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民主制度和抗日戰爭

問:共產黨在綱領中提出的“民主”是什么意思?它和“戰時政府”豈不是互相沖突的?

答:一點也不沖突。共產黨還在一九三六年八月就提出了“民主共和國”這個口號。這個口號政治上組織上的含義包括如下三點:(一)不是一個階級的國家和政府,而是排除漢奸賣國賊在外的一切抗日階級互相聯盟的國家和政府,其中必須包括工人、農民及其他小資產階級在內。(二)政府的組織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將民主和集中兩個似乎相沖突的東西,在一定形式上統一起來。(三)政府給予人民以全部必需的政治自由,特別是組織、訓練和武裝自衛的自由。從這三方面看來,它和所謂“戰時政府”并沒有任何的沖突,這正是一個利于抗日戰爭的國家制度和政府制度。

問:可是“民主集中”在名詞上不是矛盾的東西嗎?

答:應當不但看名詞,而且看實際。民主和集中之間,并沒有不可越過的深溝,對于中國,二者都是必需的。一方面,我們所要求的政府,必須是能夠真正代表民意的政府;這個政府一定要有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人民也一定要能夠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機會去影響政府的政策。這就是民主制的意義。另一方面,行政權力的集中化是必要的;當人民要求的政策一經通過民意機關而交付與自己選舉的政府的時候,即由政府去執行,只要執行時不違背曾經民意通過的方針,其執行必能順利無阻。這就是集中制的意義。只有采取民主集中制,政府的力量才特別強大,抗日戰爭中國防性質的政府必定要采取這種民主集中制。

問:這和戰時內閣制度不相符合吧?

答:這和歷史上的某些戰時內閣制度不相符合。

問:難道也有符合的?

答:也有符合的。戰時的政治制度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民主集中的,一是絕對集中的,由戰爭的性質所決定。歷史上的一切戰爭,依其性質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正義的戰爭,一是非正義的戰爭。例如二十幾年前的歐洲大戰,就是一個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那時各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政府強迫人民為帝國主義的利益作戰,違反人民的利益;在這種情形下,英國路易喬治[4]一類的政府就是需要的。路易喬治壓迫英國人民不許說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話,任何表現這種民意的機關和集會都不許存在;即使仍然有國會,那也是奉令通過戰爭預算的國會,也是一群帝國主義者的機關。政府和人民在戰爭中的不一致,就產生了只要集中不要民主的絕對集中主義的政府。可是歷史上還有革命的戰爭,例如法國的革命戰爭、俄國的革命戰爭、目前西班牙的革命戰爭。在這一類的戰爭中,政府不怕人民不贊成戰爭,因為人民極愿意進行這種戰爭;政府的基礎建設在人民的自愿支持之上,所以政府不但不懼怕人民,而且必須喚起人民,引導人民發表意見,以便積極地參加戰爭。中國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人民完全同意的,戰爭的進行沒有人民參加又是不能勝利的,因此民主集中制成為必要。中國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北伐戰爭,也是依靠民主集中制取得了勝利。由此可見,如果戰爭的目的是直接代表著人民利益的時候,政府越民主,戰爭就越好進行。這樣的政府就不應畏懼人民反對戰爭,相反,這個政府所顧慮的,應是人民的不起來和對于戰爭的冷淡。戰爭的性質決定政府和人民的關系,這是一個歷史的原則。

問:那末,你們準備經過什么步驟實現新的政治制度?

答:關鍵在于國共兩黨的合作。

問:為什么?

答:十五年來的中國政局,國共兩黨的關系是決定的因素。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兩黨合作,造成了第一次革命的勝利。一九二七年兩黨的分裂,造成了十年來的不幸局面。然而分裂的責任不在我們,我們是被迫轉入抵抗國民黨壓迫的方向的,我們堅持了解放中國的光榮的旗幟。現在進入第三個階段了,為了抗日救國,兩黨必須在一定綱領上進行徹底的合作。經過我們不斷的努力,這個合作算是成立了,問題在于雙方承認一個共同綱領,并在這個綱領上行動起來。新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這綱領的重要部分。

問:怎樣經過兩黨的合作達到新制度的建立?

答:我們正在提議改造政府機構和軍隊制度。為應付當前的緊急狀態,我們提議召集臨時國民大會。這個大會的代表,應大體上采用孫中山先生在一九二四年的主張,由各抗日黨派、抗日軍隊、抗日民眾團體和實業團體,按照一定比例推選出來。這個大會的職權,應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由它決定救國方針,通過憲法大綱,并選舉政府。我們認為抗戰已到了緊急的轉變關頭,只有迅速召集這種有權力而又能代表民意的國民大會,才能一新政治面目,挽救時局危機。這一提議我們正在向國民黨交換意見,希望得到他們的同意。

問:國民政府不是宣布了停止國民大會的召集嗎?

答:那個停止是對的。停止的是國民黨過去準備召集的國民大會,那個大會按國民黨的規定是一點權力也沒有的,其選舉更根本不合民意。我們和社會各界都不同意那樣的國民大會。我們現在提議的臨時國民大會,和已經停止的根本不同。臨時國民大會開會之后,全國面目必為之一新,政府機構的改造,軍隊的改造和人民的動員,就得著一個必要的前提。抗戰局面的轉機,實系于此。

[4]路易喬治即勞合·喬治,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二年任英國首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大足县| 许昌市| 商都县| 西畴县| 海丰县| 疏勒县| 扎囊县| 陆川县| 瓮安县| 资中县| 璧山县| 通许县| 普宁市| 南召县| 哈尔滨市| 定襄县| 太谷县| 饶平县| 安图县| 昂仁县| 建瓯市| 运城市| 安陆市| 石景山区| 井冈山市| 梁平县| 合作市| 扎兰屯市| 长顺县| 曲阳县| 米林县| 晋中市| 都安| 庆云县| 汽车| 济阳县| 宁都县| 鹤岗市| 昔阳县| 垣曲县|