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嬴政所言,儒家于大秦有何益?
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理解秦國為何對儒學不感冒了。
儒學起于孔子,孔子是魯國人,魯國則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地。
周公旦就是周朝秩序的奠定者。
而秦國則與之截然不同。
周滅殷商,分封天下的時候,嬴氏部族連根毛都沒分著。
但他們依然兢兢業業的為周王室守衛著西土邊疆,抵御著犬戎來犯,就連國君都曾戰死在沙場上。
直到后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美人一笑,西周轟然倒塌。
而秦國在混亂之中選擇忠誠于周王室,他們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秦襄公被封為諸侯。
直到這時候,秦國才真正的成為了一個諸侯國。
面對將自己解救出危難的秦人們,周平王慷慨許下諾言:“岐山以西,都是你們的!”
可問題是,此時的岐山都在犬戎的手中啊!
也就是說,就算秦人拼命把岐山打下來了,也要把岐山以東全部送給周王室。
這個大餅,就是周室給秦人的“禮”。
……
嬴政從回憶中緩緩回過神來。
秦國立國之不易,只有他這個秦國國君知道。
秦國在西,儒家在東。
直到秦一統天下,嬴政也不知道儒學這玩意對秦國能有什么好處!
甚至還在秦國統一的過程中百般阻攔!
嬴政越想,臉色也就越加寒冷。
儒生們試圖復周禮,行分封,單是在設郡縣這一件事上,就給嬴政添了不少亂子。
不僅如此,他們還跟那些六國余孽藕斷絲連,謀圖復辟。
可他們真的是為了心中的“禮”嗎?
嬴政雖然不懂儒學,可他太了解人心了,滿嘴的仁義道德,一心的世俗名利,他只覺得可笑。
趙高一直在觀察著嬴政的臉色,見嬴政臉冷了下來,頓時拜倒在嬴政面前,喊道:
“陛下!韓宿此子危言聳聽以惑人心。”
“長公子已被其所惑!此人不得不除啊!!”
趙高向來擅長揣摩圣意,這次也不例外。嬴政適才確實是起了一絲殺心。
可見其對儒家是多么厭惡了,也怪不得歷史上會發生“焚書坑儒”這種事件。
六國王室加上腐朽儒生,這雙重buff看的嬴政都要上頭了,腦袋一熱就喊人把韓宿提出去斬了。
然而想到在韓宿面前彬彬有禮的扶蘇,嬴政又有些猶豫。
而在此時,一直坐在一旁沉默不語的蒙毅突然開口了:
“陛下,韓宿所言,乃是獨尊儒術!”
“而非儒學!”
隨著蒙毅音落,又是“嘭”的一聲,只見李斯也猛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怔怔的看向前方的特制墻壁。
嬴政也意識到了什么,心中殺意迅速平歇下去,一雙鷹眸似乎要穿過墻壁,直接看到韓宿的神情!
一字之差,便可是千差萬別!
……
何為術?
李斯對此太清楚了!所以他才會顯得如此震驚,以至于這位大秦相邦都失卻了向來的沉穩。
許慎的《說文》對此解釋:術,邑中道也。
大道之脈絡是術之范式。
法家之中,商鞅重法、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
而在韓國主持變法的,正是申不害!
申不害以“術治”治理國家,內脩政教,外應諸侯,國治兵彊,直到他逝世,都沒有哪個國家敢侵犯韓國。
李斯目光熠熠,韓國刑名之學可謂是源遠流長了,到了后來更是出現了韓非這種集大成者。
那么韓宿呢?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儒是法?
這位大秦相邦心里久違地緊張起來,他很期待韓宿接下來的解釋。
希望他接下來的話,能夠跟這八個字一樣,石破天驚!
……
看著自己這位學生當場愣住,兩眼失神,至今還沒從這八字真言中逃脫出來,韓宿雙手抱胸,目露笑意,對此十分滿意。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句堪稱震古爍今,一舉奠定了中華民族千年思想的口號,就是得有這種效果!
如何解救大秦危機?如何避免大秦二世而亡?秦國以后要如何治國?
簡單來講,這八個字就足以解決。
韓宿對此并不是無的放矢,為了節目效果隨便喊句名言,這是他深思熟慮得出來的結論。
好吧,其實也不算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準確來講應當是董仲舒想出來的方法。
也是最適合秦朝當前狀況的方法。
韓宿看著面前這失神的貴公子,自己也陷入了思索。
不得不說,秦始皇和他的這一班人馬,在這個時代已經做到了極致,做到了他們所能做到的一切。
嬴政不立皇后,則無外戚專權,自然不會出現呂后干政,諸呂之亂這種事情。
秦國不分封,而是在天下設郡縣,那自然也就不會發生七王之亂之類的事情。
可以這么說,漢初的那一大堆麻煩事,根本不可能在秦國發生,從制度根源上就被杜絕了!
要知道,這兩種禍亂根源,會在后世歷朝歷代的封建王朝中不斷重復著。明朝會有燕王朱棣靖難,而帶清到了要亡的時候,還是要讓婦人專權!
在這一點上,韓宿對嬴政是真的佩服。
這位封建帝制的設計者的目光是如此之長遠。
可惜的是——韓宿嘆了口氣,看了看自己那位依然呆坐不動的學生——嬴政最終還是輸在了封建帝王們最常失敗的項目上。
繼承人問題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個難題啊!
言歸正傳,除了消滅外戚與諸侯之外,嬴政還派蒙恬北擊匈奴千里,而南面部隊任囂與趙佗則消滅了百越,此時的大秦就連外患也沒有了。
從未有過如此美好的時刻!
那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八個字此時出現,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只不過……他們能接受嗎?
似乎是感受到韓宿有些沉重的目光,扶蘇緩緩回過神來。
他看向自己尊敬的老師,目光中全是不可思議。
他扶蘇,秦始皇的大兒子,也只敢在勸諫嬴政的奏折中稍微寫一些儒家的學說。
可他從沒想過,也沒敢想過要用儒家代替法家來治國啊!
結果他這位老師呢?
好家伙,直接來了個罷黜百家!
把法家干廢了還不滿足,還要把諸子百家都給滅了?
扶蘇都有點害怕了,他以前怎么就沒發現韓先生會這么極端呢?
“先……先生……”
扶蘇咽了口唾沫,極為艱難的開口,
“罷……罷黜百家,不至于吧?”
“只用一個儒家,能夠解救大秦嗎?”
韓宿緩緩點頭,他看向扶蘇的目光頗有深意,挨個回答扶蘇的問題。
“要解救大秦,首先就要進行思想之一統。”
“而此一統之儒,亦非彼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