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中醫外科證治概要

第一節 中醫外科疾病的命名與專業術語

一、疾病的命名原則

中醫外科疾病一般依據其發病部位、穴位、臟腑、病因、形態、顏色、特征、范圍、病程、傳染性等來命名。如以部位命名者,有乳癰、子癰、對口疽等;以穴位命名者,有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以臟腑命名者,有腸癰、肝癰、肺癰等;以病因命名者,有破傷風、凍瘡、漆瘡等;以形態命名者,有蛇頭疔、鵝掌風等;以顏色命名者,有白駁風、丹毒等;以疾病特征命名者,有爛疔、流注、濕瘡等;以范圍大小命名者,如小者為癤,大者為癰等;以病程長短命名者,有千日瘡等;以傳染性命名者,有疫疔等。

另外,采用兩種命名方法同時應用者也經常存在,如乳巖、腎巖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二、專業術語

中醫外科學的專業術語很多,常用的基本術語如下:

瘍:又名外瘍,是一切外科疾病的總稱。瘍科即指外科。

瘡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者指一切外科疾患的總稱;狹義者是指發于體表的化膿性疾病。

腫瘍:指體表外科疾病尚未潰破的腫塊。

潰瘍:指一切外科疾病潰破的瘡面。

胬肉:指瘡瘍潰破后過度生長,高突于瘡面或翻于瘡口之外的肉芽組織。

癰:指氣血被邪毒壅聚而發生的化膿性疾病。一般分為外癰和內癰兩大類。外癰是指生于體表皮肉之間的化膿性疾患;內癰是指生于臟腑的化膿性疾患。

疽:指氣血被毒邪阻滯而發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見的如有頭疽和無頭疽兩類。有頭疽是發生在肌膚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的癰;無頭疽是指多發于骨骼或關節間等深部組織的化膿性疾病,相當于西醫學的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

根盤:指腫瘍基底部周圍之堅硬區。

根腳:指腫瘍之基底根部。一般多用于疔的基底部的描述。

應指:患處已化膿(或有其他液體)后,用手按壓時感覺內有波動感。

護場:指在瘡瘍的正邪交爭過程中,正氣能夠約束邪氣,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擴散所形成的局部腫脹范圍。有護場提示正氣充足,疾病易愈;無護場提示正氣不足,預后較差。

袋膿:潰瘍瘡口較小或切口不當,致空腔較大如袋,膿液不易排出而蓄積于內,如膿入袋中。

痔:痔有峙突之意,古代將生于肛門、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竅中的突起小肉稱為痔,如鼻痔(鼻息肉)、耳痔(耳道息肉)等。由于痔的發病以肛門部最多見,故歸屬于肛門疾病類。

漏:指潰瘍瘡口處膿水淋漓不止,猶如滴漏,包括瘺管和竇道兩種不同性質的病理改變。瘺管是指體表與臟腑之間有內、外口的病理性管道,或指潰口與潰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竇道是指深部組織通向體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有外口而無內口。

痰:是指發于皮里膜外、筋肉骨節之間的或軟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塊,多為陰證。以痰取名的疾病大致有瘡癆性病變(如流痰、子痰等)和囊腫性病變(如痰包、痰核等)兩類。還有一些疾病雖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與痰有關,如氣癭、肉癭等。

結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淺表部位的病理性腫塊,非指西醫之結核病。

巖:指病變部腫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巖石,破潰后瘡面中間凹陷較深,狀如巖穴。巖與癌相同。

毒:凡能導致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對機體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統稱為毒。中醫外科以毒取名的疾病很多,通常是指有傳染性的疾病,如時毒;或火毒癥狀明顯、發病迅速的一類疾病,如丹毒;或某些疾病難以定出確切病名者,如無名腫毒等。

瘤:瘤者,留滯不去之義。凡瘀血、痰滯、濁氣停留于人體組織之中,聚而成形,結成塊狀物,稱為瘤。相當于西醫的體表良性腫瘤。其特征是隨處可生,多數不癢不痛,推之移動,生長緩慢。一般分為六瘤,即氣瘤(神經纖維瘤)、筋瘤(靜脈曲張)、血瘤(海綿狀血管瘤)、肉瘤(脂肪瘤)、骨瘤(骨瘤、骨肉瘤)、脂瘤(皮脂腺囊腫)。

五善:“善”指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現善的癥狀,表示預后較好。“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腎善。心善為精神爽快,言語清亮,舌潤不渴,寢寐安寧;肝善為身體輕便,不怒不驚,指甲紅潤,二便通利;脾善為唇色滋潤,飲食知味,膿黃而稠,大便和潤;肺善為聲音響亮,不咳不喘,呼吸均勻,皮膚潤澤;腎善為身無潮熱,口和齒潤,小便清長,夜臥安靜。

七惡:“惡”指壞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現惡的癥狀,表示預后較差。“七惡”包括心惡、肝惡、脾惡、肺惡、腎惡、臟腑敗壞、氣血衰竭(脫證)。心惡為神志昏惚,心煩舌燥,瘡色紫黑,言語呢喃;肝惡為身體強直,目難正視,瘡流血水,驚悸時作;脾惡為形容消瘦,瘡陷膿臭,不思飲食,納藥嘔吐;肺惡為皮膚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扇動;腎惡為時渴引飲,面容黯黑,咽喉干燥,陰囊內縮;臟腑敗壞則身體浮腫,嘔吐呃逆,腸鳴泄瀉,口糜滿布;氣血衰竭(脫證)則瘡陷色暗,時流污水,汗出肢冷,嗜臥語低。

順證:“順”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生理功能的正常情況,外科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按著順序出現應有的癥狀者,稱為“順證”。如陽證瘡瘍表現為初起瘡頂高突,紅腫疼痛,根腳不散;膿成頂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膿易腐;潰后膿稠色鮮,腐肉易脫,腫消痛減;收口期瘡面紅活,新肉易生,瘡口易斂。

逆證:“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不以順序而出現不良的癥狀者,稱為“逆證”。如陽證瘡瘍表現為初起瘡頂平塌,根腳散漫,不痛不熱;膿成瘡頂軟陷,腫硬紫暗,不膿不腐;潰后皮爛肉堅無膿,時流血水,腫痛不減;收口期膿稀淋漓,新肉不生,色敗臭穢,瘡口難斂。

善證與惡證多指全身表現;順證與逆證多指局部表現。善證與惡證、順證與逆證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和護理措施,盡可能轉惡為善,轉逆為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平江县| 乌拉特中旗| 淮阳县| 布尔津县| 三原县| 鄂伦春自治旗| 怀远县| 同德县| 富锦市| 锡林郭勒盟| 凤城市| 维西| 古浪县| 永川市| 滁州市| 石首市| 昌图县| 克东县| 黄骅市| 宜丰县| 蛟河市| 东丽区| 本溪市| 石家庄市| 泸溪县| 锡林浩特市| 镇江市| 罗甸县| 津南区| 竹北市| 巴彦淖尔市| 疏勒县| 陆河县| 会东县| 通海县| 五莲县| 金山区| 惠东县| 仲巴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