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2.0:從數字化到智能化
- 方偉
- 1269字
- 2023-06-21 19:11:45
1.5?數字化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
說回金融行業。金融行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但是與傳統制造業不同的是,金融企業在生產數據、運用數據方面起步非常早。數字化只是金融的輔助和加速的手段,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
1.5.1?層出不窮的“偽金融科技”
近些年,打著“金融科技”幌子或披著“數字科技”外衣,實質干著灰色金融、地下金融勾當的報道屢見報端。例如“偽P2P”“偽互聯網理財”的種種騙局生生敗壞了整個行業。
從紅極一時的O2O平臺,到大街小巷的P2P平臺,在經歷過熱鬧后,最終落得一地雞毛。人們不僅慨嘆“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這些現象背后的邏輯都是一樣的。有人將其概括為兩點:一是偽數字化,二是過度金融。金融企業需要認識到的是,數字技術從來只是優化資產配置的工具,并不能改變商業的邏輯和金融的本質。過度迷信數字化,盲目追求黑科技,而不能與金融高質量、普惠化相向而行,往往不能取得數字化轉型的真正成功。
以金融企業的客戶營銷工作為例,許多金融企業希望通過上馬一些數字化營銷、人工智能的項目來獲客拉新、增強營銷效果、提升客戶體驗,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原因何在?忽視客戶體驗的本質是對人服務,往往是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例如,很多銀行上線“智能外呼”系統,把原來的人工外呼操作變成數字合成的電話外呼操作。部分銀行在嘗到節省人工費用的“甜頭”之后進一步把“智能外呼”擴展到更多的營銷外呼的場景。殊不知,這種數字合成的語音是很容易被客戶識別出來的。客戶在察覺到電話對方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之后,立刻就會喪失繼續對話的興趣。再次收到這類“智能語音”后,客戶會毫不猶豫地掛斷,并認為這是一種冒犯和騷擾。
人工智能和數字合成語音技術用在智能導航、公共信息播報等場景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社交平臺上智能人甚至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對象,堪比娛樂明星。但是,為什么這些技術用到金融客戶營銷方面卻收到反效果呢?
這是金融與娛樂的本質不同造成的。人們在接受金融服務時,希望得到的是尊重、專業、設身處地考慮的服務。金融服務不是獵奇式的、娛樂性的,如果不能充分認識、理解和堅持這一點,金融客戶營銷服務往往不能取得成功。
1.5.2?數字化方程式
數字化是工具,也是手段。數字化加強了金融業務,但是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金融業務的轉型方向始終是高效服務實體經濟和精準滿足客戶需求。金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終究還是客戶體驗的提升、優質產品的構建、資源配置能力的增強、運營效率的改進、員工創新精神的激活,同時,有效識別和管控各類風險。這些才是未來金融企業發展的“要素因子”。而正確應用數字化,會對其中的每一項起到加速和增強的效用。
從這個思路出發,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關于未來金融企業專業能力提升的“數字化方程式”,如圖1.2所示。

圖1.2 數字化方程式
金融企業的專業能力提升在方程式的左邊,是目標,也是方向。數字化在方程式的右邊,是手段,也是加速各個“重要因子”的乘法器。如此展開,可能才是金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正確打開方式。
讀者服務:

微信掃碼關注【異步社區】微信公眾號,回復“e59877”獲取本書配套資源以及異步社區15天VIP會員卡,近千本電子書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