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中藥藥理學概述

中藥藥理學,既包括中藥藥性、中藥配伍、中藥藥效、中藥藥動、中藥毒理和單味藥、配伍、方劑、中成藥所構建的理論知識體系,又包括中藥藥理實驗、實訓、實踐所構成的實踐技術體系。學習中藥藥理學必須具有中藥學、中醫學、藥學、西醫基礎和臨床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才能融會貫通,推陳出新。

一、基本概念與主要內容

中藥藥理學(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TCM)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研究中藥與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律的科學。中藥傳統稱為“本草”,西方醫藥學傳入我國后,人們把我國傳統藥物稱為“中藥”,包括藥材、飲片、配方顆粒、提取物、組分、成分、配伍、方劑、中成藥等。機體主要指人體、動物體、病原體,包括生物體、器官、組織、細胞、分子等不同層次。中藥對機體的作用,包括治療作用、保健作用和毒副作用,主要研究中藥對機體的具體作用、作用機制及產生作用的物質基礎。機體對中藥的作用,主要是研究中藥接觸或進入機體后,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動力學過程。

中藥藥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研究中藥對機體的作用、作用環節與效應,以及產生作用和效應的物質基礎及機制,簡稱中藥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 of TCM);二是研究中藥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動態變化過程及特點,定量揭示中藥在體內的量-時-效的關系,簡稱中藥藥動學(pharmacokinetics of TCM);三是研究中藥對生物體有害效應、機制、安全性評價與危險度評定,簡稱中藥毒理學(toxicology of TCM)。

二、學科特征與主要任務

中藥藥理學不同于西藥藥理學和天然藥物藥理學,其本質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藥藥理研究必須與中醫藥理論緊密結合;二是中藥的研究對象和藥效物質形式多樣;三是中藥的藥理作用具有多靶點、多環節、多途徑、整合調節的特點。

中藥藥理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中藥對機體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物質基礎,以及機體對中藥的藥動學過程;闡明中藥藥性、中藥功效、中藥配伍和單味藥、方劑、中成藥應用的科學內涵,提高中藥的臨床療效,指導臨床科學合理地應用中藥;評價中藥產生毒性的物質基礎、作用機制和增效減毒原理,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科學依據;發現創新中藥,科學評價中藥新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中藥新藥開發奠定基礎;揭示中藥藥理學的科學內涵,推動中藥現代化、國際化、產業化,推進中西醫結合,為中醫藥學、醫藥學的發展和生命科學的進步做出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长宁县| 柳江县| 万宁市| 包头市| 平顶山市| 南木林县| 雅江县| 堆龙德庆县| 安西县| 东丽区| 宿迁市| 本溪市| 贵阳市| 毕节市| 桂阳县| 汶上县| 栾川县| 芜湖市| 北安市| 剑河县| 伊春市| 石林| 江口县| 南平市| 唐海县| 社旗县| 平山县| 汽车| 南宁市| 长治市| 富宁县| 门头沟区| 连江县| 尼木县| 车致| 桦川县| 常德市| 英吉沙县| 郸城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