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雙眼微睜,盯著桌案中央的青銅爵一動不動。
此刻,他終于明白,韓先生之前為何突然開始吟詩作賦。
秦始皇嬴政,才是儒法之爭中的關鍵人物啊!
酒杯中的酒水,都來自于這青銅爵。
大秦帝國的權勢,都來自于嬴政身上的皇權!
扶蘇恍然大悟:只要能讓父皇改變主意,一切都還有救!
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
韓宿接下來的話就像是一桶冷水般澆在他的頭上。
“但是想讓始皇帝改變主意,那可不容易啊!”
秦國強盛,始于商鞅變法。
正是以法家治國,秦國才能用時百余年,一步一步地滅掉六國,一統天下。
那么嬴政有何理由要拋下法家,反而要去幫助儒家呢?
扶蘇剛有些紅潤的臉上頓時神色一滯。
韓宿頗為遺憾地搖了搖頭說道:
“就連他兒子都說服不了他!”
“你還是別想了!”
這也是他敢在這里侃侃而談的另一個原因了。
嬴政的性格,說的好聽是自信,說的難聽,那就是剛愎自用了。
就比如秦滅楚國的時候,嬴政執意要派李信帶兵,結果秦軍慘敗。
再比如扶蘇跟嬴政有了爭執,直接被發配到邊疆去監軍了。
這位千古帝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說動的!
扶蘇神色暗淡下來,
他當然知道說服嬴政的難度有多么大!
因為他就是秦始皇的兒子啊!
不然他也不會出現在這咸陽獄里了。
不過緊接著,扶蘇就意識到了什么。
他的瞳孔瞬間睜大,心中震驚差點就脫口而出。
“韓先生如何會知道我與父皇的爭執?!”
……
隔壁密室中,嬴政三人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屋中溫度似乎都變低了。
“查!”
嬴政臉色在進入密室后第一次冷了下來,語氣也同樣凜冽。
雖然他只說了一個字,趙高卻冷汗頻頻,絲毫不敢抬頭,躬著身子顫聲應道:“是!”
他知道嬴政要查什么。
扶蘇以為,他只是與父皇治國理念有了些許爭執。
但事情要復雜的多的多!
這位大秦長公子背后很明顯有儒家的推手。
這些大儒們也不是凡人,他們也許無法猜透未來,卻能敏銳的察覺到了儒家的危機。
那么韓宿,這個在監獄中給大秦長公子講課的六國余孽,來歷就尤為可疑了!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韓宿竟然知道扶蘇與始皇帝的爭執!
嬴政臉上布滿冷意,趙高與蒙毅對視一眼,眼神中滿是凝重。
立儲乃是國之大事,由于某種不可明說的原因,大秦直到現在都還未確立太子。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對于皇子的一言一行都必須十分慎重,不能透露出太多信息。
扶蘇與嬴政發生爭執,被下令關進咸陽獄中,這件事情除了兩位當事人,也只有嬴政身旁左右兩個近侍知道。
可如今,韓宿竟然把此事說了出來?還知道扶蘇的說服沒有成功?
可是聽韓宿的話,他又不知道扶蘇的身份!
那此事他是如何得知的?
難道有人,要插手大秦帝國的立儲之事?
趙高冷汗從額角滴落,只覺細思極恐。
若真是儒家要在大秦帝國立儲一事上作祟,觸怒了始皇帝。
不要說是焚書坑儒了,
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儒家!
……
扶蘇心中同樣震驚萬分。
他幾乎以為,韓宿已經得知了他的身份。
不過扶蘇想的就沒那么多了,
畢竟在他看來,自己的這位老師神乎其神,適才所說,很可能只是隨手推測了一番。
他迅速把這件事情拋之腦后,這種事情等以后再詢問韓先生也無妨。
此刻最緊要的事情,是從韓宿口中,得知解救儒家的方法!
“先生,您說您有方法的!”
扶蘇眼睛轉了一轉,突然伸手越過桌案,一把抓住韓宿衣袖央求道。
大有一種,你不說我就不放開的氣勢!
這堂堂大秦長公子,竟然開始耍無賴了!
韓宿都愣了一下,然后不禁笑出聲來。
這段時間,扶蘇待在韓宿身邊,耳濡目染的影響漸漸體現出來了。
若是放在以前,他是斷然不會做出這種失禮的舉動。
扶蘇還從沒耍過無賴,自己也覺得不太好意思,臉頰漲紅,卻依然很堅決地拽著韓宿的袖子不放。
解救儒家,改變始皇帝的主意,這都是一等一的難事,幾乎不可能辦到!
但扶蘇知道,既然他這個老師說有辦法,那就是真的有辦法!
若天下只有一人能解救儒家,那這個人,就是韓先生!
“我當然有辦法!”
韓宿嘿嘿一笑跌坐下來。
他的坐姿跟扶蘇那種規規矩矩,雙膝并攏的姿勢不同。
韓宿是盤著腿坐在草墊上,頗具豪邁俠義之氣。
他伸手給自己倒了杯清酒,微瞇雙眼,淺酌一口。
反正,他馬上就要被嬴政下令處死了。
那就在死前,指點一下這大秦江山吧!
就先從指點秦始皇嬴政開始!
……
“你可知,大秦為何要用法家?”
韓宿直接問道。
就像之前,韓宿突然提起秦始皇嬴政一樣。
他這次也沒有直接回答扶蘇的問題,而是先把關鍵的地方指出來。
“為何要用法家?”
扶蘇陷入思索。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各種學說可謂是紛繁復雜,可秦國為何要獨尊法家呢?
作為大秦帝國的繼承人……之一,
這個問題自然難不倒扶蘇。
“因為法家,能使秦國變強!”
扶蘇自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他身邊不止有儒家的老師,也有法家的老師。
“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
對于秦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商鞅變法,他當然清楚的很。
當是時也,李悝,吳起,申不害先后在各國掀起變法浪潮。
在那個天下求變的時代里,每個國家都在尋找新的出路。
商鞅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了秦國。
商鞅的出路是秦國。
而秦國的出路,則是商鞅變法。
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設郡縣……
從此,秦國一掃頹勢,百年革新,橫掃六合!
反觀其余變法諸國,卻沒有一個能夠將變法維持下去!
只有法家,能使秦國變強。
也只有秦國,能用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