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透過雕欄吹進閣樓里,樓外湖中幾聲蛙鳴。
閣樓里一片安靜。
老鄭國想起往事便唏噓不已。
當時韓人如今已成秦人,就是連韓國都不復存在了。
而嬴政與李斯也都陷入沉思之中。
當年的公子宿為何要勸韓人投秦?僅僅就是他告訴鄭國的那些原因嗎?
而他當年的所作所為,與如今在咸陽獄里的行為又是否有聯系?
此人身負才學,不仕韓也不仕秦,卻偏偏要在一個小小的咸陽獄里面為人授課。
而授課的弟子,卻又是如今大秦長公子扶蘇!
嬴政那雙狹長的丹鳳眼中藏著深深的思慮。
事關大秦儲君,不得不慎之又慎!
“陛下,不知您召老臣何事?”
這幾人中,反倒是老鄭國率先從思緒中回過神來,提醒嬴政。
他拍了拍旁邊的椅子扶手,問道:
“難道是因為……公子宿?”
老鄭國記得李斯所說,這椅子,便是韓國公子韓宿所發明的。
看來,這個韓宿,便是他當年遇到的那個小公子宿了。
一念之間,鄭國想到了更多。
此時六國王室俱被關押在咸陽,公子宿應當也在其中。
而最近更有傳聞,說皇帝要把這些六國王室全都處死!
“陛下,公子宿乃是大才!”
老鄭國顫巍巍的拄著拐杖站起來,就要跪下請求。
“萬不可殺之啊!”
“老水令快起快起!”
嬴政連忙幾步上前將老鄭國攙扶起來,與李斯一起將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
見老鄭國如此激動,嬴政也無奈的嘆了口氣,安慰道:
“老水令還請放心。”
“此人確是大才,朕一時之間,倒還真沒想好該如何處置他。”
他一邊說著,一邊轉身幾步,望向湖邊出水芙蓉,讓李斯將近日所發生的事情講述給鄭國。
嬴政確實沒想要殺韓宿,尤其是在今日聽過韓宿的授課之后。
但是鄭國激動的表現,卻讓嬴政心中起了殺氣。
這殺氣并非是針對韓宿,而是針對那些六國余孽!
身為帝王,嬴政所想的要更多。
無論如何,鄭國曾經的身份是韓人。
而他剛才的表現,便是韓人在秦國皇帝面前想要設法保住韓國公子。
這一點才是犯了帝王忌諱!
嬴政知道鄭國是出于好心,為大秦保住人才。
但是管中窺豹啊!
當年韓宿還小,與鄭國也不過是一面之緣。
那其他的六國貴族呢?若是他們特意收買人心,又會如何?
如今大秦天下,不知有多少六國余孽藏匿于山野之間,難以搜尋。
就是因為六國之民心里還記著那一點的六國情分!
“唉!”
嬴政長嘆一聲。
想要收六國民心,何其難也!
而此時,李斯也已將事情全都講述出來。
“老哥哥,今日喚你到此,就是為了這一件事!”
李斯手指向那他整理出來的竹簡內容。
只見那第一行字跡便是: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嬴政也轉身踱步回來,對鄭國說道:
“朕欲設天工府,管理天下能工巧匠!”
“將大秦之良技全數記錄在冊。”
嬴政設置天工府的目的,就是為此。
他要將全天下的技術全都收集起來,然后將全天下的工匠都聚集在一起,讓他們一同觀摩這些技術,并且提出改進意見。
而這些改進后的技術,只要經過檢驗,確實能夠提高生產力,那么就會在官府的推動下,推廣至整個大秦!
若說天下以民為本,那么民便是以糧為本!
只要糧夠多,那么民心自安,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也。
這便是嬴政在聽完韓宿的授課后,所想出來收六國民心的辦法!
而韓宿所講述的發展技術以提高生產力,又正好與這項大秦國策不謀而合!
鐵犁牛耕的出現以及推廣,促進了由周到秦生產力的發展!
而如今他嬴政要推廣的,又何止是鐵犁牛耕?
將所有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技術,推廣到整個大秦天下,才是嬴政要做的事情!
這才是這位結束戰國亂世一統天下的帝王的雄心壯志!
的確,嬴政在一統天下之后還不滿足,耗費了無數大秦民力國力,秦朝二世而亡絕對有他的責任!
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長城修馳道修驪山墓修阿房宮。
甚至地上的事情都滿足不了他,以至于他開始派方士出海尋求仙人,尋求長生。
嬴政所作所為絕對稱得上一句“好大喜功”!
但不可否認的是,嬴政這種大氣磅礴的性格,也許影響到了整個中華民族!
而在嬴政之后,也有一個同樣喜歡“好大喜功”的帝皇,名為漢武帝!
……
嬴政設置天工府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技術。
但是天工府的職責遠不止如此。
比如說,大秦的水工由天工府管轄,那么修建水渠治理水患,不也是天工府的職責?
再比如說,大秦的金工也是由天工府管轄,那秦軍兵器鎧甲的制造,不也是由天工府來做?
木工同樣如此,那么宮殿建筑等的建造,也歸天工府管了。
由此可見,這個新設官府的職責極大極重!
嬴政之所以把老鄭國喊來,就是想找個能讓自己放心的人選,來管轄這個新設的天工府。
不過他們還不知道,在后世,對此有個專有的稱呼,那就是工部!
“不知老水令可愿領此職?”
嬴政笑著問道。
鄭國性格堅毅,修建鄭國渠,水工技藝更是世人皆知。
雖是韓人,但他在秦國的資歷也足夠,選鄭國擔任天工府主官能夠服眾,是嬴政心中最為滿意的人選。
然而嬴政卻未料到,鄭國表現的竟然比剛才還要激動!
老鄭國拄著拐杖再次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就要再向著嬴政跪拜下去,嬴政與李斯連忙扶住他,但無論如何勸說,鄭國卻堅持要拜謝皇帝,不肯再坐回去。
最終雙方互相妥協,鄭國拄著拐杖朝著嬴政深深一拜!
“老臣替天下工匠謝過陛下!”
士農工商,此時工匠的身份地位并不高。
而設置天工府,不僅意味著皇帝開始重視起工匠來,無疑也會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