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7 有效溝通

語言和邏輯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系,我們可以通過回顧語言和觀念之間的關系將其看得更清楚。盡管專家們對這個觀點頗有爭議,但我們似乎還是可以對一個只存在于大腦中的觀念不賦予明確的詞語。然而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我們試圖與別人就某個觀念進行溝通,語言就必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就如前文所述,語言和觀念的匹配度越高,溝通就越清晰、有效。

語言和觀念的匹配僅僅是溝通最基本的一步。下一步是為觀念建立連貫的陳述。如果我對你說“貓”或者“狗”,你的反應必然是靜聽下文。你一定想知道,“貓”或者“狗”怎么了?雖然你明白我說的詞語的含義,但是你不知道我說這些詞語到底是想表達什么。我僅僅是簡單地說出了詞語,但沒有說任何相關的信息。只有同時將相關的信息闡述出來,我們才可以作出積極或消極的反應。注意,如果一個人只說了一個詞“狗”,對此我們無法作出真假判斷。但是如果一個人說出某件和狗關聯的事情,比如,停車場里有只狗,我們就可對此作出真假判斷。在邏輯學中,陳述有其特定的含義,它是語言上的特定表達方式,只針對可以作出真假判斷的命題

詞語被稱為語言的基石,而邏輯的基石是命題。因為只有在命題的層面上才涉及真假問題,而邏輯本身就是發現真相并將其從謬誤中分離出來的學問。在命題易于理解的時候,我們可以輕易分辨出真假。但是,如果命題本身表達得含混晦澀,我們就會面臨雙重問題。因為我們必須先找出命題本身的含義,然后才能作出真假判斷。由此可知,清晰有效的表達非常重要。

思維混亂不可能帶來有效溝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在想什么都不明白,又怎么能夠清楚地表達給別人聽?然而,明確的觀念也并不會自動地保證有效溝通。或許我很清楚自己要說什么,但是很可能一張口就詞不達意,表述混亂。

以下是一些能夠帶來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

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你的聽眾會領悟你沒有直接表達的意思。

問題越復雜,這個原則越重要。有時,我們想當然地認為聽眾和我們一樣了解問題的背景信息,可以牢牢把握所要討論的問題,但實際上,可能很多聽眾對這些信息根本一無所知。當我們拿不準的時候,最好能清楚地講明背景信息,嘮嘮叨叨總比掛一漏萬強。

說完整的句子

邏輯中最常見的是陳述句,陳述句類似于命題。如果我說“狗”“海龜”“7月下跌的股票價格”“那座印第安納石灰巖建筑的正面”,你可能會猜測我在試圖把不同的觀念聯系在一起。但是,你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聯系的。這是因為我沒有作出完整的陳述,完整的陳述需要用完整的句子。例如“那只狗攻擊那只海龜”“7月下跌的股票價格使小王很喪氣”“那座印第安納石灰巖建筑的正面被那群流氓嚴重地損壞了”。

不要把主觀看法當作客觀現實

泰山位于山東省中部——這是個基于客觀現實的命題,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但是如果我說泰山是秀美的,這個命題就糅合了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絕不能對主觀命題的真假作出隨意的判斷,就像我們剛才所做的那樣。客觀命題的真假判斷是沒有爭議的,但主觀命題有。如果我想讓某個主觀命題被大家接受,我就必須為它做論證。

避免使用雙重否定

在西班牙語中,雙重否定用來加強語句中的否定意義。在英語中,雙重否定相互抵消,句子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有時候,這會帶來困擾,因為語句表面上聽起來是否定,但實際上是肯定。為了避免歧義,最好直接表達本意,不要使用雙重否定句。不要說,“這里不是不歡迎她來”,應該直接說,“這里歡迎她來”。

根據對象選擇合適的語言

如果你是個物理學家,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與其他物理學家討論“測不準原理”,你可以自由地運用你的專業術語。但是,如果你是在向一群普通人解釋這個原理,就必須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以方便大家理解。不要對外行人使用業內行話,溝通的關鍵是理解。溝通時最忌諱兩件事:一是對人講話態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讓人云里霧里。

這里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不了解聽眾的背景,你就無法選擇合適的語言及表達方式。因此,你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對聽眾的組成及其背景作出準確的判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葵青区| 化州市| 泗洪县| 巴林右旗| 邢台市| 射阳县| 龙里县| 桑日县| 阜南县| 萨嘎县| 青冈县| 渝中区| 桓台县| 澄迈县| 宾川县| 肃宁县| 惠安县| 乌苏市| 大港区| 红桥区| 治多县| 台东县| 湘西| 红原县| 阳朔县| 苏尼特右旗| 启东市| 霍林郭勒市| 铅山县| 青田县| 衡阳市| 乐清市| 阜南县| 麦盖提县| 荥经县| 林州市| 河间市| 剑河县| 屯留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