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的皇宮戲都是在橫店拍的,導演走遍許多漢代皇陵墓,翻看無數講述漢代歷史的古書。
劇組輾轉塞北、冀州、中原和橫店。
來回數千公里,就為還原漢朝時期,雄兵百萬,金戈鐵馬的恢弘場景。諸位演員,吃透了苦頭……
還好霍楚戲份不多。
否則的話,也得南北奔波。
至于“征戰沙場”的武戲,都是劇組在市郊租個跑馬場完成的。君子六藝,霍楚樣樣都不精通。
禮、樂、射。
御、書、數。
軍事才能這種虛的不說,又不是要你真的領兵打仗。那么騎馬、射箭這兩樣,霍楚就得會了。
周梅要求兩周內學會。
不用精通,入門就行。起碼能在鏡頭面前表演流暢。
“吁吁吁吁……”
這馬有點矮,好像叫什么“威爾士小型馬”,適合初學者騎。
還好這家伙性情溫和,霍楚戴好護具,持著韁繩。
英姿颯爽。
至于射箭就容易得多,兩天時間,霍楚學會如何拉弓瞄準。
夜晚的時候,那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邁氣質,立馬就“咻”地溢出天際。
也就是個影視動作,拿根20磅的,給你耍著玩就行。
但是他真的很會射!
百發百不中。
這讓霍楚想起香江的“龍虎武師”,功夫電影鼎盛時期,許多寒門子弟投身到武師行業。
替身呀,特技呀,龍套呀,很辛苦,但是不會有什么前途。
程龍、洪金保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沒這機遇起不來。
既然導演讓他實拍,學習。
霍楚這咖位,半拉話都挨不上的,肯定得照做。
都沒到兩周。
江其濤見到霍楚學成歸來。
面頰摻著煙沙,走路大步流星,騎著駿馬,扛著把弓箭。
這不是霍去病。
還有誰才是霍去病呢?
恍惚間,他差點就單膝跪地:“卑臣,見過驃騎將軍!”
霍楚表情漠然,心道我都沒有入戲,你也先別急著入戲……
……
原來古裝劇里。
拔掉簪子,萬千青絲如瀑布般散落的那種場面,是真的。
霍楚戴著假發,也體驗了把當女孩的感覺,如果再畫個妝,修個容。
單憑他這個身段,扮成女相不好看,是不可能的。
沒舍得換裝,好不容易逮著穿越回古代當將軍的機會。
對著鏡子秀了波肌肉。
這才善罷甘休……
說起來,霍楚那個新聞發酵得很快,上網的時候,發現熱度不低。即使不會有什么特別大的效果。
好歹在觀眾面前刷了波臉熟。
或許現在默默無聞。
等哪天出名的時候,總會有人將他的底細全都挖出來。
別小看網友。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
都會烙印在網絡的某個角落,沉寂著等待哪天重見光明……
更有甚者,已經有18線影視公司,打電話聯系霍楚,問他想不想加入他們的“明星啟蒙”計劃。
加個der!
誰懂你是真是假?
這年頭,拿著培養明星當幌子的騙子公司可不少!
期間,影視城里。
他還看見一伙“皇帝”,五爪龍袍,浩浩蕩蕩地走了過去。
真是挺有意思的。
皇帝批發戶,莫過于橫店了吧?
如果有機會。
霍楚還真想演個皇帝來玩玩,當不成,我演總行吧……
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三千佳麗。
每個男人的最終幻想……
二月二十五日。
這天沒有霍楚的戲,不過也沒閑著,總算有空到隔壁《仙劍》探班。
見到的不是茜茜姑娘,而是胡哥這傻大個擱那被導演罵:“不是看過劇本么,咋你就這么的生疏!”
胡哥苦惱:“是我沒有發揮好,對不起導演,我再試試……”
“能演演,演不了算!”導演吳錦袁氣不打一出來。
這怒氣騰騰的。
臉上的肉一抖,一抖,黑框眼鏡差點都掉下來。
“你叫我怎么做都行!”胡哥哇,扮相還算不賴,有鼻子有眼的,但這時候還是太青澀。
演技確實有待提高。
也不知道是不是瞅見旁邊的霍楚,吳錦袁指著他:“瞧瞧人家!隨便拉出來個群演,眼神都比你厲害……”
霍楚:“……”
啊不是,我莫名躺槍?
此時他還扮著霍去病的模樣,因為周梅要求他時刻保持狀態。
跟他不熟的,還真認不出來。
在整個《仙劍》劇組的注視下,吳錦袁將霍楚拉過來,露出笑容:“你看,這小伙多么板正!”
意思就是,隨便路邊一個演員,氣質相貌都比你好。
長點心兒。
有點危機意識吧你!
“你好你好,兄弟你是演什么的,看著有點面生啊。”
胡哥忙不迭跟霍楚握手。
沒等他開口解釋,人群中擠出來個頭發有些蜷的,套著羽絨服,但依舊難掩熟女韻味的……
劉阿姨花容失色:“咦?霍,霍霍什么來著,哦對!霍楚。”
“阿姨好,我來探班。”
“誒嘿?”吳錦袁懵逼,還以為霍楚只是個群演,沒想到不是。
“劉媽媽,你們認識?”
“他呀,他是茜茜的朋友,這閨女常跟我提起他……”
劉阿姨還記得自己,這是霍楚完全沒想到的,他們見的面不多,剛開始她還有些清冷,傲然的。
就是逐漸的,覺得霍楚形象還不錯,看著老實,不像“拐走她家姑娘的”……
也就放下心來。
見到霍楚能進《天下無賊》的劇組,最近又上了新聞,好像在隔壁《漢武》拍戲,更是增添好感。
經過她的解釋,吳錦袁恍然大悟,有些不好意思笑著:“怪不得我說是誰,這面相,看著就像‘驃騎將軍’,我跟你們導演周梅熟啊,她沒有來嗎。”
霍楚輕輕搖頭:“導演她在攝影棚,今天沒有我的戲份。”
他還是在四處打量。
這里有安以宣的林月如,但是不咋感興趣,印象最深的還得是《水滸傳》里邊那個北宋名妓,李師師。
劉品鹽,Sweety出身,“阿奴”嘛看似調皮活潑,沒心沒肺,除了吃以外,就沒有別的。
最后還有個彭魚宴,唐鈺小寶,這部劇之后小有名氣。
就是那口“臺島腔”。
受不鳥了說……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霍楚好奇,我的趙靈兒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