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兄弟相談
- 漢帝劉協:穿越當天,董卓被殺
- Pat.Star
- 2251字
- 2023-08-05 21:15:13
“人事即政治。”
等王允走后,劉協帶著失望的心情返回宣室殿后寢,躺在床榻上準備想其他的方法。
突然間,他想起了前世B站上那位叫“渤海小吏”的up主在視頻里多次強調的一句話。
“在政治生活中,人事變動意味著其背后的收權、放權與平衡?!?
對于此時的劉協來說,當務之急的便是拉攏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通過他們完成對王允的制衡,繼而獲得親政的權力。
只不過現在的王允憑借著誅董的威勢,地位超群,朝中眾臣莫不服膺,起碼表面上是這樣的,除非真的觸犯到他們的利益。
究竟從何處開始破局呢?
帶著這個問題,劉協結束了穿越后第一天的生活,進入了夢鄉。
自朝廷遷至長安后,就對未央宮多有修繕。除了幾座重點的殿宇外,整個未央宮依舊有些破敗,破敗到不僅僅擋不住風雨,更藏不住宮中發生的任何事。
短短一天之內,不斷從宮中傳來的消息震驚著長安城內的官員和百姓們。
董卓被殺、蔡邕入獄、小皇帝與司徒王公出現了爭執,尤其是最后一件事讓許多了解蔡邕入獄經過的官員多了一份心思與猜測。
北闕甲第,長安城中除了皇宮最為尊貴的地方,住在這里的無一不是朝廷高官、權貴以及皇室宗親,這其中就包括前將軍、郫侯趙謙的宅邸。
夜色降臨,在這個本該休息的時辰,躺在床上的前將軍趙謙正與其弟侍中、江南亭侯趙溫交談。
趙謙兄弟二人出身蜀郡趙氏,其祖父趙戒官至太尉,叔父趙典官至衛尉。
其家族雖比不過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這樣的四世三公大族,也略遜于龍亢桓氏這種專治經典的帝師家族,但在蜀中也算的上豪門了,因此趙氏兄弟在出仕為官后,也算的上順風順水。
尤其是趙謙此人,早年為汝南太守之時,就曾參與到絞殺黃巾軍的隊伍中,后憑借功績進入朝廷任光祿勛。董卓在時為了借趙氏在蜀中的影響力壓制益州牧劉焉,任命其為太尉,又代理車騎將軍。
再后來因病改任前將軍,領兵出擊河東、上黨一帶的白波賊,解了董卓的困境,因功進封郫侯,深得董卓的信任。
一切的原因最終還是因為趙謙手里有一支五千人左右,實力不可小覷的軍隊,這支軍隊的士卒是趙謙從蜀中招募的叟兵,跟著他東征西討,可謂是軍中悍卒。
無論從家世、聲望,還是手中的實力,趙謙兄弟二人都是絕佳的盟友。
但是在王允組織這次謀劃之中,偏偏忽視掉了趙謙,寧可選擇掛有同鄉之名,實則只是一名武夫的呂布作為軍中外援,也不選擇他趙氏。
“兄長,看來這王子師并沒有把我兄弟二人放在眼里啊?如此大事都不肯告知我等?!?
趙溫看著神情低迷的兄長,滿臉擔憂的說道。
今日,同為侍中的趙溫在得知董卓就戮之后大為吃驚,等安排好暈倒的皇帝,便借口來到了兄長趙謙家中將消息告訴他。
得知消息的趙謙在初步想通這其中的關節后,萬分惱怒,竟急火攻心,加之本就有病在身,也昏了過去,直到傍晚才恢復過來。
“哼,你還沒想通這其中深意嗎?”趙謙還是有些氣惱,“正是他王子師將我倆看在眼里,才忌憚我們,不肯與我們合作?!?
趙溫聽到兄長的解釋,這才反應過來,“我原以為王允是看我們與董卓走的近,才輕視我們,不讓我們參與到謀劃之中?,F在看來,是忌憚我們手中的兵啊!”
董卓死后,王允令呂布收攏京兆三輔的各路兵馬,除了皇甫嵩的舊部之外,唯獨沒有動趙謙手里的這支叟兵,也導致這支軍隊成為了長安城附近獨立性很強卻又不容忽視的軍事存在,也成為趙氏兄弟的依仗與底牌。
“如果不是有這支兵在,恐怕我們就是明日的蔡邕,看來我們要早做打算了!”
二人雖然沒有出門,但是還是聽說了發生在尚書臺的事,態度強硬的王允不由分說的扣罪于蔡邕,并逮捕入獄,使得那些曾經依附于董卓的官員人心惶惶。
“兄長,那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趙溫一向跟隨自己的兄長,自己這個侍中還是董卓看在趙謙的功勞上任命的,在此關鍵時刻更了解兄長的想法。
趙謙靠在榻上咳嗽了兩聲,趙溫連忙起身拍了拍他的后背,“我想接下來朝廷人事變動頻繁,王允定會接著自己誅董的功勞任命自己的親友,占據朝廷上下關鍵職位,把控朝政。他這一行為勢必會引起其他參與到誅董謀劃人員的不滿,特別是弘農楊氏。
我們只要讓王允與弘農楊氏、還有關西士族們的關系決裂,到時候自然會找到對我們有利的時機?!?
趙謙對王允看的很準,更對朝中各派系的利益訴求了解。
“那我們具體又該怎么做呢?”
“不用著急,現在有了讓他們決裂的引子了,那就是蔡邕!”
說到這里,趙謙捋了一下胡子,終于露出了一絲微笑。
坐在床榻一旁的趙溫聽了若有所思。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通傳:“家主,劉長史有要事稟報!”
劉長史是前將軍的幕僚,也是自趙謙征討黃巾的老部下,深受他的信任。
“將軍,君侯?!眲㈤L史進入室內,先對趙謙作揖,看到趙溫也作揖行李。
將軍是對趙謙說的,后面的君侯是對趙溫的尊重。
“什么事?”趙謙看向劉長史,開口問道。
“將軍,剛剛屬下從城外兵營進城便聽到有人議論皇帝與王司徒前不久在宣室殿發生了爭執,最后兩人不歡而散,王司徒出宮時臉色極差!”
“哦?還有這事?那又聽說兩人因何事產生了爭執?”趙溫站了起來,問道。
“回君侯,這個屬下到不清楚。”劉長史也沒打探到具體的原因,只是先回來稟報。
“劉長史辛苦了,你先回去休息吧。”趙溫有些越俎代庖,替兄長回了話。
“諾!”
等劉長史走后,趙溫看向兄長,“陛下對王允一下尊敬有加,今日竟出了這事,令人有些捉摸不透?!?
趙謙也有些迷惑,這段時日自己因為身體的原因,再加上董卓掌權,朝政廢弛,他便很少出門,對小皇帝的印象也有些陌生了。
他剛才對朝廷格局的分析,現在又開始變得有些撲朔迷離了。
趙謙看著趙溫,鄭重說道:“子柔(趙溫字),明日你當值之時務必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打聽清楚!”
趙溫也意識到了事情的怪異,這個時候小皇帝居然站了出來,難道有人在背后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