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朱家皇帝好戰的根本原因在于......
- 自爆穿越,朱元璋封我為大明國師
- 大奉不良人
- 2147字
- 2023-06-29 20:00:00
不得不說,朱元璋任何時刻,面對外族的入侵,第一反應跟朱棣差不多,都不是談和,而是直接御駕親征,滅了對方。
這就是朱家骨子里面的好戰基因。
后世很多人都說大明朝的皇帝,為什么面對外敵入侵,都那么好戰,血性。
這些朱家子孫是遺傳于朱棣,實際上卻真正的根源在于朱元璋。
因為朱元璋出身貧苦家庭,在二十歲之前每天還在為生機問題發愁。
那個時候,就養成了他好狠打斗的性格。
只要有人跟他搶糧食,那就只有一個字:打!
后來建國之后,雖然自身條件改善許多,但對于他而言,面對那些想要侵犯大明疆土的外敵,那就相當于是來奪他朱元璋的命。
當然不會跟他們客氣,不服就打。
朱棣也是莫名的被自己的父皇情緒帶動著,點頭應和道:
“沒錯,一幫蠻子而已,不用父皇出手,讓我帶幾千兵馬,一個月就把他們全部滅了。”
朱景則是有些尷尬的笑了笑,看著這對好戰的父子,一時之間竟然有些恍惚。
在華夏漫長的歲月歷史長河當中,朱景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哪個朝代的皇帝,能夠像老朱家這么好戰。
不管是朱元璋,亦或者是朱棣,還是后世朱瞻基,朱厚照等之流,還真的各個都是領兵打仗的好手啊。
朱景也因為太過于主觀代入,所以壓根就沒有考慮過老朱家體內的好戰血脈因子。
“先生好像不太相信我們?”
朱棣看著一臉詫異的朱景,小聲的反問道。
朱元璋也是莫名的挺直了腰板,非常直爽的笑道:
“先生,如果說你讓老四給咱考取個狀元,或許咱自己都不相信。”
“但是讓老四帶兵打仗,對付區區吐蕃,一個月,咱老朱還真的非常信心他做得到。”
朱景則是嘴角微揚,幽幽的笑了笑道:
“我當然相信燕王,我更相信老爺子。”
“如果你們兩個真的親自帶兵,小小吐蕃當然能夠拿下。”
“可是你們能夠確保直接他們全滅了嗎?”
“想想前元余孽,你們不光沒有成功消滅,還讓他們成功分成了三個部落,兀良哈,瓦剌,韃靼。”
“老爺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朱景若有所指的笑了笑道。
朱元璋和朱棣,聽到朱景的回應之后,非常同步的緊皺了一下眉頭。
雖然朱景的話,多少有點扎心,但他們卻沒有辦法辯駁。
因為現在不管是韃靼,還是瓦剌,亦或者兀良哈,都還在時不時的騷擾大明邊境。
盡管朱元璋已經組織過十三次北伐,到了永樂年間,他也是御駕親征,五次北伐。
依然沒有將前元余孽給全部消滅。
“你們也不用過于擔心,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情。”
“老爺子,你這輩子做的已經夠多了,不管是消滅陳友諒和張士誠,亦或者是把大元朝精銳全部給驅除到北方,都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消滅前元余孽這些事情,就讓燕王和他的子孫們去做吧。”
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的點頭笑了笑道:
“的確,兒孫自有兒孫福,咱老了,剩下的就交給年輕人去做吧。”
“對啊,老爺子,有時候如果你做的太多,子孫后代光是享福的話,很有可能就變成廢柴。”
朱棣也是趕緊恭敬的回應道:
“父皇,國師,朱棣永不敢忘!”
因為朱棣從小就跟著自己的老岳父,徐大將軍,一直跟前元余孽打來打去,所以他很清楚,只要前元余孽還在,那大明邊疆的禍患就永不可能消除。
“老四,你有這樣的決心,我很欣慰。”
朱元璋也是非常滿意自己這個老四兒子的覺悟。
朱景則是沒有停頓,繼續順著說道:
“好了,說完吐蕃,我再來講講第四個原因。”
“唐朝滅亡之后,作為繼任者的宋朝,因為宋太祖當初自己經歷過黃袍加身,所以他為了趙家子孫能夠掌控大宋江山,就發動了杯酒釋兵權,并且定下了宋朝的國策:重文輕武,進而導致宋朝軍力是以孱弱聞名。”
“縱觀華夏歷朝歷代,能夠在軍力上如此孱弱,可以說大宋算是獨一份的存在。”
“在宋太祖趙匡胤自己看來,自己的做法是為了保住大宋江山的萬世基業,但后世看來,他則是就是加速大宋滅亡的亡國之策。”
“如果不是他的后代子孫當中,大多數愿意當孫子,偏安一隅的話,或許大宋江山真的守不住多少年。”
“因為軍力孱弱,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西域,而且大宋的主要的敵人不在西域,而在北方,遼國和金國。”
“所以宋朝自然不可能定都在西安府,到了南宋的時候,西安府更是不屬于南宋,而是屬于金國,自然而然這里就被放棄了!”
朱景分析到了大宋的時候,他也是多少有些憤慨。
雖然宋太祖趙匡胤,因為各種歷史原因,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孫重蹈覆轍,才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國策。
但是他這個國策,真的算是害了大宋。
大宋雖然文化發展的很不錯,而且出現了很多名人,但每次到了打仗的時候,朝廷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就是求和,而不像朱元璋和朱棣這樣,第一反應就是干他丫的。
實在是有夠丟漢人的臉面和尊嚴。
朱棣也是聽到這里的時候,憤慨的說道:
“國師,大宋就沒有出現過血性的皇帝,要是父皇和我的話,肯定取刀,直接上陣殺敵,根本不可能會跟他們講和的!”
這一刻,朱棣身上散發著帝王的王者之氣。
朱元璋都為之一振。
沒想到自己這個老四兒子,竟然會這么的有血性。
不錯,不錯。
看來是完美遺傳來咱老朱,向來不怕事的性格和脾氣。
朱景則是很滿意的沖著朱棣笑了笑道:
“燕王,好樣的,我很期待你以后的表現。”
“好了,剛才我說的就是第四個原因,經過大宋朝的操作,西安府可以說經過了好幾輪的破壞,想要重建的話,恐怕開銷不會比金陵和鳳陽少一些,甚至還會更多!”
“最后我想說說為什么不能遷都西安府的第五點原因。”
“不知道老爺子和燕王,是否有聽說過當初元朝開國的時候,忽必烈其實有考慮過定都西安府的打算。”
朱元璋和朱棣也是幾乎再次同步搖頭,表示并不清楚這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