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序
馬大正教授寄來他的《中醫婦科水血學說》初稿邀我為之作序。我認識馬大正教授多年,他是一位對中醫藥學自信、自強,埋頭發掘整理大量中醫藥著作和撰寫多部專著的中醫傳承人,我一直視他為學術上的忘年摯友,邀我為本書作序,我能先學受益,故而應諾。在我讀完本書初稿后深受感動和教益,也覺有愧,他在挖掘、整理古醫籍中,結合數十年的醫教研實際工作,空前提出了中醫的水血學說,具有繼承、發揚的現實意義,是我等不及的。這對今天中醫界忽視中醫理論發展的傾向起到了撥正作用。本書出版的第一層意義在此。
全書正本清源、發掘研究水在人體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水與血在人體的生理病理的作用,如水血的轉化,水血不調引起的病理變化等,早在《內經》中便有描述,對人體水液不調引起的疾病在今后的治療學研究中亦具有指導意義。再如,增液、補陰、利水、排毒等治療;以“婦女屬陰以血為本”的中醫理論為基礎,對婦科水與血的學術理論進行了創造性的探討,同時以水血學說觀點指導婦科臨床取得了真實的效果,并借鑒現代水血的理論與數據予以論證,也可說是對本學說成立的支撐,這種方式將啟發同仁領略研究方法。這是本書所具的第二層意義。
水血學說的首次提出提示了尚有與之有關的理論有待深入研究與發展,如中醫學指的水、津、血、精、液皆屬陰液,它們有相同的又有相異的生理病理及臨床特點,其中水的研究是既往忽略的內容。本書首先研究了水與血學說,應視為一個引導性的研究,意義深刻,由此引出水與津、水與精、水與液,甚至水與氣等一系列的中醫有關水的未完性課題,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臨床研究。誰能說中醫理論研究不重要,提不出課題?我讀完本書初稿最深層的領會是啟迪了我們尚有許多理論研究課題、臨床研究課題有待發掘、發展、創新。這是本書具有出版價值的深刻意義。
馬教授提出“中醫婦科血水學說”并以學者的態度加上了“研究”二字,是對建立學說的嚴謹態度,事實上本書擁有了大量相關資料和作者本人的學術見解,對血水學說進行了充分論證,已經形成了中醫血水學說的構架和內容,并留有余地繼續研究。從發展角度來看,我認為該書具有先行出版的意義,特此推薦。
八十七歲中醫人 劉敏如
2020年1月19日凌晨2時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