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死后,曹叡繼位。司馬懿大權獨攬,完全不把曹叡放在眼里。
茍或暗中尋找機會重新崛起。他深知司馬懿的野心和權謀,決定利用自己多年在朝中積累的人脈和智謀,與一些忠于曹家的重臣密謀,試圖推翻司馬懿的統治。
茍或秘密聯絡了曹丕曹叡的幾位親信,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同時,他也私下與曹叡商議,希望能夠重新回到朝廷,為曹叡出謀劃策,共同對抗司馬懿。
曹叡明白茍或的價值,畢竟他是祖父曹操時代的重要謀士和相國,對政務有著深刻的了解。因此,曹叡答應了茍或的請求,讓他擔任丞相的職位。茍或得到了曹叡的信任,開始積極參與國家大事,為曹叡治理國家出謀劃策。
茍或憑借著自己的智謀和才干,幫助曹叡穩定了國內局勢,加強了皇權。然而,司馬懿并沒有放棄權力,他暗中挑撥離間,企圖瓦解茍或的影響力。茍或深知司馬懿的陰謀,他積極尋找盟友,與一些忠誠于曹家的將領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茍或和他的盟友們,以曹叡為核心,形成了一個與司馬懿對抗的勢力。他們聯合起來,對抗司馬懿的權威,試圖將曹家的統治延續下去。一場明爭暗斗在朝堂上展開,茍或和司馬懿都在暗中招攬人才,爭奪各方勢力的支持。
最終,在茍或和他的盟友們的努力下,司馬懿的勢力逐漸削弱,曹叡的帝位皇權得以保存,茍或成功地維護了曹家的統治。然而,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曹叡為了防止茍或像司馬懿攬權,試圖平衡茍或和司馬懿之間的權力。給了司馬懿喘息之機,司馬懿變得卑躬屈膝,曹叡大為高興。茍或對此多次勸諫均遭駁回。
曹叡的身體急轉直下,立曹芳為太子。恐死后茍或司馬懿聯合,任命曹爽為大將軍。
曹叡亡,曹芳有皇帝之名無皇帝之實。大將軍曹爽掌權,茍或司馬懿輔政。
司馬懿利用曹爽無德無能,暗中收買人心。沒有皇帝的支持茍或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最終,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
曹爽被滅族,曹芳被廢,立曹髦為帝。但不久司馬懿就壽終正寢,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繼承司馬懿的權力。
曹髦乃有志之人。茍或勸其隱忍積蓄力量,司馬師權重勢大,但對聽話的皇帝非常滿意。司馬師死后,司馬昭篡位的野心逐漸被揭示。而曹髦和茍或積攢的力量已滿足對抗司馬昭。
經歷了血與肉的斗爭,曹髦戰勝了司馬昭。曹髦親政,司馬昭被罷免。
茍或在鞏固曹魏天下后,也了無牽掛。長年積累的病沒有了支撐,不久便病逝了!
茍或的一生,見證了曹魏的興衰。他的忠誠和努力為國家和百姓帶來了一些改變和福祉,但也揭示了權力濫用和獨裁統治的弊端。他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政治家,也是一個為百姓著想的官員。他的一生故事,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人性的寫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