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取物
- 覺醒時代,從駱駝祥子開始
- 言歌特斯拉
- 2050字
- 2023-07-01 23:57:22
吃過了飯,準備離開的時候聽到了旁邊小姑娘哭了起來。
哇哇的哭。
“梓美,怎么了?”
小姑娘還在哭著說道:“魚刺?!?
她指了下自己的喉嚨。
是陳教授的閨女。
表情非常難受的樣子。
到底是小孩子,被魚刺給卡住了。
顯得有些慌亂。
很多人都有魚刺被卡的經歷。
非常的難受。
可能情況沒那么嚴重的,過一小會兒,魚刺自己就軟化了。
“家里有醋嗎?拿過來,讓梓美喝下。”
馬上就有人拿出了主意來。
魚刺喝醋,這算是有經驗的。
但是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該難受的還是難受。
單純把魚刺放在醋中浸泡的確可以溶解魚刺中的鈣鹽,讓堅硬的魚刺變得柔軟。
理論上是行得通。
但實際上處理很難。
最少也要用醋浸泡上十幾分鐘才有效果。
而咽喉食管是一條管道,喝再多的醋,也僅僅是瞬間通過而過,況且魚刺的一頭是扎在組織里,接觸不到醋,所以喝醋根本起不到軟化魚刺的作用,喝多了醋還會燒壞食管粘膜。
如果魚刺的位置稍微好一點,含一口醋放嘴里,一點點的吞咽,那也是有效果的。
知道喝醋的這個法子的局限性。
陳教授從家里拿來了個手電筒。
把女兒的嘴稍微扒拉開點,往里頭照。
看看能不能瞧見。
要是能看見的話,再配合上鑷子說不準是能取出來的。
遇到喉嚨扎了魚刺,如果位置不深,也可以張開嘴查看魚刺卡住的位置。用肉眼能夠看到,就用鑷子將其取出,這種方法還是很科學的。
也可以先試著用湯匙或牙刷柄壓住舌頭的前半部,在亮光下仔細觀察其舌根部、扁桃體及咽后壁,如果能找到魚刺,可用鑷子或筷子夾出。
這個過程盡量要小心,不能手抖。
陳教授皺起眉頭,看是看見了,但是輕易間不太敢操作。只能看到一點點。
小女孩還在哇哇的哭著,非常難受。
“陳兄,先送去醫院吧?!?
醫院的話有點兒遠。
快也得小半個小時。送醫院是最好的法子了。
“育才,你之前不是學醫的嗎,過來瞧瞧。”
周先生的確學的是醫學,年輕的時候學中醫,然后不喜歡中醫,又學的西醫,到了現在,棄醫習文。
周先生走了過來。
看了一下,也看到了魚刺,魚刺的位置比較的深,看的也不清楚,這里又沒有專門的工具。并且醫學有著很多的分類,他學的也不是專門找魚刺的。
不好下手,“還是送醫院吧。”
沒有把握不敢隨意處理。
祥子靠近一點,“我來看看,我也學過些中醫?!?
也看了下她的嘴巴。
直接用上了空間能力,整根細小的魚刺一瞬間就到了空間里頭來。
魚刺比較的細小。
用鑷子夾出來,估計不是專業人士沒那么個水平。
祥子看了一兩分鐘,稍微掩飾了下。
可小姑娘還在微微的哭著。
魚刺都已經取出來了。
祥子:“梓美,現在覺著好些了嗎?”
聽到祥子的話,她感受了下,好像是好了很多,沒那么難受了。
上醫院,醫生可能也是用鑷子喉鏡去處理。
對于尋常百姓,可能會放任不管。
好的話,或許一兩個小時就不難受了。
情況糟糕點的,可能要一兩天。
再糟糕點的,后果就會比較的嚴重。
小姑娘止住了哭聲:“祥子叔叔,我好多了?!?
讓旁邊的人都感覺驚奇。
看著祥子只是隨意鼓搗了兩下,竟然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玉笙兄,你竟然還會醫術?”
周邊的人都有點兒震驚的看著祥子。
祥子不會什么醫術,最多就是學過一點急救知識。
但今天這個事情算是對癥了,剛好是他空間能力所能夠辦到的。
祥子:“學過一點點,不多?!?
在他們看來這算是中醫的范疇。
這些個教授,大多是不支持中醫的。
搞的是新文化,就要駁斥傳統的,甚至包括醫學。
現在的周先生是反中醫的。
在《吶喊》就有寫道: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于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
有著不少的文章作品,出現的中醫都是反面人物,都是被諷刺挖苦的對象。從反傳統的原則立場出發,對舊的傳統文化給予否定。
還寫過類似這些: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其中大半是因為他們耽誤了我的父親的病的緣故罷,但怕也很挾帶些切膚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現在的周先生對中醫的感覺不太好。
再多過上好些年,又會發生變化。
其實反對的是庸醫,和一些奇奇怪怪神神鬼鬼的方子。
編輯部反對傳統文化,也沒有全盤否定,就好比陳教授,白話詩有寫,古詩也寫的多。
“玉笙,你這個究竟是怎么辦到的?”
眾人都很好奇。
祥子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自己依靠的空間技能。
打斷樹木還好,直接就說練的武術,練到家了,自然就成了。這次的事不太好忽悠。這些個教授也不是隨意能忽悠的了。
祥子隨意找了個理由敷衍了下,“一種技法,需要苦練?!?
“技不外傳,海不露底。玉笙的本事遠不止這些。”
有幾位教授,聽說了祥子其他的一些事情。
寫小說,創作音樂,甚至還有武術。
多多少少的也聽到了些風聲。
雖然大多數的人只對自己的專業這方面了解的多。
名聲大了,別的事情也能知道些。
好奇祥子怎么會這么多的,估計是天賦使然。
除了天賦,他們也找不到其他的理由。
世界上是有天才的。
很多博學的天才,像達爾文。
再說京城大學的辜教授,精通中、英、德、法、意、日、俄、拉丁、希臘和馬來語等十種語言,努力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