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誰可成為南京之主
- 崇禎:朕在此,大明永存!
- 天外春秋
- 2042字
- 2023-06-17 23:54:15
“臥子、璦公此言極是,與在下平時所思完全相合,闖賊數十萬大軍圍困京城,最遲一兩日便可攻下,到時再席卷中原已勢不可擋。”
冒辟疆緩緩開口道:“為今之計,唯有壯士斷臂,重新以南京為根基,固守淮河,贏得數年喘息之機,方可得以延續。”
夏允彝點頭道:“我從浦口告別史可法一路北行,但見十室九空,哀鴻遍野,連年天災、闖賊、東邊建虜,三方合力之下,北方局勢已經完全不可收拾,可笑崇禎猶做困獸之斗,最終不過白白送了性命。”
冒辟疆道:“南方富庶,又有長江天險,最差也能重建一個南宋,北方就留給闖賊和建虜狗咬狗,誰輸誰贏不重要,天災人禍面前,他們誰也站不住腳,到時我們就以拯救萬民的正義之師反撲回來,定然一舉獲勝。”
陳子龍皺著眉緩緩踱步,將他們的話一一聽入耳中,在心里細加揣摩之后,緩緩搖頭道:“二位所言,我亦有同感,其大略完全正確,但你們都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少了這個,咱們無法成事。”
董小宛撲閃幾下大眼睛,好奇的問道:“臥子先生,你和我家夫君、夏先生在江南振臂一呼,必然應者如云,就算馬士英、阮大鋮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還會缺少什么呢?”
“缺少……”
陳子龍只說了兩個字,便不再說下去了,只是目光緩緩移動,凝注在高揚的身上。
眾人一起隨著看去,看著高揚盡皆陷入沉思。
高揚一怔,以為他們在打自己的主意,頓時就惱了:“我絕不會隨你們去南京的!要死我也死在北京!”
沒人理他。
高陽不知,他們看的不是他這具帥氣的皮囊,而是他身上包扎傷口的那件半截龍袍。
那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三位先生誰也沒看對方,只是長時間的默默看著高揚,誰也沒說話,
董小宛、顧橫波都是善解人意的聰慧女子,自然懂得男人認真的時候,女人最好閉嘴。
氣氛陷入某種詭異的寧靜。
過了好一會,冒辟疆忽然開口笑道:“咱們心意相通,就不用打啞謎了,不就是選誰來做南京之主么?不如咱們分別寫在手心,再一起打開,看看有無合意之人。”
陳子龍、夏允彝一起點頭:“可以。”
諸人都是剛剛從戰場逃脫,身上都落滿了炮灰,當下各自刮著衣服上的黑粉,在手下寫下一個字。
“來!”
三只拳頭湊在一起,然后同時張開,
只見夏允彝寫的是“唐”,冒辟疆寫的是“福”,而陳子龍則寫的“太子”二字。
沒想到三人的想法竟完全不同,三人不禁俱是一愣,隨即對另兩人的選擇進行深思,
陳子龍皺眉道:“璦公何以選擇唐王?六年前唐王起兵勤王赴京救駕,反被崇禎猜忌為意圖不軌,已然革去王位六年了。”
夏允彝正色道:“崇禎若敗,我等為其平反亦屬應當,如今天下諸王之中,唯有唐王寬明恭儉,親親尊士,循良愛民,而有撫綏大略,堪為天下之主。但巢民你為何選擇福王?豈不聞此人貪財好色,不忠不孝,難為大用?”
冒辟疆笑道:“所謂南京之主,不過立一尊菩薩以做供奉耳,何須他雄才大略?福王懦弱無能,正好任由我等大展拳腳。臥子兄,你這,為何你會想到太子?”
陳子龍正色道:“我等雖不齒崇禎之所為,但他仍是天下正統,今日為社稷而死必定撼動天下,由他的太子繼位名正言順,且最得人心,巢民啊,我們可不能只顧自己掌權,而棄大義于不顧。”
這番話說的大義凜然,令冒辟疆、夏允彝二人一時面紅耳赤,訥訥說不出話。
高揚一直在瞪著他們,雖聽不懂具體內容,但隱約也能粗略的明白他們在討論誰來做皇帝,又聽到他們語氣中對崇禎皇帝已是全無敬意,
不禁心中大怒,想要厲聲喝斥,奈何力不從心,只能勉強撐著一口氣,憤憤的反駁道:“當今皇上英明神武,戰無不勝,你們怎敢私下造反?”
三人一起轉頭看向高揚,那眼神就像在看某種珍稀動物似的,
“想不到崇禎身邊,竟然還有如此愚忠之人?”
冒辟疆搖頭嘆道:“小兄弟,你見識不多,只知道崇禎待你好,就是好皇帝了?若是崇禎他果真英明神武,袁崇煥就不會死了,孫傳庭、盧象升也不會死,洪承疇也不會投降建虜,李自成也根本成不了大事……”
夏允彝淡淡道:“巢民跟他講這些,他也聽不懂,就說一個最簡單最明顯的,自從李闖出西安,下大同,直到現在,一路之上有多少總兵、大臣、太監爭相投降?我還聽說,就在昨天,崇禎在大殿親自擊鼓,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到朝!古往今來,人心之渙散無過于此,若是崇禎他施政得當,哪怕稍微留下一點人心,又何至于此?”
高揚大聲怒吼:“你胡說!現在陛下身邊聚集了無數忠貞之士,人人奮不顧死,已經奪回了朝陽門!陛下要消滅區區賊寇,不過翻掌之勞!”
陳子龍冷冷說道:“小兄弟!你當我們就貪生怕死么?若是為國為民,我們每一個都可以拼死一戰!但卻也不愿為昏君而死!崇禎他現在困獸之斗,回光返照罷了,就算能守住一日兩日,外面闖賊還有二十萬大軍圍城,而大明援軍,千里之內沒有一人!你告訴我們,這樣的北京城,如何守得住?”
高揚學問不高,要論講道理,哪里是這些大學者的對手,一時被堵的心火上冒,忍不住哇的噴出一口血。
陳子龍果斷說道:“我料太子此刻定在宮中,我們帶著此人,用他身上的龍袍做掩護,迅速潛入宮中尋到太子,隨后馬上從下水道潛出城外,然后馬不停蹄直奔南京!”
“至于崇禎,他一輩子剛愎自用,猜忌大臣不聽人言,就讓他‘君王死社稷’吧,以后給他上一個尊號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