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基礎理論的創新,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根本。基礎理論的創新,包括提出新的學說。

何為學說?《辭海》(1979年版)解釋:“學術上自成系統的主張、理論。”

其實,醫學中的學說,一定不僅是學術上自成系統的主張和理論,還應該是在臨床上可以得到驗證、應用,并值得推廣的主張和理論。

歷經千年的中醫學,已經產生了諸多學說,譬如陰陽學說、五行學說、五運六氣學說、臟腑學說、經絡學說、氣血學說、六經學說、衛氣營血學說、三焦學說、痰瘀學說、陽有余陰不足學說等。在中醫婦科領域,也已經總結出多種學說,如沖任學說、天癸學說、氣有余血不足學說、純陰學說、肝為先天學說、腎-天癸-沖任-子宮生殖軸學說等。

學說是被人們發現,而不是被人們創造出來的,就像人們發現黑洞學說一樣。

中醫學說產生于漫長的醫療實踐,沒有長期的醫療實踐,便難以獲得新的臨床啟示;沒有通過長期反復的醫療實踐驗證,便不可能將新的臨床啟示總結成新的醫療規律;沒有一番縝密的探索與推理,便不可能將新的醫療規律上升為新的理論,提出一門新的學說。

中醫婦科水血學說,濫觴于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中的“病有血分、水分,何也……經水前斷,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后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自下”和《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中的“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

我提出中醫婦科水血學說,基于漫長的理論研究與長期的臨床實踐,于2017年在《中華中醫雜志》第2期發表了1.1萬字的“中醫婦科水血學說及其發揮”論文,初步奠定了這門嶄新學說的框架,再經過5年的努力,七易其稿,終于完成這部20多萬字的《中醫婦科水血學說》。

中醫婦科的水血學說只是從婦科層面切入,解開人體生理、病理的一個奧秘,并運用于臨床實踐。其實,這門學說適用于中醫的任何一科,因為,人體對水血的依賴,以及水、血在人體內代謝過程中出現的病理是一致的,治療的法則也是相通的。如果我們將這門學說推廣、運用,將給傳統的中醫學帶來改觀,造福于人類。

在《中醫婦科水血學說》即將出版之際,感謝88歲高齡的劉敏如國醫大師不辭辛勞,為該書寫序,并提出寶貴意見。

此書權作拋磚引玉之舉,望大家不吝指正。

馬大正img

2021年4月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源市| 城固县| 洱源县| 上虞市| 托里县| 兴国县| 凤凰县| 梁河县| 霍林郭勒市| 萨迦县| 桑植县| 文成县| 郓城县| 高陵县| 大英县| 襄汾县| 社旗县| 景谷| 阳曲县| 禹城市| 凤台县| 神木县| 铜鼓县| 新源县| 林口县| 宁德市| 富民县| 昭苏县| 唐河县| 莲花县| 苍南县| 兴海县| 游戏| 将乐县| 崇左市| 电白县| 布尔津县| 南江县| 饶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