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測光模式與自動曝光
要得到正確的曝光,必須通過測光來確定需要多少曝光量。隨著數碼相機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測光模式也越來越多。按照測光區域的不同,測光模式分為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矩陣測光和局部測光等。
1. 中央重點測光
中央重點測光以畫面中央位置的亮度值測量為主,其余部分的亮度值測量為輔。該模式通常可以兼顧到主體和周圍景物的亮度值,一般都能準確測量出曝光量。至于中央位置的主要測光區域所占的面積,因相機的品牌和型號不同而有所差異。該測光模式在拍攝花卉特寫、人像寫真、產品靜物等以畫面中心為主要表現對象的題材時運用較為廣泛。
2. 點測光
點測光的測光區域僅限于畫面中央很小的范圍內,基本上不受測光區域外其他景物亮度的影響。在遠距離拍攝景物的情況下,運用點測光可以對所攝景物或景物的某一部位進行準確曝光,獲得理想的畫面。如果選擇的部位亮度過低,容易曝光過度;選擇的部位亮度偏高,又容易曝光不足。因此,在使用點測光時,攝影者必須知道哪個部位為18%中級灰,以讓相機準確測光。
3. 矩陣測光
矩陣測光也稱為多區域評價測光,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智能化的測光模式。測光系統將取景畫面分成若干區域(不同的相機劃分的方式不同)分別進行獨立測光,然后再對各個區域的測光信息進行整體運算、綜合評估后得到曝光值。在運算比較中,參照被攝體的位置、與背景的亮度關系,甚至場景的色彩關系等因素,最終決定每個區域的測光比重。這是一種比較科學實用的測光模式。在較常見的風光攝影、集體合影、新聞攝影等攝影活動中,凡是光照條件比較均勻、主體和背景的明暗反差不是太大的情況下,采用該測光模式基本上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曝光。
4. 局部測光
局部測光又稱重點測光,它只對畫面中央的一塊區域進行測光,以畫面中央部分的曝光條件作為主要的測光參考,測光范圍是畫面的3%~13%。其適用于舞臺演出以及光線比較復雜、周圍存在強光或者明暗反差大的場景。由于矩陣測光模式的興起及廣泛使用,這種測光模式現已較少使用。
數碼相機利用自身測光系統對被攝體進行測光以后,可進行自動曝光,即自動選定光圈系數和快門速度的組合,來獲得準確曝光量。目前主要有以下3種自動曝光模式。
1. 程序式自動曝光
在程序式自動曝光模式下,光圈系數和快門速度均由數碼相機自動設定,該模式在選擇拍攝模式盤或液晶顯示屏上用字母“P”表示。選擇該模式后,數碼相機就會啟動相應程序進行自動曝光。
較常見的程序式自動曝光模式如下。
人像攝影程序:光圈較大,景深較小;在拍攝人像時,有使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功能,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以突出主體。
風景攝影程序:使用較小的光圈,令主體和背景都能清晰表現,景深較大。
近攝程序:景深較小,主體突出且清晰,背景虛化模糊;光圈一般控制在f/5.6或f/8左右。
體育程序:利用大光圈來確保較快的快門速度,以便捕捉到運動物體的瞬間形象,背景的虛化又使得主體突出。
夜景程序:在較暗的光線條件下,用較小的光圈使主體和背景在景深范圍內得以清晰呈現。
2. 光圈優先式自動曝光
光圈優先式自動曝光又稱光圈先決式自動曝光,顧名思義,在該模式下,攝影者可以先決定光圈系數,然后由數碼相機根據景物亮度和感光度等綜合信息自動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進行曝光。一般情況下,該模式在需要考慮景深效果時較為適用,而不適用于拍攝運動物體。
在使用光圈優先式自動曝光時,先選擇光圈系數,再半按快門按鈕就可以在取景器或液晶顯示屏上顯示自動控制下的快門速度。此時需要注意的是,當快門速度低于1/30s時應考慮重新調節光圈,或者把相機置于三腳架等穩定的位置上,否則可能會出現畫面模糊的問題。
3. 快門優先式自動曝光
快門優先式自動曝光又稱快門先決式自動曝光,它是由攝影者先確定快門速度,然后由數碼相機根據測光信息和感光度自動選定光圈進行曝光。在使用該模式時,半按快門按鈕也可以在取景器或液晶顯示屏上看到光圈系數。這一模式使攝影者具有選擇快門速度的主動性,因此在需要充分考慮快門速度的拍攝中較為適用,適合拍攝動態的物體,可以利用高速快門來獲得動感強烈的動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