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自那夜后,日日陪在柳沁菡身旁,夜夜纏綿悱惻。華禧宮眾人雖是不知內情卻皆敬慕不已,因著玉春這面容皎潔,齒若白曦,終日在這宮女堆里幽幽轉間,惹得眾人欣喜不已。
“玉公公,你今日怎來這么遲啊!”玉春遠遠走來,就被一群宮女們圍住,鶯歌燕舞,聲如鶯語帶著一絲嬌羞與急切說道。
“哎喲,你們這些小東西啊!怎么這么著急啊,我這不是來了嘛?”玉春順勢將手中折扇輕輕勾起其中一位宮女的小臉,魅惑的雙眼捕捉到她眼中的期待,笑著說了句。
“玉公公,你這幾日都再陪著娘娘,怎么會想起我們這些人啊,真是的。”一位身材修長,端莊整潔的宮裝,精致細語的妝容,輕拍了玉春肩膀,嬌語綿綿說道。
“哎,千萬別這么說娘娘是主子,作為奴才不該生這些非分之想。”玉春只是輕微嘆了口氣,眼眸散發著絲絲微唉,加上他憂煩的神情,讓眾位宮女們心憂連連。
“玉公公,我們姐妹們可是心傾與你啊!若是有機會,即是與你結為對食也未嘗不可啊!”面色嬌紅,輕輕抬手與玉春視線交融,輕輕開口說道。
“是嗎?這小嘴可是甜甜的啊!”玉春聽著小丫頭天真的言語,自是爽朗的笑了。
其余在一旁的宮女也是借機表明自己的心意,一時間涼亭上,紛紛擾擾,傳來宮女們歡笑,引來了正在御花園散心的柳沁菡的注意。
“辛柳,那邊是有何人,居然如此大聲喧嘩。”柳沁菡與辛柳慢悠悠的朝著那邊走去,這幾天柳沁菡心情也歡快不少,自是話語溫柔。
“奴婢這就去去看看。”說著辛柳想要先行去涼亭處看看到底是何事引起了柳沁菡的注意。
誰知剛走一步,就被柳沁菡叫了回來,說“一同去吧!反正也是無事,陽光明媚,正好。”說完,在辛柳的扶持的緩步碎玉的朝著高處涼亭走去。
只是還未走近,一句“玉春公公,你可真好啊!”就令柳沁菡心口的火氣怒生不已。
雙目凸出,緊握的絲帕已被撕扯的皺爛不已,咬牙切齒的說道“辛柳,給我打聽清楚,究竟是何人在此糾繞玉春,今晚給本宮帶來華禧宮。”
之后,拂袖回了華禧宮。辛柳看著柳沁菡的背影,心猶有寒冰襲來,只心心期盼其他宮女可安全,搖著頭,忙跟上柳沁菡的腳步。只是涼亭處的一行人,并未意識到危險的到來。
傍晚,寒風凄凄,華禧宮時不時傳來宮女們的慘叫聲,柒寒幽深,陰森恐怖。
柳沁菡坐在主位上,優雅淑賢,舉杯品茶,一切那樣的美好。只是眼神里傳來的絲絲縷縷陰冷,盯著下方趴在地上,衣衫被血跡滲透的宮女,氣息紊亂微弱。
“你是看不起本宮,還是說本宮的話你當耳旁風?嗯?”柳沁菡起身,在宮女身旁半蹲,優手夾起宮女的下巴,笑悠悠的說道。
“娘娘,饒命。奴婢再也不敢了。”這位宮女正是中午與玉春交談甚歡的那位宮女,此刻臉色蒼白,抬手想要抓柳沁菡的衣角,只是一撮流影,幽羽綿深。
“不敢,你既然敢做,就要想到后果。辛柳,帶下去。”柳沁菡將宮女的小臉摔向一旁,對著一旁看的出神的辛柳說道。
辛柳看著宮女凄慘的模樣,終是有些不忍,差人將宮女帶出了華禧宮。
就當眾人以為此事告一段落時,又有一事讓眾人憂心不已,對玉春也遠離不已。
昨日中午,玉春與一位宮女在討論一些事情的細節,剛好被柳沁菡見到,當時柳沁菡也只是微微一笑就離開了。
過一會兒,柳沁菡招手對著玉春笑盈盈的說道“玉公公,去屋內把那軟塌給本宮搬出來。”
“是娘娘。”玉春臉連忙放下手中的事物,對著柳沁菡俯首作揖說道。
柳沁菡見玉春離開,抬手,將抱在自己懷中的貓扔向那正在給柳沁菡行禮的宮女,只是那貓咪被柳沁菡養的久了,自是出手陰辣,將那宮女的臉抓花了。
“啊!”宮女凄慘的叫聲,引來了眾人的視線,只是一眼,就連忙轉身。柳沁菡對此也只是輕輕一笑
此事無人亂傳,也不敢傳。
萬壽宮內,太后依舊在軟塌上悠悠睡著,嬤嬤在一旁貼心侍候,一位宮女將藥熬好后,端入屋內,輕聲對嬤嬤說道“嬤嬤,太后娘娘這是怎么了。時常這個時辰也醒了。”
“噓,小聲點。”嬤嬤幫著為太后掖好被子,拉著宮女出了屋內。
“哎,自從那次太后娘娘被下毒之后,身子就越來越弱了。”說著嬤嬤轉頭看著熟睡的太后,滿眼憂愁。
“是啊,以前雖說太后身子不算硬朗,但也不至于······”說著宮女與嬤嬤一同走向院內。
只是還未出門就被太醫與神醫擋住了,對著嬤嬤作揖忙是說道“嬤嬤,不知太后娘娘在不在。老臣有要事稟告。”
嬤嬤忙是俯身行禮說道“太醫,神醫請等一下,老奴去請示一下太后娘娘。”
兩人對著嬤嬤微笑俯身以表謝意。
嬤嬤走進屋內,輕拍著太后的肩膀,微微開口說道“娘娘,娘娘,太醫來了。”
“嗯?那便請進來吧。”太后在嬤嬤的輕呼下悠悠轉醒,慵懶的半倚著軟塌說道。
嬤嬤出屋將二人請了進來,行禮完畢后,神醫也說明自己的來意“娘娘,現在貴妃與您的身體已安好,草民也沒有留下來的必要,想要繼續云游了。王太醫的醫術也精進不少,一般的疑難雜癥對他來說綽綽有余。”
太后聽著神醫之語,也知神醫此次離去的決心已定,自己的挽留也沒有必要了,開口說道“辛苦神醫這些時日的操勞了,皇帝也給了你不少賞賜,哀家不多加言語。即是如此,那你就安心離去吧。”
“謝太后娘娘。”神醫雙膝跪地,對著太后恭恭敬敬行禮之后,俯身緩步離開。
太后看著神醫與太醫離去的身影,也有些惋惜,起身,在嬤嬤的攙扶下,去了佛堂,靜心禮佛。
嬤嬤見狀,也與太后一同在佛像前跪拜,雙手合十,為大燕子民祈福,為大燕繁榮昌盛祈福,為遠在戰場的洛杞,段笙月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