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少年僧(中)
- 神雕之游戲天下
- 翳天風
- 3916字
- 2023-06-06 20:42:21
回到少林寺,心若沉郁的心情才漸漸平復下來,黯然想到:“我既然決意身入佛門,塵世的感情如何不能割舍,一切煩惱虛妄皆泡影,我自當拋卻外物,勤修佛法以便早日明心見性才是,又豈能用世俗間的凡念自擾”。心意漸漸轉變不提。
“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的經文緩緩在心若心頭流過,讓他完全沉入到了平靜之中。他盤坐于蒲團之上,五心向天,修煉起少林內功來,靜靜地感受著醇和的內力在經脈之中流淌,心中一時充滿了溫暖和祥和。
“師弟,時候不早了,快些休息吧,明日再用功不遲”,師兄心毅看著油燈下的心若仍在念頌經文好心的勸解道。
“師弟,師弟”,看他沒有反應,心毅又喚了幾聲。沉寂于禪境的心若這才醒來,問道:“哦,師兄,什么事?”
心毅道:“沒什么,只是時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師弟,明日開始我教授你伏虎拳,你須得養足了精神才好。”
心若一聽明天有新拳法可學,大喜,麻利地鉆進被窩道:“好,師兄,我聽你的”,不片刻就已酣然入夢。心毅慈祥地為他蓋上被子,熄滅油燈后,也和衣躺下了。
“伏虎拳”是少林第二套入門拳法,但比“羅漢拳”要困難數倍,共有五十余式。心若已有羅漢拳基礎,以他的天分學起來并不吃力,而尤令師兄心毅佩服的是這一套至少要普通弟子大半年才能學會的拳法,心若只用了不到三個月。
“不得不說,心若武學天分極其之高,尤其是悟性少有人能比,但心若并未重視我對他的告戒,往往把心用在招式的揣摩上,而忽略了打基礎時許多至關重要的細微之處,隨著他拳法的進步,如若得悟他必然還得回頭下苦功,武學之道向來需要反復印證、體悟,我且不說算是給他的一個教訓吧”,心毅思索著結束了對心若的最后一次教導。
心若從此每日開始獨自的習武生涯,心毅也只是每過一段時間來考較,從沒有失望過,于是完全放心地讓心若自己單練了。如此學習“伏虎拳”有年余,看心若的拳法已達瓶頸,心毅便將韋陀掌法傳授了給他,并讓他將精力轉移到掌法上。一年半之后滿意于他的進境,又開始傳授他一套深奧的掌法,并別有深意地叮囑他勤加修煉尤其是基礎一定要打好,否則將來要想進步就千難萬難了。
從這一年接觸高深掌法開始,再窺佛門上乘武功的心若正式邁入了武學殿堂的康莊大道,隨著他接觸武學的增多,眼界不斷在開闊,修養和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長,而他從演武廳觀看眾武僧習武得到的收獲也越來越多。
“般若掌絕”第一次讓心若感受到了少林武學脈絡的繁深,雖然師兄教導的極為詳細,但他仍然進境緩慢,不時要入藏經閣按師兄要求閱讀掌法以及內功運用方面的秘籍,然后他再一一指點,若非有不錯的基礎再加上優越的外部條件,恐怕他能不能半年多就初步學會還是兩說。
一直到這年八月,才剛領悟“般若掌”皮毛沒多久的心若又習得一門絕藝,師兄將“大文殊杖法”傳授了給他,這下心若詫異了,為什么越高深的武功,師兄傳授的越快呢?光是“般若掌”十年內恐怕都難出成就,更不用說杖法了。詫異歸詫異,他還是乖乖的學了,學完之后師兄道出了原由,原來他要閉關了,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于是便將少林的兩項絕技傳于他,讓他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細細參研。
“師兄已經閉關了,恐怕出來之后武功會更厲害了,他不在以后再遇到武學上的疑問看來要去請教師父了”,心若恭送師兄閉關回來的路上默默想著。
“吸”,心若將“大文殊杖法”前四式使完,不得不收杖回氣,接著又間斷數次,才磕磕絆絆將一路杖法使完,完全是只具其形不具其實,只見他眉頭深深皺了起來,卻是這個月來第二十九次皺眉了,因為他一直都無法連貫地將整路杖法使出來,“般若掌”更是如此,固然有其中的精深變化他未能體悟的原因,但真正引起他在意的是,發出這些精妙招式時他每每運氣使力總有細微磕拌的地方,他一直細細體悟問題的所在,希望因而能盡快想出解決的辦法。
其實這就是心毅教授完伏虎拳后,從心若身上看出的內在問題,本以為他至少要四五年后拳法大有進境才能體會出來,沒想到竟大大提前了。事實上如果是別的武僧定會以為是功力不夠會繼續苦練下去,當然隨著功力加深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可心若是從另一個方面考慮的正如他師兄所看到的,他考慮到了根基上。
“哎”,心若嘆了口氣,看著練功房內的各種拳樁,無奈的想到,“我一直都把心思用在了琢磨招式上,而忽略了對根基磨練的細微之處,只是走形式般鍛煉,雖然刻苦但并未獲得其中的真隋,無怪乎師兄整天提醒我打牢根基,我卻沒領會他的深意”。此后依靠拳樁,心若從手眼身法步開始,一一重新練過,每日大半時間都是在認真打磨根基,直到外功已達到他現在的極限,才恢復平常的練功生活。
第一場雪已經過去了,少林僧人許多仍著薄衫,而心若也在此列。武人講究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心若此時便在禪院內習練拳腳,日日如此。只見隨著銳利眼神的轉動,他出拳和步伐明顯加快,每一拳都帶出了虎虎的風聲,比起半年多以前的他,現在更給人一種鋒芒畢露的感覺,倒是更符合他少年人的特征了。
轉眼間冬去春來,五乳峰上變的姹紫嫣紅煞是好看,遍山的野花點綴了全山的同時,也為少林寺帶來了淡淡的清香,讓人精神倍振、心懷舒暢。
站在禪房外老槐樹下的心若聞著撲鼻的清香,直感覺好舒心、好舒心,他想排解這種歡快的情緒,于是忍不住吐氣開聲,打起了拳來,配合著呼吸的韻律,拳招逐漸展開,他的心逐漸沉寂了下去,丹田內的氣流緩緩上升隨著拳法的變化在內腑之間越來越快的游走,意念動處氣力即至,拳腳瞬間擊發,習拳以來他從未感受過如此的酣暢淋漓、圓轉如意,一套“羅漢拳”打完,“伏虎拳”又緊跟而起,越打越快,越打越流暢,轉眼間,般若掌法也破天荒地被他打到了一半,感受著體內內力綿綿不絕的運轉,心若收勢而起,深吸一口氣,內息如流水般收歸丹田。這一次猶如頓悟般的經歷,讓他的武功境界登時拔升,內力修為大進一步,即便是在少林寺之內,他也稱得上是入流高手了。
隨著天氣轉涼,時令已入初秋,心若至今已進入少林寺近七個年頭,常年習武讓他看起來已如十六七歲的少年般。按照慣例,每年的中秋都要進行達摩堂大校,由方丈及達摩堂、羅漢堂兩位首座考較合寺弟子武功,查察在過去一年中有何進境,今年心若也必須要參加了。
自從四十年前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因火工頭陀一事身死后,寺內高輩僧侶為此事大起爭執,或出走,或歸隱,座下弟子因各持己師之見最終分裂成數派,最后迫于達摩堂一脈的壓力,其余三派聯合在一起以羅漢堂為首,彼此數十年對立嫌隙日深,若非接任方丈的苦妄禪師德高望重,兩派必將分裂少林。因為達摩堂一脈為首諸僧皆是苦智禪師弟子,一直堅持要為師父討還公道追究責任,苦妄禪師不好過分壓制,另一脈也稟承師父之見寸步不讓,苦妄禪師也奈何他們不得。最終苦妄禪師寄希望于時間上,希望時間能漸漸將他們的對立消弭,但中秋大校說明他的想法是一相情愿的。
苦妄禪師近十年來已經很少過問寺內諸事,大多交于龍樹院首座心禪處理,中秋大校兩派對拼也由心禪代他主持,心禪是前任方丈苦乘禪師唯一在世的弟子,并未參與兩派紛爭,所以由他主持兩方都很放心。雖然都是佛門弟子,但兩派都不愿被對方壓服,于是每年的大校比起以前來更多的是意氣之爭。
現在寺內主要是天字輩和無字輩弟子,大校也主要是他們對陣。演武廳內已經進行了十四場比試,羅漢堂多贏一場,達摩堂在座的三位心字輩高僧臉上有些掛不住,其中一個長臉細眉的老僧道:“天音,你下場去領教你天一師兄的高招”。心若認出發話的是心徹師兄,天音是天字輩之中數的著的高手,練就一身精純的“龍爪手”,而天一是心慧師兄弟子,入門較早尤精腿法。
只見天音徑直翻身跳入場中,合掌道:“師兄請指教”,尋即縱身而起右掌成爪直取天一頭頂,這一抓自腕至指,伸得筆直,勁道凌厲已極。天一不敢怠慢,沉氣入腹,斜肩前跨,左手如電般伸出抓向對方手腕,右拳帶著獵獵風聲直擊對方胸口。
天音左掌伸出架向攻來的拳頭,右爪變拳繞過天一抓來的左手擊向他肘部,同時左腳提起直踹天一小腹,招式凌厲狠辣至極。天一以極快的身法偏身撤步,閃過了攻擊,隨即右腿迅猛掃出。
天音無處立足只得擰身后翻,立足未穩,天一的左拳便再次擊來,他吐氣開聲,雙掌迅速交叉上舉迎向天一左拳,天一不待拳頭擊實,右腿便鞭向對方膝彎。
天音雙掌拍向對方拳頭借力縱起,身在空中便連出一十二爪,瞬息之間,一個白袍僧人便似變成了一條白龍,龍影飛空,龍爪急舞,將天一壓制得無處躲閃,去路全被對方封住。天一倒也了得,屈身后坐,雙掌撐地,兩腿風馳電掣般踢出,只聽“啪”、“啪”、“啪”、“啪”……一十二聲之后,對方漫天的爪影均被破掉。
二人武功本在伯仲之間,如此猛烈異常的拆解到五十多招后,天音才以重創左肩的代價將右爪抓在天一咽喉,為達摩堂贏回一場。當然兩派雖有怨隙,但二人也不會以命相搏,拼斗如此兇險只是所學武功使然,最后只是天一的腳停在天音肩前,而天音的手捏在天一的咽喉前。
如此又有數對僧侶上場,兩方漸成平手之勢。雙方在此之前便已考教過座下弟子,所以大校時能上場的都是數的著的高手,隨著日頭偏西,比試也漸漸進入了尾聲,最終還是羅漢堂多勝出兩場。心若是最后一個上場的,因為他輩分過高,小輩上來對陣贏了未免不尊,心字輩老僧上場由有些以大欺小,所以便讓他自己挑選對手。心若轉悠了半天,挑了一個年齡稍微大點,但看起來慈眉善目的天字輩老僧,他認為會比較好打。他很走運,這個可以做他爺爺的老僧是天字輩第一高手,即便天音之流在他手里也走不出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