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寫說明

本教材是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主動適應新形勢下我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學改革和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需要,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宏觀指導下,以全面提高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質量、積極與醫療衛生實踐接軌、服務臨床醫學為目的編寫的醫學教材。

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是醫學領域中的基礎和前沿學科,也是連接基礎與臨床的醫學必修課程,其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用的技術體系對臨床醫學學科和生命科學學科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本版教材充分挖掘和運用醫學免疫學及病原生物學學科中蘊含的思政點,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把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并重,以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為目的。

本教材主要介紹病原生物與宿主免疫系統間相互作用所呈現的生理和病理變化。人類與各種感染性疾病斗爭200余年歷史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構成本書的寫作基礎,同時也兼顧了中醫學與現代生命科學間的有機聯系,更符合中醫學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教材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免疫學基礎,主要介紹免疫系統的組成、功能和作用機制,免疫異常所致的病理損傷,免疫學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中的應用;下篇為病原生物學,主要介紹病原生物(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與人類的相互關系,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原則。

參加本教材編寫的有25所醫學院校29位專業教師,上篇的編寫由袁嘉麗、邊育紅、高永翔、俞琦、韓妮萍、周宏、劉琪、施京紅、姜昕、王垚、田敬華、邢海晶和楊克科老師完成;下篇的編寫由劉永琦、盧芳國、佟書娟、梁裕芬、韓曉偉、蘇韞、張穎穎、梅雪、姜成、陳宜濤、李巖、汪長中、王倩、杜孌英、馬志紅和張利英老師完成。

本教材的數字化工作由韓曉偉老師具體負責,全體編委參與。

特別向“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教材《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的編委會表示感謝。編委會集思廣益,博采眾長,辛勤耕耘,發奮著作,最終將本教材呈現給廣大師生。限于編者的能力與水平,本教材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進一步修訂完善。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編委會

2021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沽源县| 景谷| 甘洛县| 镇安县| 五常市| 油尖旺区| 奉化市| 穆棱市| 常宁市| 垣曲县| 东平县| 郴州市| 深圳市| 岐山县| 七台河市| 靖安县| 德阳市| 广丰县| 莱州市| 彰武县| 泾源县| 教育| 上林县| 伊春市| 浦江县| 洪洞县| 苏尼特左旗| 尉氏县| 三台县| 靖远县| 台北市| 玉龙| 米泉市| 永善县| 固原市| 南华县| 晋宁县| 扶绥县| 南丹县|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