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優(yōu)雅與公正
  • (美)埃文·托馬斯
  • 4063字
  • 2023-06-13 18:49:29

序言

1981年,當(dāng)美國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提名桑德拉·戴·奧康納為美國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時,這則公報當(dāng)即上了全美各家電視臺的新聞頭條,美國和海外多家主流報紙也在頭版刊載。《時代》周刊封面更是直白表達:公正——終于等到(JUSTICE——AT LAST)。

奧康納的提名確認聽證會在當(dāng)年9月迅速成為重磅傳媒事件,申請旁聽證的記者人數(shù)遠遠超過1973年參議院“水門事件”委員會聽證會的人數(shù)。國家借助有線電視網(wǎng)這一新媒介第一次全程直播大法官提名確認聽證會的實況。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電視一睹這位有著淡褐色眼睛、舉止嫻靜、渾身散發(fā)著光芒的女性的風(fēng)采,并聆聽她的聲音。她微笑時露出寬大的齒縫,講話時揮舞著異常寬大的手掌,整整三天在聽證會上應(yīng)對那些中年男性參議員的提問。這些男人舉棋不定,不確定要繼續(xù)質(zhì)詢,還是為她敞開大門。最終,參議員們一致投票通過,確認了大法官提名。1

在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就任美國國務(wù)卿之前的近16年,露絲·巴德·金斯伯格進入奧康納任職的美國最高法院前的12年,薩莉·賴德實現(xiàn)太空飛行的前兩年,桑德拉·奧康納已經(jīng)進入眾所周知的“極少數(shù)人享有投票權(quán)的決策圈”。之前,還沒有一位女性能坐在桃花芯木長桌旁的那九把椅子上,那里是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按照聯(lián)邦法律審理案件的地方。直到20世紀80年代,女性開始突破職業(yè)限制,以及學(xué)術(shù)、軍事領(lǐng)域中的性別障礙,但是還沒有一位女性像奧康納那樣聲名顯赫,并獲得如此重要的公共權(quán)力地位。法律領(lǐng)域尤甚,一直由男性主導(dǎo),奧康納1952年從斯坦福大學(xué)法學(xué)院畢業(yè)時,沒有一家律師事務(wù)所會聘任女性律師,即使是像奧康納這樣在班上名列前茅的畢業(yè)生也是如此。

奧康納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顛覆者,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她將雄心與克制相結(jié)合的能力。正如羅納德·里根總統(tǒng)在提名她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時所言:她是“一個四季之人”[1]。奧康納將自己視為一座從一個女性受到呵護和唯命是從的時代通向一個真正男女平等的時代的橋梁。同時,她也意識到女性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加倍努力;男性可能受到威脅,或者至少對新秩序不那么確定,以及為此而煩惱是沒有用的。奧康納明白她正在被人密切關(guān)注著,她喜歡對她的律師助理說:“要做就要做到第一,當(dāng)然你自己肯定也不想做最后一名。”


1981年秋,在最高法院,奧康納的辦公室中存放著用卡車拉來的上萬封信件。這些信件多數(shù)是來自支持者的,也有些不是,少數(shù)憤怒的男人甚至寄來自己的裸照以示不滿。奧康納對這種粗鄙的抗議女性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行為感到驚訝,但是她懂得如何忽視侮辱、抵制和暗諷,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頭的工作上。

依照慣例,最高法院于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一開庭,奧康納就坐在桃花芯木長桌的盡頭,座位位于律師辯論席的上方。當(dāng)?shù)谝粋€案件呈堂時,其他大法官立即向站在10英尺[2]開外的講臺上的律師發(fā)問。30分鐘里,圍繞一樁錯綜復(fù)雜的石油租賃案,法律問題不斷被拋出,與大法官們的詢問交替出現(xiàn),奧康納則一直在靜靜地聆聽。“我能提我的第一個問題嗎?”奧康納突然發(fā)聲。“我知道記者們正在等待,所有人都準備聽我的詢問。”她在那天晚些時候?qū)懙溃谌沼浝铮€原了當(dāng)天開庭的場景。坐在她的高背椅上,奧康納開始詢問,但律師幾乎同時給予回應(yīng)。據(jù)奧康納記述:“律師大著嗓門,聲音刺耳,想要把話一股腦兒地說完。我感到無比壓抑。”

奧康納并沒有意識到路有這么漫長。簡言之,她堅韌。她情緒化,讓她笑很容易,她覺得私下里哭沒什么羞恥的,盡管她也沒有因?qū)擂位蛐┰S的怠慢而哭泣。她拒絕憂思,而是勇往直前,她知道自己比一起工作的大多數(shù)男性(有時是全部)都聰明,但是她從來都沒想過顯擺自己。

“法庭很大,很莊嚴,一開始我迷失了方向,”奧康納在1981年9月28日的日記中寫道,“還挺難適應(yīng)‘大法官’這個稱謂的。”有幾位大法官似乎“真心為我的加入而開心”,奧康納繼續(xù)寫道。其他幾位大法官則顯得更謹慎些,不僅是對她這樣,甚至他們之間也是如此。那一周,在大法官正式餐廳定期舉行的午餐會上,僅有四位同事出席:首席大法官伯格、大法官史蒂文斯、布倫南和布萊克門。“餐廳好‘冷’啊。”奧康納寫道。

奧康納很快就開始“暖場”。當(dāng)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大法官之間很少交談,而更愿意用備忘錄溝通后,奧康納創(chuàng)設(shè)了她的慣例——勸說同事們出席每周例行午餐會。為此,她有時甚至就坐在大法官們的辦公室里,直到他們同意一起用餐。奧康納一直認同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人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交流更有可能找到共同點。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在亞利桑那州,作為州參議院第一位女性多數(shù)黨領(lǐng)袖,奧康納時常將來自兩黨的同僚聚集在一起,讓大家圍坐在她家的游泳池旁,為他們端上墨西哥食物(還有“啤酒,無限量的啤酒”,她回憶道)。她需要了解他們,洞悉他們的想法;她需要他們投票支持她的議案。

作為美國最高法院新晉大法官,奧康納要向同事們展示自己已融入這個圈子。10月下旬,開庭期的第三周,大法官劉易斯·鮑威爾給他的孩子們寫信說:“奧康納正在開啟令人印象深刻的航程,顯然,她在智識方面完全勝任最高法院的工作。”慢慢地,盡管有些遲疑,其他大法官開始接納她。次年1月,奧康納出席總統(tǒng)向國會做國情咨文報告的會議,電視臺向全國電視觀眾進行實況轉(zhuǎn)播。奧康納和其他大法官坐在眾議院大廳第一排。為避免顯示黨派傾向,大法官們并沒有像其他聽眾那樣起立鼓掌。當(dāng)時羅納德·里根總統(tǒng)在講臺上贊揚自己對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性大法官的任命,桑德拉在日記中寫道:“總統(tǒng)講話時很自豪,微笑著看向我。我想給他一個擁抱,但還是保持了鎮(zhèn)靜。我身后的一位參議員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你可以鼓掌啊!’我的同事們也鼓起掌來!”

3月,是烤架俱樂部舉辦一年一度的晚宴的日子,這是一個由華盛頓頂級記者、政治家、政策決策者參加的社交活動。歡宴的人們唱起了有關(guān)奧康納的歌曲:“我是一名女孩,是男孩堆中的一員。”答讀者問專欄作家安·蘭德斯告訴這位新任大法官應(yīng)縮短她的裙子或加長她的長袍,并且問她是否還穿著亞利桑那州上訴法院的長袍。“‘的確是。’我樂呵呵地回答,”奧康納在日記中寫道,“當(dāng)我解釋我舍不得扔掉舊衣服時,她有點兒驚訝。”20世紀90年代中期,奧康納與一位法律助理聊天時談到,當(dāng)露絲·巴德·金斯伯格在1993年加入最高法院時,她很高興最高法院又多了一位女性大法官,從此她參加晚間活動時便不再有媒體評論她的著裝。對此,她只是順帶一提,而在其他時候,她也許會更強烈地抱怨有關(guān)雙重標準的問題,即關(guān)于女性如何被輕視、關(guān)于媒體從來不關(guān)注男性的著裝問題。

但那不是奧康納的行事風(fēng)格,她會從自認為沒有必要的爭吵中跳脫,又從不回避大是大非的問題。她知道什么時候該揶揄、什么時候該奉承、什么時候該狠狠地回擊惡人。她要為年輕的法律助理樹立榜樣,讓他們知道如何把握自己、如何幫助他人。這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是法學(xué)院的尖子生,被挑選到大法官辦公室工作一年。奧康納要確保她的助理中有一半是女性,她希望她們成為法官、頂級律師或教授,而她們也沒有辜負她。2

在奧康納任職期間,她是最高法院最有權(quán)勢的大法官。從1981年10月到2006年1月,在最高法院工作的24年多的大部分時間里,她在許多重大的社會問題上(包括墮胎、平權(quán)法案及宗教自由等)左右著投票傾向,以至于媒體稱最高法院為“奧康納法院”。奧康納是全球法律規(guī)則大使,對盯著她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年輕一代女性來說,奧康納作為榜樣激勵著她們,讓她們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在演講中,奧康納總喜歡朗讀一首古老的詩歌,詩中描寫了一個在朝圣路上成功穿越大峽谷的人,他后來又為在峽谷上建造橋梁而返回:

“長者,”近旁的一位朝圣同伴說道,

“您在這里建橋是白費力氣,

您的行程將在日落時結(jié)束,

您永遠不會再走這條路。

您已經(jīng)跨過那深不見底的寬闊峽谷,

為什么還要在日暮時建橋?”

長者回答:建橋是為了讓其他人可以跨過峽谷。其實,這也是奧康納的答案。在追求女性權(quán)利的過程中,奧康納從來就不是專制者,對于其他目標也是如此。部分原因是她一直是實踐派,深知自己能做更多有益之事,可以借助自身的行動,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為更多人的進階打下基礎(chǔ)。奧康納明白大法官并不總是有最終話語權(quán),他們應(yīng)該更經(jīng)常地制定靈活的標準,而不是訂立一成不變的規(guī)則。她認為,國家權(quán)力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分支是宏觀層面上公民與之對話的必要伙伴。奧康納堅定履行自己的公民義務(wù),她珍視政府體制下的法律規(guī)則,畢生致力于支持并維護它。

奧康納自信而謙遜,是個天生的政治家。她能有效地把控法庭,皆因她是個溫和的人,堅信和解互讓的作用。此外,她喜歡權(quán)力,并且懂得如何使用它。在2016年的一個頒獎典禮上,我看見她在能容納150人的會場上悉心工作,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傾倒。沒有人知道,此時她已經(jīng)被診斷患有癡呆,也許就是阿爾茨海默病。那時,她與往常一樣,與人擁抱,興高采烈,熱情洋溢。

“從不抱怨,從不解釋。”這也許就是奧康納的座右銘。她不是一個頻頻回首往事的人,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她從未離開過雷茲彼(Lazy B)牧場,因為那里是她出發(fā)的地方。雖然她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城市,但她保持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習(xí)慣。她常說“拿不準的時候,就出去走走”,她會停下來,在雨中打高爾夫球或在暴風(fēng)雪中滑雪。每年,奧康納都會強迫手下超負荷工作的助理們與她一同走到美國國家廣場,欣賞杰斐遜紀念堂附近盛開的櫻花。她明白,在那一刻,他們被大自然精心創(chuàng)造的美麗包圍,沉浸在令人敬畏的壯麗環(huán)境中。然后,再度投入工作。

少女桑德拉眼中的美國西南部開闊地帶的景象一直停留在她的記憶深處。當(dāng)老年奧康納與朋友一起開車穿越房屋密集的弗吉尼亞鄉(xiāng)村時,她說:“我不喜歡這樣。”奧康納喜歡被公路兩旁的高大樹木包圍的感覺。在她的內(nèi)心深處,她思慕牧場的景色,那兒是她成長的地方。3她想象著廣袤的天空,回憶起雷茲彼牧場里那些她竭盡全力才領(lǐng)悟到的真理,那里廣闊無垠的高地沙漠冷漠無情,她必須即刻學(xué)會無私和自力更生。


[1]“一個四季之人”(a person for all seasons)的說法來源于一部美國電影,在此意為“奧康納就像影片中的主角莫爾一樣,是能輔佐國家的忠良之士,能在人生的四季更迭中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至死不渝”。——譯者注

[2]1英尺≈0.3米。——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章丘市| 蓬溪县| 桃江县| 海南省| 安西县| 马尔康县| 天峨县| 双流县| 桐乡市| 方山县| 永泰县| 泊头市| 当雄县| 石柱| 华亭县| 郧西县| 南开区| 高碑店市| 定安县| 赤峰市| 内江市| 肃宁县| 黔江区| 定南县| 西青区| 嘉祥县| 莱西市| 九龙县| 虎林市| 普兰县| 浦江县| 南漳县| 扶沟县| 边坝县| 盖州市| 新田县| 阿克陶县| 如东县| 安宁市|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