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從咸陽宮中出來后,依然神情恍惚,還未從適才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清醒過來。
他看著深夜中的咸陽城,皺著眉頭抿著嘴角一言不發,然后大步向前走去。
咸陽城內雖說繁華,但秦行法制,城中也依舊實行宵禁。
如今夜深,居民們大多也都入睡了,整條街道上都見不到一處明火。
不過今夜月明星稀,徐福靠著淡色月光也能看清楚道路。
他左右看了看后,卻并未沿著來時的路返回,而是在半路拐了幾道之后,走了條小路來到了一處頗為偏僻的房屋。
“咚咚咚”的叩門聲三長一短,徐福用力不大,但清脆的叩門聲仍舊在這靜謐深夜中傳到遠處。
他敲了一次之后便靜靜在門外等待,很快就聽得有人從院子里走來。
院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身材異常魁梧的光頭大漢彎腰從里面探出頭來,見到徐福后沒說什么,而是左右看了看后,便讓徐福跟著進來。
徐福跟在壯漢后面,他個頭并不矮,卻只達這壯漢胸膛處。
單從外面看,是絕對想不到這處偏僻的小院落竟然裝飾得如此奢華,假山小湖一應俱全,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在院落的最深處,一盞明光正在屋子里亮著,顯然屋中之人尚未入睡。
徐福跟著光頭壯漢來到門前。
“公子,人來了。”
壯漢輕輕敲門。
“進來吧。”
一道溫文爾雅聲音響起。
壯漢側身,徐福推門而入。
只見昏黃油燈下,一人身穿素袍正伏案夜讀。
聽到徐福推門進來,他便伸手將桌案上竹簡卷起,手指桌案對側,笑道:“方士請坐。”
徐福坐在此人對面,他坐下時看了一眼背后墻壁,上方掛著一幅裁剪四方的皮草,上面畫著的正是秦國地圖,地圖上筆墨勾勒,或圈或點,還有小字批注。
“方士來此,可是有什么消息?”
房屋主人取來銅杯給徐福斟上茶水,燈火下只見他相貌俊美,韶秀非凡,堪比女子。
徐福低頭沉思須臾,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道:
“不知良公子,可曾聽說過韓宿此人?”
他將自己目前所知韓宿信息說出:
“此人先前乃是韓國公子,韓亡之后不知所蹤。”
徐福有此一問,乃是因為這房屋主人良公子,也是故韓之人!
而這個良公子,不是別人,正是張良張子房!
張良家族就在韓國,他的祖父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國,他的父親張平,則做過釐王、悼惠王的宰相。
世代貴族,家大業大,正是如此。直到韓國滅亡之后,張良家里還有奴仆三百人。
韓亡之時,張良并沒有在韓國,因此逃過一劫,但他因為家族世代仕韓,所以一心謀劃復辟,思慮復仇。
張良便是因此而結識徐福,想要從這能進出皇宮的方士嘴里得到些許消息。
“韓宿?韓國公子?”
張良皺著眉頭,思索良久,他覺得這名字是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聽過。
但他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說道:
“不認識,沒印象。”
“這韓宿或許真是韓國公子,只是我不認得。”
見油燈稍暗,張良站起來側著身子撥弄燈芯,他容貌雖然俊美,但身材卻頗為高大,燈火被他擋住一半,火光跳躍間,照得他韶秀的面龐上若明若暗,頗為陰郁。
“這等公子,在韓國多了去了!”
“良自然不會全都認得。”
張良重新坐回到桌案之前,自言自語般嘆了一句。
韓國這些素餐尸位的貴族實在是太多了!食君之祿,國滅之時卻毫無用處!
若能多幾個如韓非一般的公子,韓國又怎會在六國中第一個滅亡?
徐福沉默片刻,都是亡國之人,他也不知該如何安慰。
只是他并非六國貴族,自然也無法體會張良的感受。
但他身為方士,曾經游歷諸國,對此見得多了。
素餐尸位者又豈止是韓國眾多?
每個國家都一樣吶!!!
倒是如今來關中之后,見到的還算少一些!
也無怪乎最終是秦國一統天下了。
當然了,徐福肯定不會把這些說出去,他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想想。
兩人在桌案前對坐,一時之間倒也無話可說,各自想著心事,陷入沉默之中。
片刻之后,徐福才回過神來,開口說道:
“始皇帝已經同意我出海尋仙了。”
“哦?”
張良眉毛一挑,因其容貌俊美非凡,這種小動作還頗具韻味。
“那在下先行恭喜方士了!”
張良拱手說道。
“陸上爭紛不已,海外方得安寧啊!”
張良言語之中頗為向往,但他當然不可能也往海外去。
“海外無根,浮萍而已。”
“尋得仙山,才能得安寧吶!”
徐福也感嘆一聲,接著說道:
“既然始皇帝準許我等方士出海尋仙。”
“那便說明其志仍有海外!”
這就是他今晚來找張良的第二個目的了。
“也就是說,嬴政還會東巡。”
直稱嬴政,這句話卻是張良說出來的了。
而這便是他結識徐福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他嘴里得到這個消息!
徐福點頭,“我只能告訴你這些了。”
見張良想說什么,他立刻擺手說道:
“其余的事情你也不要跟我說,我只是個方士。”
他不會參與秦國與這些六國貴族的事情。
方士有自己的追求。
“在下懂了。”
張良站起身來,鄭重的躬身答謝,隨后把守在門外的壯漢喊進屋中。
徐福接過一個沉甸甸的袋子,這是他們之前說好的報酬。
……
“公子,要不要……?”
等徐福離去后,光頭壯漢將院門關緊,然后朝著脖子上比劃了一下,向張良問道。
“不用。”
張良一甩袖袍,轉身朝屋內走去。
“此人已入嬴政之眼,冒然殺之恐怕會打草驚蛇。”
語畢,他站在桌案前,目光熠熠,緊盯著墻上的那副秦國地圖。
筆墨勾勒圈點處,赫然是嬴政之前東巡所經過的地點與路線!
油燈火光舞躍,映得張良瞳孔熠熠生輝。
他站在地圖前,沉思良久,取過毛筆在地圖上圈出一點。
旁邊三個小字標明了此處方位的名稱。
“博浪沙”!
——分割線——
【注釋】: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