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不是他罰的張文在外面跪著嗎?
“看你一臉驚愕的樣子,看樣子是還不知道這事兒了?”陳正池替她倒了杯茶,“當日羅生拿著一個方子,說是要換我學生的一個名額,當時我還不以為意,薄薄的一張紙,能做什么?”
張青挑了挑眉,那個時候他們和陳正池根本搭不上關系,想讓他收張文為弟子,根本比登天還難。
張青實在是不想讓張文錯過這么好的一個機會,便寫了一張煎鹽和曬鹽的方子。
這個時期的大多數鹽,都是鹽井底部刮起來的,所謂曬鹽和煎鹽。
根本聽都沒聽過,張青當時也只是想試試而已,不行就算了,把張文送到官學去,她也不缺這個錢。
“難不成是方子有問題?”張青皺了皺眉,可是最近的鹽價下降許多,張青還以為是自己的方子被用上了。
陳正池搖了搖頭,“方子沒問題,只不過人有問題。”
張青心下咯噔一聲,張文來路不明!
以前第一次見到張文的時候,張青就懷疑過,張文一副大家氣度,可能是哪家的破落公子,但是礙于不想問人家的往事。
張青一次都沒有問過,張文從來沒有說過。
“人?”張青睜著無辜的大眼睛:“我弟有何問題?”
陳正池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這茶如何?”
“好茶。”張青重復剛剛的話,陳正池在試探她,一個小小的姑娘寫出這樣的方子,實在很難讓人不生疑。
所以他說的人有問題,根本就不是張文,而是指她自己。
“與茶之道,張姑娘可有造詣?”陳正池的雙眼目露精光。
張青頭皮一炸,果然來了。
“小女子一個鄉野村婦,與茶之道并不熟悉。”張青手法熟練的沏了一杯茶:“茶好喝,就是好茶。”
陳正池瞇了瞇眼睛,眼前這名女子,不過摽梅之年,當日她寫出制鹽之法。
他也是將信將疑,但是多少人吃不上鹽,富一些的人家鹽都是省著吃的。
再窮一些的甚至只能用醋布來煮東西,如果能用上那方子的方法,產鹽量將提升五倍不止。
那方子他派人連夜送往京都,而后實驗過之后,竟然真的的有用。
圣人甚至說,要封想出此法的人為侯爵,但是眼前這名女子連面都沒漏,就直接拒絕了,說自己是個鄉野村婦。
本朝苦鹽以久,連海河道因為運鹽發生了多少械斗事件,為了此事而死的百姓與官兵,不計其數。
可是想出解決方法之人,居然不貪名不貪利,只是要求他收下這個學生。
今日一見,倒是與鄉野村婦有所不同。
“茶好喝就行。”陳正池呵呵的笑了兩聲:“這倒是有趣。”
“茶這東西,無論是牛嚼牡丹,還是細品慢飲,最終服務的還是人。”張青垂下眼眸,看著桌上剩下的雀舌:“因為人才是根本,所以茶好不好喝都不重要,它們是茶而已。”
“人才是根本?”陳正池意味深長的重復了一句。
張青頓覺自己說的太過趕緊閉嘴,萬惡的封建社會,可不能接受這么先進的思想。
陳正池叩了叩桌面:“繼續。”
就算他讓張青繼續,張青也不敢多說啊,這要是隨便說錯一句話,那可是真的會砍頭的。
她可不想讓自己死的首身分離。
見張青沉默白眼,陳正池咳嗽兩聲,:“今天我們說的所有話,不會有第三個人知道,張姑娘可以暢所欲言。”
“小女子鄉野村婦,也就只能說些粗淺的道理,說多了怕臟了陳先生的耳朵。”張青開始打太極拳,打定了主意不在多說什么。
陳正池哈哈大笑:“你可比你的弟弟,有趣多了。”
“您也比我想象之中的,更加風趣。”張青自進這道門,和陳正池開始談話時候,就一直處于心口狂跳的感覺,生怕說錯了一句話,就惹出禍事來。
陳正池見張青不想再談,只得放他離開:“我會在這兒停留三天,你帶張文回去,讓他想清楚。”
張青挑了挑,看樣子不是陳正池嫌棄張文,而是張文不想跟著這個老師?
“三日后小女子定然將張文送回來。”張青認真的看著他。
她走出門,天空之中已經細雨蒙蒙,張文和羅生都站在雨幕之中。
兩人的衣服都是濕答答的,羅生上前一步“老師他沒有為難你吧?”
“臭小子!”房門猛然被打開,陳正池氣的吹胡子瞪眼睛。
張青笑了笑:“陳先生人很好,小女子三日后再來拜訪。”
羅生朝陳正池一拜:“恩師,我去送送他們。”
說著從角落,抓起一把傘追上,“張姑娘等等!”
她在鎮口租了一輛馬車,兩人冒著雨緊趕慢趕的回了家。
張青兩人回到家時,已經到了暮色四合,細雨蒙蒙將兩人已經淋的滿身是濕。
“文兒?”張氏迎出門,張氏不可置信的看著濕答答的兩人。
“娘,有熱水嗎,我們先洗澡。”張青急急忙忙的進門,“我都快凍死了!”
“哦。”張氏有些懵,轉身去收拾東西。
張文站在院前也是一臉懵,“這是咱們家?”
張青笑著拉他進來:“當然是了。”
兩人洗了澡喝了姜湯,又去吃了飯,張氏才算是回過神。
“文兒,你怎么回來了?”之前張青說過,游學一事沒有幾年,根本不會回來。
跪了一天,張文吃飽喝足才算是回了氣,看著滿屋子的人。
“這些是……?”張文疑惑的看向張青。
“這是顧靜秋。”張青指著張橙:“這個是……”
“我是她哥哥。”張橙快速的回答。
張文:“……?”
“這是我弟弟。”張青面無表情:“這是張橙,暫住在我們家,不用管他。”
張橙:“……”
今天也被妹妹嫌棄了呢。
“文文。”張青面容嚴肅,“跟我來書房一趟。”
直到現在,她還不知道,張文到底為何不想跟著這陳正池了。
張文沉默的跟著張青,走進書房,暖色的油燈帶來幾絲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