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炮制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鐘凌云主編
- 2581字
- 2023-08-24 15:44:28
第一節 概述
一、中藥炮制與中藥炮制學
炮制是制備中藥飲片的一門傳統制藥技術,也是中醫藥學特定的專用制藥術語,歷史上又稱“炮炙”“修治”“修事”。南北朝劉宋時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論》以炮炙作書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藥物正文中設“修治”專項;清代張仲巖的炮制專著《修事指南》,用“修事”作書名,而正文中用“炮制”。從歷代有關資料來看,雖然名稱不同,但記載的內容都是一致的,而且多用“炮制”和“炮炙”兩詞。從字義上來看,“炮”和“炙”都離不開火,而這兩字僅代表中藥炮制技術中的火處理方法。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人們對醫藥知識的積累,對藥材炮制加工的技術超出了用火處理的范圍,“炮炙”兩字已不能確切反映和概括藥材加工處理的全貌,現代多用“炮制”一詞。其中,“炮”代表各種與火有關的加工處理技術,而“制”則代表各種更廣泛的加工處理技術。
中藥炮制是按照中醫藥理論,根據藥材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和臨床應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項獨特的制藥技術。它是中醫藥理論在臨床用藥上的具體表現,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藥技術,是保證飲片質量的關鍵。
藥材必須凈制后方可進行切制或進一步的炮炙等處理,其成品統稱為飲片。藥材經過炮制后制得的飲片是可直接用于中醫臨床的處方藥或制劑生產使用的原料藥,是供中醫臨床調劑及中成藥生產的配方原料。藥材必須經過炮制成飲片后才能入藥,這既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一個特點,也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
中藥炮制學是研究中藥炮制理論、工藝、規格、質量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具有實踐性強、知識面廣的特點,是一門既傳統又新興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
二、中藥炮制學的基本任務
中藥炮制學的基本任務是遵循中醫藥理論體系,在繼承中藥傳統炮制技術和理論的基礎上,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炮制原理及理論,改進炮制工藝,制訂飲片質量標準,以提高中藥飲片質量,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有效,從而不斷創新與發展本學科。
(一)研究炮制原理及理論
炮制原理是指中藥炮制方法和產生炮制作用的科學依據。炮制理論是指藥物炮制的理論依據。
炮制原理研究是運用現代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探討在一定的炮制工藝條件下,中藥在炮制過程中產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以及因這些變化而產生的藥理作用的改變和這些改變所產生的臨床意義,從而對炮制方法作出的科學評價。中藥炮制原理的研究多圍繞中藥炮制解毒、增效、調整藥性或產生新藥效的機制來開展,這是炮制學研究的核心和關鍵。只有了解中藥炮制前后理化性質和藥理作用的變化,闡明中藥炮制的原理,才能闡釋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的科學內涵,指導炮制方法的改進及創新,建立能夠監控飲片毒效成分的質量標準,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
中藥炮制在漫長的醫療實踐中,依據中醫藥理論,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如“酒制升提,鹽制潤下,姜取發散,醋取收斂,便制減其溫,蜜制潤其燥,壁土取其歸中……酥制者易脆……抽心者除煩……”“炒炭止血”“炮制解毒”等,這些理論對于臨床用藥以及藥物的炮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而對這些炮制理論的規律性本質進行研究探討,不僅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闡述,而且還能進一步指導炮制方法的改進及新炮制方法的創立。
(二)改進炮制工藝
炮制工藝的改革和創新研究是在闡明藥物炮制原理的基礎上,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進一步研究如何改進傳統的炮制工藝和方法,創新炮制技術。目前多數中藥的炮制原理尚未闡明,故中藥炮制工藝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受到很大的限制。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中藥進行研究,在闡明炮制原理的基礎上,以炮制過程中物質基礎的本質變化為核心,圍繞炮制目的和臨床應用,結合生產質量要求,提高中藥炮制工藝的技術含量,研究適合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炮制工藝,使其向自動化、科學化、智能化發展是中藥炮制工藝研究的長期任務。
(三)制訂飲片質量標準
中藥飲片質量關系到中醫臨床的安全、有效。在闡明中藥炮制機理的基礎上,應用現代科學手段以客觀量化的指標與經驗性指標相結合,進行飲片質量控制指標及其標準的研究,建立更為合理的質量標準評價體系,以提高臨床使用的中藥飲片的質量,已成為當務之急。
廣大從業者在長期炮制實踐中,依據感官對炮制品的形態、質地、色澤、氣味等進行觀察,總結了判斷火候的傳統經驗作為飲片質量的傳統標準。該方法主觀性較強,初學者很難準確把握判斷標準。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研究的首要任務是充分利用現代實驗手段,把傳統質量標準客觀化、數據化,使其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如飲片色澤可以建立標準品系列或標準色度盤、浸出液色度檢測等;氣味的判定,既可借用電子鼻、氣相色譜等儀器,也可把經驗檢測方法定量化。其次是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增補新的質量標準。可先制定基礎質量標準,如雜質限度、浸出物限量、有毒成分或有效成分限量標準、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量、二氧化硫殘留量、黃曲霉毒素含量、微生物檢查等。然后再探索出更能突出飲片特色的專屬質量標準,如制炭類藥物的得率檢查、發酵類藥物中黃曲霉毒素的限量檢查等。
將傳統的經驗鑒別與現代技術緊密結合,從飲片炮制方法、性狀、檢查、鑒別、輔料測定、浸出物測定、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含量測定等方面加以研究,采用多指標綜合評價,制訂科學、系統、可操作性強、能真正反映中藥飲片內在質量的評價方法,以全面控制飲片質量,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是飲片質量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中藥炮制學和其他學科的關系
中藥炮制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中藥炮制學科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故必須具有中醫中藥基礎理論知識;由于原藥材為中藥飲片的源頭,故要利用中藥資源學、中藥鑒定學的知識和技能來保障中藥飲片質量的第一環節;由于中藥經炮制后往往引起成分質和量的變化,還要應用中藥化學和分析化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解釋和測定;由于中藥經炮制后也會引起藥理作用的改變,也需要應用藥理學的有關知識和技能;炮制和制劑緊密相連,炮制往往是制劑的前段工序,因此,也需要熟悉中藥制劑學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分子生物學、藥物代謝動力學、遺傳工程學、免疫學、計算機、模糊數學、數理統計、生物藥劑學、超聲波學、放射性同位素學及各種新技術不斷應用到中藥炮制的生產和科研當中來,因此,在學習本學科時,還必須綜合學習和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以促進中藥炮制學的創新和發展。
- 神經病學(第2版)
- 放射影像學(第2版)
- 創新創業管理基礎(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 物理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醫學綜合英語(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讀經典 跟名師 做臨床 成大醫:鄒勇天地人病時系統辨證
- 養老護理員的知識和技能
- 傷寒論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生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華影像醫學:介入放射學卷(第2版)
- 麻醉性鎮痛藥:芬太尼族藥品臨床應用手冊
- 刺法灸法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顱骨病變的影像學診斷
- 社區護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護理管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