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上焦篇3

【原文】

太陰[1]之爲病,脈不緩不緊而動數,或兩寸獨大,尺膚[2]熱,頭痛,微惡風寒,身熱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後熱甚者,名曰溫病。

不緩,則非太陽中風矣;不緊,則非太陽傷寒矣;動數者,風火相煽之象,經謂之躁;兩寸獨大,火克金也。尺膚熱,尺部肌膚熱甚,火反克水也。頭痛、惡風寒、身熱自汗,與太陽中風無異,此處最足以相混,於何辨之?於脈動數,不緩不緊,證有或渴,或咳,尺熱,午後熱甚辨之。太陽頭痛,風寒之邪,循太陽經上至頭與項,兩項強頭痛也。太陰之頭痛,肺生天氣,天氣鬱,則頭亦痛也,且春氣在頭,又火炎上也。吳又可謂浮泛太陽經者,臆説也。傷寒之惡寒,太陽屬寒水而主表,故惡風寒;溫病之惡寒,肺合皮毛而亦主表,故亦惡風寒也。太陽病則周身之陽氣鬱,故身熱;肺主化氣,肺病不能化氣,氣鬱則身亦熱也。太陽自汗,風疏衛也;太陰自汗,皮毛開也,肺亦主衛。渴,火克金也。咳,肺氣鬱也。午後熱甚,濁邪歸下,又火旺時也,又陰受火克之象也。

【詞解】

[1]太陰:指手太陰,即溫病初期,病位在手太陰肺。

[2]尺膚:由“寸口”的尺部脈起,到肘關節“尺澤穴”處止的一段皮膚。為古代“切診”內容之一,叫“尺膚診”。

【提要】

溫病初起的脈證表現。

【析義】

手太陰溫病即溫病初起,由于溫邪外襲衛表,肺衛失宣,開闔失常,主要表現為尺膚部發熱,頭痛,惡風寒較輕,全身發熱、午后明顯,自汗,口渴或不渴,咳嗽等癥。溫病初起的脈象既不是太陽中風的浮緩脈,又不是太陽傷寒的浮緊脈,而是脈來躁動快速,或兩手的寸脈較關脈、尺脈明顯大而有力,以示風火相煽之象,強調溫病初起表熱證的特點。

【醫家解讀】

方藥中:午后發熱或午后熱甚的病證,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其一,陰虛發熱,此類發熱,除午后發熱為甚的特征外,其他臨床表現,均有陰虛證征象,如文中所述:脈數或兩寸獨大,身熱,自汗,口渴等;其二,血瘀發熱,此類發熱一般也多在午后,但有血瘀證征象,如癥瘕積聚,口渴不欲飲、含漱為快,脈沉澀等;其三,濕熱發熱,此類發熱一般也都在午后,但有濕熱證征象,如本書上焦濕溫第四十三條中所述“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后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等。本條在午后發熱或午后熱甚的辨證論治方面,提出了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山县| 桑植县| 思南县| 铜山县| 陆良县| 喀喇沁旗| 定陶县| 衡水市| 兰考县| 花垣县| 南郑县| 沁水县| 嘉禾县| 盐边县| 通渭县| 鄂温| 冀州市| 湘西| 萨嘎县| 朔州市| 玛纳斯县| 勃利县| 扎兰屯市| 和林格尔县| 临邑县| 鱼台县| 瑞金市| 五大连池市| 长治县| 惠来县| 栾川县| 原平市| 昌宁县| 山东省| 宣城市| 中卫市| 建宁县| 昭平县| 宜兰市| 昌都县|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