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經濟學原理(第3版)
- 李海峰主編
- 5525字
- 2023-06-26 16:19:47
第一節 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這門課程,首先要弄清楚它的產生與發展、研究對象和根本任務;同時還要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性質,認識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一、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
在我國古代,“經濟”一詞主要是指“經世濟民”“經邦濟世”,也就是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在西方,經濟(economy)與經濟學(economics)的含義經歷了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經濟”一詞最早見于古希臘色諾芬(約前430—前354)的《經濟論》,這里的“經濟”意指家庭管理,也就是奴隸主如何組織和管理自己的奴隸進行生產活動。經濟學便成為研究家庭(主要是奴隸主家庭或莊園)管理或規劃的學問。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政治學》中認為,經濟學就是研究家務,即奴隸主的家庭經濟問題。近代以來,經濟學的含義逐漸超越了這種概念,成為研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和運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包括很多具體的學科,如政治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應用經濟學、部門經濟學等。
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獨立的以研究社會經濟問題為己任的社會科學,它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漸形成的。最早使用“政治經濟學”一詞的是法國人蒙克萊田。在1615年出版的《獻給國王與王太后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蒙克萊田使用了“政治經濟學”這個名詞。這里的“政治”與我們現在通常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是國家范圍或社會范圍的意思。也就是說,“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國家范圍或社會范圍的經濟問題,它突破了家庭或莊園經濟的范圍。
此后,“政治經濟學”一詞被廣泛使用,成為研究社會經濟問題這門學科的名稱。1890年英國經濟學家阿弗里德·馬歇爾出版了《經濟學原理》一書。馬歇爾認為,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是通用的,不能把“政治經濟學”理解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經濟的學科,“政治經濟學”可簡稱為“經濟學”。
由于政治經濟學是各門經濟學科的理論基礎,因此,我們將政治經濟學作為理論經濟學,以區別于應用經濟學和管理經濟學等。
提示與說明
經濟:一是指經濟活動,如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二是指國民經濟的總稱,或國民經濟的各部門,如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等;三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經濟基礎;四是指節約。
經濟學:研究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關系或經濟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總稱,包括政治經濟學和各個部門、各個領域的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國家范圍或社會范圍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是其他各個經濟學科的理論基礎,有時也簡稱為“經濟學”。
政治經濟學因理論框架、觀點的不同,可分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我們現在所研究和學習的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它產生于19世紀中葉,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指出,“使馬克思的理論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的是他的經濟學說?!?span id="3rv4l9i" class="super" id="ref2">[1]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40—60年代創立并為后繼者不斷發展的理論,是代表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經濟學說。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時代的產物
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方面帶來了社會化大生產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會災難。第一,社會兩極分化,工人極端困苦。機器大工業的發展,不僅沒有改善工人的勞動和生活條件,而且使工人成為機器的附庸。第二,周期性經濟危機頻繁爆發。英國在工業革命開始后,曾多次發生局部性經濟危機。1825年爆發了第一次全國性經濟危機,1836年和1847年又相繼爆發了波及歐洲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每一次危機都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令人困惑的是:財富的增加卻伴隨著貧困的擴散,生產的發展卻引起經濟危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應如何認識這些怪現象?如何說明資本主義這個“怪物”?人類的未來在哪里呢?
資本主義的殘酷壓榨引發了工人的反抗。在反抗資產階級剝削和壓迫的斗爭中,無產階級逐步走向自覺并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覺醒了的無產階級迫切需要總結和升華自身的斗爭經驗,形成科學的革命理論,以指導自身的解放斗爭。
面對時代提出的“資本主義向何處去、人類向何處去”的課題,當時占主流地位的資產階級思想家無能為力。他們熱衷于贊美資本主義,對尖銳的社會矛盾視而不見,而且無產階級運動的興起又使他們感到了巨大的威脅,因而政治立場更加趨于保守和反動,竭力為資本主義辯護以掩蓋資本主義矛盾,美化資本主義制度,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統治。
時代課題吸引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工人運動召喚著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位胸懷遠大理想的年輕思想家,以自覺的歷史擔當迎接時代的挑戰,成為新理論的創立者。19世紀中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運而生。1867年馬克思出版《資本論》第1卷,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立。
提示與說明
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主要包含在他的偉大巨著——《資本論》之中?!顿Y本論》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立,使政治經濟學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成為真正科學的政治經濟學。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在批判繼承前人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立起來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憑空產生的,19世紀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為其創立提供了直接理論來源。
古典政治經濟學使政治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立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理論基礎。威廉·配第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是集大成者,大衛·李嘉圖是完成者。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主要任務是批判封建主義經濟制度,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進行探討,并取得了有科學價值的成果。例如:它把經濟理論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向生產領域,從交換轉向生產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內部聯系;提出了勞動創造價值;接觸到了剩余價值問題,認識到了資本主義剝削的事實。但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畢竟是代表資產階級經濟利益的經濟學說,受階級利益的局限,它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成永恒的,沒有也不可能考察剩余價值的來源和實質,從而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的實質和發展規律。
空想社會主義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闡述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必然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來源。19世紀出現的空想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代表被壓迫、被剝削階級的利益,代表人物是法國的圣西門、傅里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反對資產階級經濟學者把資本主義制度說成是永恒的、自然的制度,抨擊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端,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并提出了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一系列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然而,由于空想社會主義沒有發現唯物史觀,因而不能闡明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的本質,也不能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找不到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正確途徑和社會力量;他們甚至拒絕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寄希望于資產階級中的“明智之士”接受他們的方案,以期實現社會制度的變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簡單地、全盤接受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而是繼承其科學的成分,批判其非科學的成分,并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偉大的革命和創新,由此創立了科學的政治經濟學。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實踐中來,又不斷地接受實踐的檢驗
經濟學是一門實證科學,它來自實踐,同時又要能經受實踐的檢驗,并能指導實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亦不例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以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發達的英國為典型進行抽象分析,在理論闡述上大量使用英國的例證和其他社會統計資料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具有很強的實證特色。馬克思所使用的實證分析并不是隨意地挑選個別事例加以普遍化,而是選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普遍存在的大量事實,并且這些事實不僅在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達的英國普遍存在,而且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對落后的德國和西歐大陸也先后普遍存在。
不僅如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之時所揭露的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已經被當時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所證實,經受了實踐的檢驗。
(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不斷發展的學說,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在于它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進行了深入分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揭示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還在于它不是封閉的、凝固不變的理論,而是開放的、發展的理論,是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立以來,就始終沒有停止過發展。一代又一代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分析和研究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根據自己所處的時代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活生生的經濟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提出了創造性的觀點和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所以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精髓就在于它不是教條,不是讓人們背誦的教義,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一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在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所得出的某些個別的結論可能會因時間的推移和社會實踐的變化而過時,但是,馬克思、恩格斯觀察分析經濟現象的世界觀、方法論卻是常青的。運用這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新的時代就會得出新的結論。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可能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現成答案,也不可能窮盡政治經濟學的一切科學真理。鄧小平指出:“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同樣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span id="ayqic88" class="super" id="ref3">[2]因此,對于不同的時代任務,對于不同的問題,只能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提供的世界觀、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加以完善和回答,這本身就意味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實踐中的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性質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統一。它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同時,它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嚴謹的科學性
政治經濟學是否具有科學性,取決于它能否揭示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越是能以科學的態度去探索、認識和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政治經濟學,就越具有科學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首先是一門科學,它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性的重要體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合理成分,全面總結了國際工人運動的實踐經驗,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矛盾,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創立了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把政治經濟學真正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完成了政治經濟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政治經濟學,無論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里,由于不同階級的階級地位、經濟利益的不同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認識也不同,所以,不同的階級都會從本階級的立場和利益出發去闡明社會經濟運動過程,從而形成為不同階級服務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這就是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即它總是站在一定階級的立場上為一定的階級利益服務。各個階級都有自己的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體現在它公開主張為無產階級服務,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深刻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從而科學論證了無產階級肩負的推翻資本主義舊世界、建設社會主義新世界的歷史使命,使人們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舊社會的力量和通向社會主義新社會的途徑。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科學性和階級性的內在統一
由于無產階級作為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代表,其經濟地位和階級利益的要求與社會發展的方向完全一致,無產階級在認識和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剝削階級受狹隘的階級私利的局限,又沒有階級的偏見妨礙自己如實地揭示客觀真理,因而能夠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去探索、認識和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經濟規律。無產階級越是如實地把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揭示出來,并深刻地認識和正確地加以利用,就越是有利于實現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越是符合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是一門揭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又是一門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科學,它實現了科學性和階級性的內在統一。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對世界各國社會主義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它是社會科學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結合起來,并且不僅僅是因為學說的創始人兼有學者和革命家的品質而偶然地結合起來,而是把二者內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結合在這個理論本身中?!?span id="e9urojg" class="super" id="ref4">[3]列寧所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革命性,集中表現為它徹底的批判精神和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
提示與說明
任何政治經濟學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但不是每個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都是科學的。既然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經濟關系的學科,那么,只要是能夠反映經濟關系的本質并揭示客觀經濟規律的政治經濟學,就是科學的;否則,就是不科學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實現了科學性和階級性的內在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