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謀劃順利
- 漢帝劉協:穿越當天,董卓被殺
- Pat.Star
- 2398字
- 2023-08-16 21:55:05
其實楊琦自宮門打開時就已經來到了未央宮,只是在聽說皇帝還在休息,便一直在東殿等候。
在得知皇帝用膳完畢后,楊琦直接前來求見,準備向皇帝傳遞昨晚楊氏商議出的決定。
“侍中臣琦拜見陛下!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楊公來了!你剛才可聽聞宮外傳來的聲音?”劉協看向落座在一旁的楊琦,開口問道。
楊琦如實回答道:“臣剛才在東殿也聽到了喧鬧聲,不過卻不知這喧鬧聲因何而起?”
“朕也是剛得知原來是征西將軍已經攻破郿塢,并已將董卓全族斬殺,不日將攜帶董卓私藏返回長安。”
楊琦點了點頭回應道:“原來如此,郿塢的董卓余孽已除,那么京兆三輔之地將不會再有董氏的威脅。這么說確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的事!”
“不過郿塢位置關鍵,是防范隴西羌人襲擾的駐軍要地,如今被朝廷重新拿下,你覺得何人可前去鎮守呢?”
楊琦知道朝廷歷來都會設立護羌校尉一職,秩比兩千石,治所不定,主要是來安撫羈縻尚未歸附的羌人部落,同時也有防御隴西羌人的襲擾的用意,也算的上一重要崗位。
皇帝這時候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楊琦一時間無法判斷,正在他準備回答時,卻又聽見皇帝說道:“如今三輔之地(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已無董卓余孽,主要的軍隊都掌握在呂布,不,王公手里,這次皇甫嵩攜勝歸來,王公聲望恐怕又要高漲很多!”
楊琦默然,是啊,再這樣下去聲望日隆的王允在朝中那就真的無人可以抵擋了!
難道朝廷里真的會再出現一個霍光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楊氏又將會面對怎樣的一個局面?
不!
絕不允許!
不過楊琦決定還是要看看皇帝對王允是怎樣一個態度,隨即又想起當日皇帝與王允的爭執,應承道:“陛下所言極是!如今朝中事務歸于王公一人決策,再加上長安附近軍隊也在都掌握在王公手里。即使面對尚在陜縣、澠池據守的牛輔、董越這些涼州殘部,也可以游刃有余,再說有皇甫嵩這樣沉穩冷靜的老將軍,又有武力超群的呂布,到時候聯合關東諸軍,前后夾擊,那些涼州兵必敗無疑!”
聽到楊琦的回應,劉協輕笑了一聲,隨后又鄭重說道:“皇甫老將軍還是可用,只是我怕這三年被董卓的針對與打壓,磨滅了老將軍的心志啊!”
楊琦聽完皇帝的話,便知道皇帝不愿意就因為一次奉王允之名絞殺董卓族人就把他歸入王允一派,也且還有啟用皇甫嵩的意思。
想到這里,楊琦不禁又對皇帝高看了一眼,也不敢輕易把皇帝當成同齡孩童來看。
“楊公,如今長安附近絕大多數的軍隊都是原來董卓的降兵,也有一部分是在洛陽改編的西園軍和車騎將軍何苗的部下,可謂是成分復雜,統屬混亂,更還有胡軫、楊定這樣的半獨立的軍閥,有何戰斗力可言,而統領之人呂布出身主簿,憑借武力才走到如今的地位,讓他去統率三軍,討伐牛輔、董越等人,我看勝算渺渺!”
劉協耐心向楊琦解釋道,“更別說關東諸軍,目前正在互相攻伐,搶奪地盤,那里還有閑心出兵西進,為國討賊?”
“如今看來牛輔、董越這些人也只能是以招降為主,再輔以軍事壓力。這樣下來,朝廷就可以以最小的代價解除涼州兵患,朝廷也可以以關中為根基,重整朝綱,整頓軍隊,隨后安定天下。”楊琦繼續加了一把火,說道。
劉協看著遠處的宮殿,感嘆道:“這也是我想法啊,只可惜王公不這樣想啊!王公覺得這些人縱兵禍亂地方百姓,搶掠士族,罪大惡極,堅決不能赦免!”
“其實這些人完全可以等他們投降后徐徐圖之,剪其羽翼后再定罪也不遲,何必如此固執呢!”
這也是劉協內心的真實想法,像牛輔、郭汜、李傕、胡軫、楊定這些人都是一些難以馴服的武夫,不堪大用,早晚都是要淘汰處理掉的。
等再過幾年,那些在三國時代大放異彩的人物將會紛紛登場,及早布局,何愁沒有人用?
要想有人用,那就得有用人的權力!
“臣與陛下的想法倒是相似,只是如今朝廷之事在王公,誰又敢不從呢?”楊琦一臉無奈的說道,“就在昨日王公就作主任命數十名自己的鄉黨親族,把持著朝廷及三輔地區的許多要職,太尉馬公聽了王公如此行事,險些傷了身子!”
“誰能想到王公竟會變得如此侍功自傲,固執己見?朕也是為漢室命運所憂慮,便在當日執意見王公詢問招降涼州士卒之事,沒想到被無情拒絕!為了不眼睜睜看著王公將朝廷帶入深淵,朕決定要親臨朝政,讓王公回頭,莫作悔事,成為朝廷的罪臣,楊公愿助我否?”劉協來到楊琦面前,看著他說道。
楊琦見皇帝都已經說的這么直白了,也不再回轉,“臣鄙陋之軀,無才無德,竟受陛下如此看重,不勝惶恐,臣雖不才,愿為陛下驅馳奔走!”
劉協見狀連忙扶起楊琦,熱切說道:“如今正是匡濟漢室的時候,僅憑我一人,又如何濟天下,今得楊公相助,令朕欣喜不已!公可為朕之留侯也!”
留侯張良,這是一個令兩漢無數士人所仰慕的對象。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楊琦在聽到皇帝以留侯張良與其相期許,內心奔騰,隨后他整肅容貌,對劉協深深一拜,以示臣服。
一切都水到渠成,楊琦達到了這次朝見的目的,劉協也得到了楊氏的臣服,皆大歡喜。
這邊楊琦也迅速進入了留侯張良的角色之中,開始為劉協出謀劃策。
“陛下,如今王允聲望雖大,但是也不是到了不可抗衡的地步。臣擔憂的是軍隊,如果我等手中無兵,即使在朝堂局勢中占有優勢,終將功虧于潰。”
劉協聽了楊琦的禁言,心中也是十分欣慰,這個留侯暫時還是合格的。
“這個楊公不用擔心,別忘了長安城中還有一支不屬于董卓的軍隊。”劉協面露微笑的看著楊琦,輕聲說道。
看到皇帝的表情,楊琦也意識到楊氏也許不是第一個投靠皇帝的,看來皇帝謀劃比他想象的還要深。
劉協開口說道:“我已經決定讓中郎將徐榮前去整頓那支叟兵并編入羽林軍,這也是得到了前將軍的同意的。楊公,令弟如今已升任尚書仆射,有擬詔,用印之權,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朕決定明日早朝宣布!”
徐榮,這位來自遼東的武將,先后在西園軍和董卓軍中效命,帶了長安后就被委任看守宮門,后不經意的結識了奉車都尉王斌,便被推薦給了皇帝。
對了,昨日看守宮門的便是徐榮和他的手下。
“謹諾!”
“還有任命原鳥擊都尉楊儒為護羌校尉,鎮守郿塢,朕會擇日宣布!”
楊琦一震,沒想到皇帝對他楊氏的器重不同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