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別的同學都有就業壓力,紛紛在杭州當地找了工作,瑩瑩沒有這種壓力,跟老爸講要去上海找工作,老爸聽說女兒要去上海,倒是十分的支持。
在他老爸看來,上海距離杭州很近,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寧波到杭州”與“寧波到上海”沒有什么區別,只是多了一個多小時的路程。
而且,自從上海開埠以來,就有不少寧波人去了上海,所謂無寧不成商,舊上海幾乎就是寧波商人、本地流氓的天下,上海灘有名的三大流氓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都是上海本地人,而上海灘上眾多的生意大亨,不少都是寧波人,比如,有名的海上聞人虞洽卿、上海大世界的創始人黃楚九都是寧波人。在寧波的寧波人多多少少都有親戚在上海落戶。
而且瑩瑩老爸學畫也是在上海學的,他的老師也都在上海,所以,聽說女兒要到上海去找工作,不但沒有反對,還十分支持,告訴女兒到上海先不用急著找工作,到上海先好好玩玩,還要親自送女兒去上海。
關瑩瑩覺得自己長大了,有種要出去試試的想法,堅決不讓老爸送,她要自己一個人闖蕩大上海,就像一只可以自由飛翔的小鳥一樣,她開開心心的地來了上海。
瑩瑩并沒有聽她老爹的,一到上海就找起了工作,倒不是因為生活所迫,老爸在她的銀行卡里常年保持著十多萬塊錢,常常是瑩瑩前腳花了,后腳他老爹就把錢又存上了,有好幾次,把瑩瑩都搞糊涂了,以為自己沒有花過錢一樣,所以瑩瑩并不愁生活,到上海工作,在瑩瑩的腦子里,就是為了一種夢幻一般的都市生活,所以,她很想去經歷一下。
她是學廣告的,4A國際廣告公司當然是她的首選。
在她的心里,上海的白領,就是每天穿著職業裝坐地鐵上班,晚上泡新天地酒吧。
于是,一到上海,關瑩瑩就在地鐵2號線的沿線租了一套公寓,然后,向所有的4A國際廣告公司都投了簡歷。
沒想到,瑩瑩運氣出奇的好,有家4A公司正好經歷了人事震蕩,原來的創意頭頭跳槽帶走了一大批人,正好在大規模的招人填補空缺,結果瑩瑩一到上海,就被一家4A公司錄取了。
不過讓瑩瑩有點小小遺憾的是,瑩瑩原來應聘的是“創意設計師”的職位,可是,在面試的時候,瑩瑩異常流利的英語、法語,她的氣質以及應對時的語言舉止,給面試官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面試官建議她可以重新考慮應聘的職位,他發現瑩瑩非常適合“客戶企劃”的崗位。
瑩瑩在學校里建立起來的,對廣告的觀念,做廣告的就要成為創意人員才是真正的廣告人,“客戶企劃”就是“客戶服務”,這只能算是廣告客服人員,并不是真正的廣告人。
所以,面試官給她提出建議的時候,瑩瑩糾結了老半天,她甚至不想接受這個建議,不過后來在面試官的反復勸說下,她想不管怎么樣,先進了國際4A公司再說,于是,她就答應了。
關瑩瑩一到上海,就進了一家國際4A廣告公司,這讓她那些不敢來上海找工作的同學們,都羨慕不已。
4A公司經歷,開始還是讓瑩瑩有了非常大收獲的,讓她知道了“創意并不是靠激情”,而是要靠嚴密的【策略思考】,“客戶企劃”為客戶提供的主要價值就是【策略思考】。
瑩瑩來上海之后,遇到了一系列的奇遇,學到一身的本事,之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
她學到的第一個本事,不是虎王的【開心秘訣】,這會兒她還沒有遇到虎王呢,而是在4A廣告公司接受的【策略思考】的訓練,這對她日后的成長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但是,瑩瑩自己現在并不知道這些訓練對她未來人生的意義。
因為公司一下子補充了很多新人,需要進行入職前的培訓,又因為公司剛剛經歷了人事大地震,總部對這次培訓也很重視,希望能通過培訓重新凝聚團隊士氣,重塑團隊精神,所以,組織了一次為期二周的封閉式培訓。
培訓的內容極其的豐富,各個崗位的主講人,都是全球各地分公司的頂級專業人物——平時都只在廣告雜志上才能看到的人物,并有大量的現場實戰練習。
這兩周的訓練,讓關瑩瑩覺得疲憊不堪,可是這兩周學習的收獲,遠比她四年大學的學習都要來得大,在這兩周里,讓她真正認識了什么是廣告,也讓她真正喜歡上了廣告,雖然,累得只想找床睡,腦袋里被裝得滿滿的,真正理解的并沒有多少,但是,收獲感卻是非常巨大的。
接下來的工作,卻讓關瑩瑩大大的失望。
首先,每天坐地鐵2號線上班,并不是件浪漫的事,上海的地鐵在“上、下班高峰”的時候,車廂內擁擠得就像烤子魚罐頭,所有的形象、斯文、美好、想象統統被擠得皺巴巴、汗淋淋的。
換乘出租車,又發現,上海的高架橋在“上、下班高峰”的時候,與停滿車的停車場沒什么兩樣。
其次,工作經歷與培訓建立起的美好愿景,完全是兩回事,這是關瑩瑩最大的失望。
公司經歷了人事震蕩,所有的高層、中層人員都是從大陸以外調來的,在她們的身上,感受不到任何一點在培訓中讓瑩瑩熱血沸騰的企業文化、團隊精神、策略思考,有的只有居高臨下的指令、指派,還有刻薄的指責。
創意會議中,討論名牌、說自己的服飾、包包在哪里買的,往往占據了會議的一多半時間,真正到了開會時也沒有了訓練營中那些周密、嚴謹的市場剖析與策略性分析,充斥著總監、經理們的主觀臆斷、迎合吹捧。
這讓關瑩瑩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與她聽說過的國營企業一樣?!
最后,讓關瑩瑩無法忍受的是,這些人看待大陸人的態度,永遠是一種趾高氣揚、帶有蔑視的姿態。
關瑩瑩堅持了2個月,在試用期還剩下一個月時候,她判定這家公司試用不合格。
老爸聽說她辭職了,反而告訴她,真正的上海不是在寫字樓里的,而是在它的歷史里;是在那些洋房、別墅的故事里;是在那些被稱之為“老克勒”的生活里;是在上海獨有的充滿藝術氛圍的“沙龍”里。
老爸告訴她,不要急著找工作,先住到上海人中去,去了解真正的上海,老爸這話,瑩瑩很聽得進。
瑩瑩覺得老爸說的很對,既然到上海來了,上什么班呢?先了解了解真正的上海再說,聽老爸講,最有海派味道的就是“梧桐小區”,他的繪畫老師當年就住在這里。
聰明的讀者一定已經猜到,Mary林的新房客就是關瑩瑩,Mary林第一次看到關瑩瑩,盡然想起了一個故人,這里面又有什么傳奇呢?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