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朱景的北伐大計劃!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為大明國師
- 大奉不良人
- 2060字
- 2023-07-10 12:00:00
徐達聽到朱景對于王保保的評價,也是若有所思。
說實話,他對于這個王保保,內心之中有敬重,但更多的則是遲疑。
因為交手過一次,發現這家伙有點軍事才能,但是卻沒有真正的能夠堅守自己的本心。
不知道這次能不能給自己帶來驚喜。
反倒是朱元璋則是臉色因為朱景的話,變得無比的凝重。
朱元璋可以懷疑任何人,但是他從來不會懷疑朱景的話。
既然朱景給出這么高的評價,那就說明,這個王保保比想象當中還要厲害的多。
沒記錯的話,這次第二次北伐,徐達可是在王保保手中吃了大虧。
雖然后面朱元璋強行讓史官記載,這次北伐勉強也算是大捷,但后世很多人卻已經清楚這次北伐真正意義上是失敗的。
不管是對于大明王朝來說,還是對于徐達個人而言,都是失敗的一次北伐。
就在這個時候,朱景卻忽然挑眉,沖著朱棣和徐妙云等人嘿嘿一笑。
“當然,除了我說了的六個階段之外,想要成為名將,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運氣!”
“說起來可能有點無厘頭,但是真的在我看來也算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比如你萬事俱備,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忽然染上了瘟疫,或者被冷箭射死,那真的就比竇娥還要冤枉。”
“什么抱負,什么天才軍事能力,都無法展現了!”
“就算是在史書上,也只會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因病暴斃或者被暗箭所傷,其人具體情況不詳。”
“那就徹頭徹尾的成為了傳說當中的悲劇!”
朱棣:......
徐妙云:......
徐達:(ΩДΩ)!!!
朱元璋則是露出一了一副耐人尋味的笑容。
眾人本來聽著朱景一本正經的科普著如果該成為真正的傳奇名將,結果到了這個時候,忽然來了一個神轉折。
因為運氣不好,突然暴斃,多少有點讓人唏噓,但是更多的讓人聽著就是莫名的喜感。
“哈哈哈哈哈,先生,你雖然說的很嚴肅認真,但是莫名的我卻覺得相當有趣啊!”
“先生,你以后可以多教導我們嗎?”
“感覺聽你的,比那些大儒們要強太多了啊。”
“每次聽到他們之乎者也,忍不住的就想要睡覺,根本聽不進去。”
“就算是勉強聽,也是聽的頭昏腦漲。”
徐妙錦則是聽到朱景的話之后,肆無忌憚的開懷大笑起來。
眾人仿佛是被徐妙錦的大聲歡笑所感染,也都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朱景則是非常認真嚴肅的沖著眾人說道:
“想要成為名將,真的非常困難。”
“名將之路注定是一條艱苦的倒庫,非大智大勇,大吉大利之人不能為。”
“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在變化無窮的戰場之上,想要成為真正的名將,就必須一次次的在殘殺當中幸存下來。”
“看著你的敵人,你的朋友,一個個死去,忍受著無盡的痛苦。”
“在戰爭之中學習戰爭,成長,努力獲取那不為人知的奧秘和規律。”
“經歷過無數次失敗,有勇氣從無數士兵的尸體上站起來,去打敗對手!”
“這才是真正的名將之路,一條痛苦,孤獨,血腥的道路。”
“在這條路上,能信任和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只要能夠走到終點,那么光榮,勝利,榮耀都會在那里等帶著你!”
“當然想要成為名將,不是人人都可以。”
“所以有的時候,做個普通的老百姓,每天朝九晚五的,沒什么不好。”
聽著朱景最后總結發言,歡笑的眾人再次沉默起來。
過了許久,徐達才幽幽的沖著朱景拱手施禮道:
“先生,大才!”
這一刻,徐達才在內心之中開始真正的認可朱景。
當然,他內心之中也并非是完全認可,只不過是現在已經非常篤定的相信,朱元璋找的這個少年國師是經得起考驗。
朱元璋則是摸著自己的胡須,非常驕傲的仰頭,沖著天空笑了起來。
大明朝有朱景這樣文武雙全的國師在,萬世不朽基業真的穩了。
這次對于北元余孽的第二次北伐,朱元璋和劉伯溫內心是不同意的。
因為北元還保留著強大的實力,更重要的是,經過王保保的整頓,北元的軍事實力相比之前更進一步。
只不過朱元璋對于這次北伐,不是依靠著兵法和判斷,而是天生的軍事直覺。
但是滿朝文武和徐達,則是雙手贊成這次北伐。
因為在徐達看來,王保保雖然有能力,北元軍事實力也提升不少,但是不足為懼。
大明朝的軍隊實力也在這些年有了充分的成長,自己和李文忠,馮勝等人也都有了十足的成長。
雖然后來事實證明,劉伯溫和朱元璋是對的。
劉伯溫神機妙算,名不虛傳。
他的判斷也完美詮釋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朱元璋預判對則是證明了,他能夠獲得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絕無半分僥幸。
但是現階段面對滿朝文武和徐達的不停上奏,朱元璋身為大明的國君,他沒有辦法再像之前示弱于人。
大元朝已經被滅了。
如果大明軍連北元余孽都打不過,實在是沒有任何的臉面可言。
這次出征之前,朱元璋和徐達就擬定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北伐計劃。
徐達為征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各率領五萬人,分三路出征。
徐達坐鎮中路,出雁門關進攻和林,并且沿途不斷宣揚,要把王保保和北元皇帝趕出老家。
只不過這只是一個詭計,他真正的目的是引誘王保保和元軍出戰,在野戰當中殲滅敵人。
當然這個計劃的前提也說明了現在明軍的實力非常強大,可以強大到跟元軍在野外決戰。
李文忠為右路,出居庸關經應昌靠近和林,在徐達軍與元軍在野外決戰的時候,出其不意的發動攻擊。
一來是跟徐達合擊元軍,二來則是切斷元軍后路。
馮勝則是作戰西路,出擊甘肅。
只不過馮勝沒有固定的戰略目的,只是起到疑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