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巴頓的策略

戰后第三天,也就是日暮月12號,巴頓公爵和索倫公爵在哈楊的邀請下在諾多首府裂谷城舉行會談。

對于這場會談,哈楊的意愿最為強烈,他很早就想與巴頓恢復商貿往來了。

雖然是巴頓促成第二白沙王國解體,也是巴頓默許希爾刺殺哈楊,但哈楊現在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在未來遠洋海運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擴大國內產品的市場,而在舊大陸,除卻艾特、希爾和巴頓,其余各國多多少少與諾多有商貿往來,所以接下來開拓的方向巴頓是最合適的下一個目標。

除卻商貿,政治上同樣意義重大。

于諾多而言,多一個相對友好的鄰國便少了一個相對抱有惡意的鄰國,有助于改善國家周邊的安全。

再者同樣幫助到了羅斯人,讓他們欠下一份人情,因為即便巴頓左右逢源,對于羅斯人來說也比成為希爾的鐵桿盟友來得更好些。

最后同時這也是一個預防措施,現如今諾多的進出口都要經過索倫本土或者他們近海,這在當下索倫一蹶不振的情況下自然無妨,但如果索倫依靠諾多發展所帶來的紅利而恢復實力——這是幾乎可以預見的事情,那么一旦對方野心又膨脹,那就可以以此來要挾自己。

而如果與巴頓打下一個合作的初步基礎,那么以后為了應對索倫的要挾,雙方關系升溫會變得簡單一些。

對于索倫而言,原本并不想談什么,畢竟在邊境抓到的俘虜以及從埃弗利伯爵身上拷問出來的情報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巴頓就是幕后支持者,里力度之大就差點直接軍事占領了。但在哈楊的勸說和羅斯駐軍總司令的要求下,索倫公爵還是勉強發了封信,希望與巴頓在裂谷城會談以化解雙方關系中的障礙。

至于巴頓方面,原本哈楊在戰事結束的當天就又聯系了巴頓公爵表達開啟對話的意愿,解凍這三個月以來僵持的關系,但巴頓方面猶豫到昨晚才最終答應下來。

顯然他們內部是有不同意見的,這其中原因比較復雜。

總體來說,巴頓內部對于解凍關系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希爾派和搖擺派這兩派。

希爾派表示不愿破壞與希爾剛剛建交的友好氛圍,為首者是馬克爵士,他是一名大商人,在第二白沙王國解體后,巴頓站在希爾一邊,雙方關系迅速升溫,經貿往來增加,這其中馬克爵士便是幫希爾游說出力最大者,同時也是受益最大者——他創辦的冶金廠本來瀕臨倒閉,但和希爾合作后,對方不僅將其納入魔能動力機的零部件供應商,而且還投入大筆資金幫助他改造廠房并收購同行,當下他的工廠已經是巴頓國內冶金行業的龍頭老大。

像馬克爵士那樣從希爾與巴頓關系升溫中獲得市場或者投資的人便是希爾派中的一份子,他們擔心和索倫以及諾多關系解凍哪怕是非官方的往來都會招致希爾人的不滿。

而搖擺派則不同,他們是王國解體后的受損者,基于當下大環境他們雖然不想也很難改弦易張,但至少彼此關系不要搞得太緊張。

這其中為首人物則是巴頓公爵麾下的多位大臣,他們從政治利益出發,本國與索倫和巴頓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型版的三國,關鍵是拉一派打一派而不是和兩方對抗,這樣肯定會吃虧,同時面對兩方的威脅壓力很大,而且希爾能不能從新大陸回過頭來支持自己還是兩說。

除卻以這些大臣為代表的高官,王國解體前就在各公國之間做商貿的人在解體后不僅損失了諸多財產,還失去了在索倫和諾多賺錢以彌補損失的機會,更關鍵的是等他們回過頭來想在希爾或者艾特這樣的國家開拓市場,總是因為這里或那里的原因而失敗,在各地都碰壁后,他們開始懷念此前的日子,而且和諾多、索倫關系緩和也意味著可能能與多瑙、奧蘭乃至羅斯開始交往,所以要求恢復往來尤其是商貿往來的呼聲很高。

至于軍方,軍方的控制者是巴頓公爵。實際上從對支持索倫南方兩伯爵獨立不太感冒到后面親力親為的轉變就能看出他的態度,這一開始不太感冒是他的真實想法,而后親力親為明面上是支援希爾,但實際上他想以此為籌碼和索倫、諾多恢復商貿關系。

這背后的原因很簡單,與希爾建交后國內更多的是受損,而非受益。

原本巴頓公爵的想法和希爾派一樣,認為希爾富裕的國民能讓本國商人受益無窮,可結果本國的高附加值產品到對方市場上壓根沒有什么競爭力。成本高的賣不出去,成本有優勢的質量比不上,真正能賣的只有些原材料,比如木材、糧食這些,甚至就連本國的魔晶在他們市場上也不太好賣,因為對方本土的魔晶雖然價格稍高,但品質要好些。至于希爾承諾的開放海外殖民地給他們,要不就是互相推諉,要不就是明里暗里設置障礙。

在本國受損的同時,希爾人卻大賺特賺。

比如本國引以為傲的紡織業,在希爾的傾銷下大量人失業,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競爭不過他們,紡織業的機械化就源自于希爾,這方面他們有更好的機器。

又比如本國剛剛仿制成功的魔能動力機,也因為工藝不成熟而敗給希爾人,大量投入的資金為此打了水漂。

這樣一來底下的人,尤其是自己的親信、親戚抱怨連連,巴頓公爵也頂不住壓力。

所以現在巴頓公爵雖然內心依然在挺希爾,但換了一種方式,他想以一種借力打力的方式要求希爾讓步——如果希爾人再不讓步,那我就和別人好上了啊。

這種想法也是剛剛成形,所以巴頓公爵花了偌大的力氣去說服希爾派,好在這種方式符合兩派的共同利益,所以最終得以實現。

既然巴頓內部統一了意見,而索倫、諾多有這種需求,所以12號在裂谷城會談總體還算順利,遇到的障礙主要是巴頓公爵總是想多貪點好處,而且拿到一點便又要一點,得寸進尺,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

會議大部分成果都集中商貿方面,比如巴頓允許諾多的自行車進入國內銷售,而諾多則允許進口對方的紡織品。期間哈楊還讓巴頓公爵參觀了本國的打字機、復印機等新式產品,但由于專利方面這些人得寸進尺,故而只談攏了部分。

其他像索倫要求將彼此原本的大致邊境明確下來這種政治上的問題巴頓避而不談,故而這些方面唯一稱得上是成果的是從法律上確定第二白沙王國解體,至于是解體后如何償還此前的外債,財產是否要歸還,彼此分歧太大。

對此哈楊倒也不急,他所看重的目前也只是商貿,至于其他方面,不還是要看誰拳頭大,既然當下分不出高下,那就日后再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治县| 彭阳县| 英吉沙县| 咸丰县| 剑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开阳县| 棋牌| 凤台县| 惠州市| 葵青区| 鹿泉市| 大荔县| 五常市| 石城县| 石林| 平安县| 花垣县| 如东县| 游戏| 蒲江县| 岑溪市| 黑龙江省| 积石山| 内黄县| 南投县| 三亚市| 建德市| 利川市| 马龙县| 霍林郭勒市| 岫岩| 桦甸市| 南雄市| 湟中县| 淄博市| 林芝县| 丰镇市| 赣州市| 福安市|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