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筋傷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周紅海 于棟主編
- 13字
- 2023-08-24 14:25:39
第二節 筋傷的分類和病因病機
一、筋傷的分類
中醫對筋傷的分類相當精細,在古代文獻中有筋斷、筋轉、筋歪、筋走、筋翻、筋強、筋粗、筋結、筋縮、筋痿、筋柔等的具體描述。清·吳謙的《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手法總論》記載:“筋之弛、縱、卷、攣、翻、轉、離、合,雖在肉里,以手捫之,自悉其情。”闡述了筋傷的表現與手法診斷的感覺。
筋斷是指筋傷后全部或部分斷裂。筋扭傷后常偏離原來正常的解剖位置,即所謂筋走、筋歪、筋翻、筋轉等。筋強是指筋傷后僵硬強直,多見于陳傷瘀結不化。筋粗是指筋脈受傷后較正常為粗,多因瘀血阻滯、組織增生變性或痙攣所致。筋結是指筋傷后氣血凝滯,出現囊腫狀的局限性腫塊。筋縮是指筋傷后出現短縮現象,多見于損傷后關節固定時間較長發生粘連,或因固定于外翻或內翻位置上出現外側或內側筋攣縮,造成關節活動受限、功能障礙。筋痿是指筋傷后筋腱功能減弱,痿軟無力。筋柔是指筋傷后關節松弛乏力。
上述分類方法實際是古代中醫對筋傷病因病機及臨床癥狀的概括,但目前臨床中像這樣精細的分類已不常用。臨床上常見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根據受傷的性質分類
1.扭傷 任何關節(包括可動關節和微動關節)由于旋轉、牽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協調的收縮等間接暴力,使其突然發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圍的活動時,會使肌肉、肌腱、韌帶、筋膜或關節囊被過度扭曲、牽拉,或引起撕裂、斷裂或移位。例如,踝關節因行走或奔跑于不平的道路上,或高處跌下,或踏入凹陷處,使足突然發生內翻或外翻,引起踝關節側副韌帶的損傷,即屬于扭傷。
2.挫傷 指因直接暴力、跌仆撞擊、重物擠壓等因素作用于人體而引起的閉合性損傷,以外力直接作用的局部皮下或深部組織損傷為主。輕則局部血腫、瘀血,重則肌肉、肌腱斷裂。關節錯縫或血管、神經嚴重損傷,可傷及氣血、經脈,甚至內傷臟腑。如棍棒直接打擊胸部,或胸部受重物擠壓而造成的胸壁軟組織損傷,即屬于挫傷。
3.碾壓傷 由于鈍性物體的推移擠壓與旋轉擠壓直接作用于肢體,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組織為主的嚴重損傷,往往形成皮下組織的挫傷及肢體皮膚的撕脫傷。如上肢被絞入機器傳動皮帶內,或被慢行的汽車輪擠壓等造成的損傷,即屬于碾壓傷,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膚撕脫或皮膚套式撕脫等嚴重損傷。
(二)根據受傷的時間分類
1.急性筋傷 突然暴力造成的,傷后不超過兩周的新鮮損傷。一般有明顯的外傷史,局部疼痛、腫脹、血腫及瘀血斑、功能障礙等癥狀。
2.慢性筋傷 急性損傷后因失治或治療不當,超過兩周以上未愈的筋傷。慢性勞損造成的筋傷也屬此類。
(三)根據受傷的程度分類
1.撕裂傷 因扭、挫、牽拉等強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撕裂損傷,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間關節的扭傷可致不同程度的撕裂傷。因致傷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致傷的部位不同,導致筋傷程度也各異。例如肌腱周圍的筋膜被撕裂,使肌腱失去維系的組織,肌腱發生移位,即筋走、筋歪、筋離;又如肌肉、滑膜、關節囊撕裂,可因組織壞死、變性、瘢痕化而導致肌肉、筋膜的攣縮僵硬、痿軟無力,即筋硬、筋縮、筋軟、筋痿。
2.斷裂傷 其機制與撕裂傷相同,只是體質、部位及致傷外力大小有別而造成了某些筋的全部斷裂損傷。造成斷裂傷的外力一般要比撕裂傷所受的外力大,可導致嚴重的功能障礙和明顯的局部疼痛、腫脹、瘀斑、畸形等。如從高處跳下足尖著地后身體協調失衡者,跟腱強力收縮,或起跑彈跳時腓腸肌收縮過猛均可造成跟腱斷裂。
3.骨錯縫 指可動關節和微動關節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的細微離位,也稱關節骨縫錯開,多因扭傷、挫傷而發生。骨錯縫可引起關節功能活動的障礙和局部疼痛、腫脹等。
(四)根據受傷后皮膚有無傷口分類
1.開放性損傷 因外力造成肢體軟組織損傷,皮膚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損傷。此類損傷容易發生感染。切割、爆炸及槍擊等多易造成開放性損傷,鈍性物體的碾挫也可造成開放性損傷。
2.閉合性損傷 外力作用于肢體造成筋傷,但皮膚尚保持完整者,稱為閉合性損傷。如扭傷及挫傷多屬于閉合性損傷。
以上分類在臨床上常復合使用,如急性扭傷就是按筋傷的受傷性質和筋傷的受傷時間兩種分類方法結合起來使用的。分類是為了便于闡述、理解、認識筋傷的病因、病情發展過程、程度和病理變化,因此在臨床上要靈活運用。
- 經方醫案(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特色教材)
- 醫用化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阜外醫院心血管病學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教程
- 康復療法學
- 高等數學習題集:新世紀第五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18歲以下患者治療臨床藥師指導手冊
- 社會醫學:新世紀第二版(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臨床技能實訓教程(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創新教材)
-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科醫師培訓精要
- 中外醫學史(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藥炮制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臨床不合理用藥案例評析
- 醫學影像物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男性生殖健康管理(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
- 傳染病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