避的三災五劫之首。
再加上鎮壓氣運之物為天地造化靈根之梧桐神木,神木萬載未動,只一心轉火為木,竟然湊巧符合了將來的五行代陰陽之事。
二者所得功德大到讓天道獨獨免了凰帝一死。
只是凰帝自此以后也再不能出世,只能在南明不死火山之中日夜鎮壓地脈之離火。
一時之間,稱霸洪荒大陸數十會元的三族自是凋零不堪,再不成軍。
洪荒大陸終于在紛爭了一個大量劫后,迎來了一片短暫的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