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罵咱,咱還得認錯?還得是你鄭士元
- 大明:不裝了,咱就是洪武大帝
- 作家Cm4e4o
- 2074字
- 2023-06-10 12:57:41
李善長說的激動驚駭,走在前面的朱元璋也是聽得心情澎湃。
這是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
自己這身邊被戲稱蕭何并且還有點小心眼的李善長居然會對蘇銘的評價如此之高,并且還不怕蘇銘的風頭蓋過他。
竟然還直接延伸到大明之重器國之福音上面去。
不過對于朱元璋來說,這個評價倒也算是真誠。
畢竟蘇銘在朱元璋心里還真就是有這樣本事的人。
身在一個小小的客棧,卻能夠擁有朝廷中文臣武將都無法比擬的大局觀,眼界,頭腦。
雖然蘇銘如此厲害,甚至讓朱元璋心里都巴不得把他給收進自己的羽翼之下。
不過朱元璋深深的思慮了一番,覺得時機還不到。
隨后淡淡的搖了搖頭。
看到朱元璋的反應,李善長頓時有些心急了。
“上位,若是放任這等飽學之士,大才之名的人棲身在這一間小小的客棧實在是有違天和,放棄老天賜給我們朝廷的良才啊!!”
“若是把蘇銘安排到中書省,我還能時刻提攜關照,并且教他以民為本的為官之道。”
看到李善長急吼吼的樣子,朱元璋忍不住神秘的笑了笑。
這老家伙跟咱玩滑頭呢!!
“善長啊,你倒是好心思,是不是想讓咱把這堪當大才之士雙手送到的手低之下?”
“若是晚了被其他人發現就不太好辦了?不過咱就告訴你了,不行!!!”
“相反,對于蘇銘這人咱自有安排。”
聽到朱元璋的話,李善長無奈的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小心思被上位看穿了,只能是惶恐的訕笑了一下。
隨后李善長發揮轉移話題的技能。
“上位,那您為何還沒有行動,蘇銘這樣的人才若是早日啟用也是對大明江山百姓一個不可多得的福音啊。”
朱元璋何嘗不想,不緊張!
想到這里,朱元璋背著手慢慢走著口中喃喃道:“其實之前咱就給過他提示!”
“說他的能力去到朝廷必然能夠堪當大任,不過你猜這小子說啥?”
“他說就憑咱這點能力最多就是認識一些蝦米小官小吏,并且說什么沒有五品以上的官員舉薦他都不會動。”
“害,既然如此,咱暫且由著他!”
聽到朱元璋的話,李善長差點沒急哭了。
上位什么時候這么隨性了,就放著這么好的美餐在身邊硬是一口不吃就這么看著。
不過仔細想來,蘇銘也是他看到的第一個能夠和上位如此交往的人。
就算是上位的結拜兄弟湯和、徐達、常遇春等人都從來沒有這般相處過。
李善長一路上是長嘆短噓,不多時他們已然到了皇城腳下。
李善長抬頭望了望皇城,立馬朝著朱元璋躬身行禮說道:“唉,上位既然已經對蘇銘有了安排,那微臣就不多問了。”
“不過上位,萬不可讓此人游離大明境內不可落入他人之手,如若不然,以蘇銘的聰慧才智必然是一道恐怖的噩夢。”
聽到李善長的話,朱元璋心中明白,現在不僅他對蘇銘感到驚駭,就連這個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里的李善長,認為自己頭腦天下無雙的當朝宰相都如此鄭重,可見蘇銘的能力已經得到了李善長內心最深處的認可,并且還承認了在他之上。
隨后,朱元璋眼神一凝點點頭。
“無需多想,咱心中只有安排。”
見朱元璋胸有成竹李善長點點頭。
“那上位龍體要緊,還望上位早些休息,善長告退了......”
說著,再次朝著朱元璋躬身慢慢往后退去。
退好幾步,突然定住看著慢慢超前走的朱元璋,心中無比糾結。
而朱元璋似乎感覺李善長還沒走便轉頭過來看了一下,發現他正在不遠處站著。
隨后疑惑的問道:“善長啊,怎么了?”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李善長頓時就從思緒中醒悟過來連忙躬身顫顫巍巍的說道:“上位,若是您需要鍛煉一下蘇銘,完全可以把他安排到中書省!”
“微臣必當竭盡全力為上位好好鍛煉此等璞玉讓他成為普天之下上好的冰種翡翠獻給上位......”
聽到李善長的話,朱元璋覺得有些好笑,
這老小子還是頭一次如此看中一個人,還是一個身份極其低賤的人。
不過朱元璋還有一個毛病,就是他喜歡的人,喜歡的東西,就煩的就是有人惦記。
隨后立馬佯裝溫怒的語氣嚴厲道:“行了,咱說了,咱自有安排,不比多言,下去吧!!!”
聞言,李善長一驚,連忙躬身快步離開。
一路上連連擦拭這額頭上的汗珠。
朱元璋站在原地看著李善長離去的背影愣了小半晌,
隨后突然冰冷的笑了出來。
“好你個蘇銘,這才被李善長看了一眼就如此搶手,咱還真想看看到時候安排到朝廷的場面。”
與此同時
客棧里面收拾完衛生的蘇銘正在柜臺旁清點今天的賞銀。
當然,他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大明朝廷的幾位扛把子搶著想要收他到羽翼下了。
反而對自己從百家講壇那里學習來的知識瘋狂的思考下一步該怎么利用這些先知條件賺錢。
倒不是蘇銘有多愛錢,不過古往今來,想要過上好日子和錢萬萬是脫離不開的。
主要是客棧生意冷清,就光老黃他們的打賞蘇銘也過不上想象中的好日子,必須得想辦法搞錢,還有速度極快的那種。
其實對于蘇銘來說,賺錢的方法很多,但是想要賺錢多,麻煩事少,速度快的那種就真的要好好考究考究......
而大明朝廷內部。
北方災禍,南方賊禍的問題處理都已經步入了正常。
而朱元璋也整日泡在無窮無盡的政事奏折當中,最穩皇太子朱標在一旁輔助。
不過他心情卻是有些煩躁。
原因是監察御史鄭士元把他給說了一頓。
雖然語氣和善,但是詞匯里面總是帶著一些諷刺。
很簡單,作為直言諫臣,不管是皇帝,還是百官,只要他們看到做錯的地方必然上去就是一陣說教。
主要是好巧不巧的是,那天和李善長分別之后,遇見了剛從朝中加班回家的鄭士元。
那家伙,聞著咱滿身酒氣就開始冷嘲熱諷的,搞得咱是臉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