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入侵東晉邊境沒幾日,豫章郡公府中將領駱冰“謀作亂”,被誅殺。
何無忌這時正好也趕來與劉裕商議如何應對南燕入侵,當他聽到駱冰的事情后,就向劉裕建議,不如借著這個事情,打擊政敵。何無忌也想趁機報復殷仲文,出一口惡氣。
于是以駱冰與桓玄余孽勾結,想要里應外合,謀害國家重臣的罪名,將永嘉太守駱球(駱冰之父)、桓胤(桓玄之侄)、東陽太守殷仲文及其兩個弟弟,全部誅殺。
這件事震驚了朝野,輿論議論紛紛。
南平郡公劉毅也在與幕僚商議此事。
“主公,豫章公羅織罪名,排除異己,誅殺朝廷大臣,百官攝于他的威勢,紛紛投靠,再這樣下去對您不利??!”
“推翻桓楚,收復荊州,迎回陛下,皆賴主公之力。而今豫章公權勢滔滔,領徐、兗二州,其弟輔國將軍劉道規領荊州刺史,安城郡公亦與其交好。主公若還是退讓,今后朝堂上哪還有立足之地。”
“主公,王謐老兒臥榻不起,孟尚書對他早有微詞,如今正是奪下揚州刺史之位的好機會。”
對于現在的局勢,劉毅府中幕僚也感到惴惴不安,紛紛勸諫道。
“劉裕雖咄咄逼人,我卻是不懼他,王謐老兒病重,但此時并非拿下揚州刺史之位的最佳時機,可早做打算,緩緩圖之?!?
隨著北府軍眾人登上高位,掌握了東晉王朝的大權,他們內部之間的摩擦也愈發激烈。
劉裕、劉毅、何無忌、諸葛長民、孟昶,這幾人是決定推翻桓楚時的主要參與者。當然,他們幾人也是受益最大者。
舉兵時,外有憂患,他們尚能同心協力。等到大權在握,眾人之間的矛盾就爆發出來了。
主要集中在劉裕與劉毅之間,劉裕的盟友是何無忌,劉毅則是和諸葛長民、孟昶聯合起來,抱團取暖。
劉裕與劉毅的第一次沖突是剛剛推翻桓楚,攻占建康之后。
劉裕推薦與他交好的王謐任揚州刺史,以此來團結士族。
王謐在桓玄篡位時,曾解下皇帝的璽綬獻給桓玄。
于是,劉毅就找到王謐,恐嚇他道:“璽綬安在?”
其實就是劉毅不想讓王謐擔任揚州刺史,就拿他曾經投靠桓玄的事情嚇唬他。
王謐確實被嚇住了,回到家中時常感到惴惴不安,后來他逃跑,也與這有關系。
這是劉裕與劉毅的第一次沖突。
第二次是因為劉敬宣擔任江州刺史的事情。
兩人之所以有摩擦,說白了還是權力分配問題,都想扶持自己的盟友占據高位。
如今的政治格局是,劉裕、何無忌、劉道規出鎮地方,王謐在朝中策應。
劉毅、諸葛長民出鎮地方,他們的盟友孟昶在朝中擔任尚書仆射一職。
現在,王謐病重,劉毅、孟昶、諸葛長民蠢蠢欲動,想要拿下揚州刺史的位子,這樣就能更好把控朝政大事。
朝堂上除了這兩方勢力在相互爭斗,還有司馬宗室想要重新掌握大權。
比如,武陵王司馬遵曾任命司馬休之為荊州刺史。結果司馬休之出鎮江陵沒多久,就被桓玄余黨擊敗。于是劉裕趁機派人將荊州收復,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
朝堂外,桓玄余黨基本都被平定,只有少數余孽竄逃在外。
本是益州司馬的譙縱,在義熙元年二月,援助江陵途中,起兵反叛,利用蜀人不愿東征的心理,攻占益州,割據蜀地,史稱譙蜀。
另外,海賊王孫恩的妹夫盧循割據一方,朝廷來不及征討,于是任命他為征虜將軍、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
總之,看似統一的東晉,其實內部也是亂成一遭。
如果說,東晉只是內部亂,起碼還能維持表面的統一,那北方則是更亂了。
北魏、后秦還算穩定,南燕則是時不時的騷擾東晉邊境。
南涼的禿發傉檀征集胡漢軍士五萬多人,討伐北涼的沮渠蒙遜,結果被爆錘。
巴掌大的后仇池國,繼續待機。
而定都龍城的后燕則是直接爆發了政變,中衛將軍馮跋、左衛將軍張興,跋從兄萬泥等二十二人結盟,殺死后燕皇帝慕容熙,擁立后燕惠愍帝慕容寶養子慕容云為皇帝,史稱北燕。
后秦安北將軍、五原郡公,赫連勃勃,襲殺岳父沒奕于,兼并軍隊物資,自號天王、大單于,國號大夏,年號龍升,定都統萬城。
而在這些勢力中,又以東晉、北魏、后秦、北燕實力較強。
北魏盤踞中原,國力蒸蒸日上,主要面臨來自更北方柔然的威脅。
柔然則是拉攏北魏西面的后秦,東面的后燕,共同夾擊北魏。
與此同時,后秦拉攏南燕不斷騷擾東晉邊境。
而割據一方,定都統萬城的赫連勃勃,則是不斷蠶食后秦的領土。
東晉的北部邊境分別面臨來自西北方向后秦、北方北魏、東北方向南燕的騷擾。
南部邊境的威脅主要來自盧循的割據勢力。
說白了,大家現在的情況都是腹背受敵。
東晉,建康,王家府宅。
“瓘兒、球兒、琇兒、莫要傷心,莫哭……”
王家府邸,王瓘看著父親骨瘦如柴的樣子,眼中的淚水忍不住的流下來。
“唉,可惜了,我見不到玉奴出嫁時的樣子?!蓖踔k感慨的嘆息道。
“祖父,玉奴哪都不去,只想陪著祖父?!笨粗钐蹛圩约旱淖娓?,就像風中的蠟燭一般,隨時可能熄滅,王道媛雙目通紅,哭成了一個淚人。
“好了,不要傷心了,日后王家的一切就都要靠你們了?!?
“豫章公的世子與我家玉奴有婚姻,保住富貴不成問題,南平郡公氣量狹小,恃威而驕,千萬不可得罪。朝廷虛弱,方鎮勢大,國祚不像可以長久的樣子,我家要早作準備……”
王謐氣息微弱,斷斷續續的說著,聲音幾不可聞。
“父親今日的囑托,孩兒一定牢記。”王瓘跪在地上,泣不成聲的答應道。
“父親。”
“父親。”
“父親?!?
王謐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孫子、孫女,露出一抹欣慰的微笑,費力的抬起胳膊,想要撫摸他們,抬到半空時,徹底沒了力氣,永遠的垂了下去。
王瓘、王球、王琇及其一眾家眷的哀聲響徹府邸。
義熙三年(407年),揚州刺史、錄尚書事王謐去世,時年四十八歲,獲贈侍中、司徒,謚號為文恭,著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徐州,丹陽。
“豫章公,王尚書病故了。”
劉裕沉默片刻,擺了擺手,府僚躬身緩緩退出。
豫州,刺史府。
“南平郡公,王謐老兒死了?!?
“哼,便宜他了,速將這兩封書信送至尚書仆射孟昶,中領軍謝混手中?!?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